整形外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整形外科技术操作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形外科技术操作规范.doc(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整形外科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目 录整形外科技术操作规范1第1章 皮片移植5第一节 中厚皮片移植5第二节 全厚皮片移植7第三节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9第四节 植皮失败的原因及其预防10第2章 随意型皮瓣移植。12第一节 局部皮瓣12第二节 远位皮瓣13第三节 皮 管14第四节 皮瓣的延迟15第五节 筋膜皮瓣与筋膜瓣16第3章 轴型皮瓣移植17第一节 轴型皮瓣的类型17第二节 岛状皮瓣移植17第三节 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19第4章 肌皮瓣移植22第5章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25第6章 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31第7章 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34第8章 皮肤色素痣的手术治疗35第9章 皮肤放射性损伤
2、的手术治疗37第10章 头皮手术39第一节 头皮撕脱伤39第二节 头皮瘢痕40第三节 脱 发41第11章 眉眼部手术43第一节 眉再造术43第二节 上睑下垂矫正术45第三节 上睑松垂矫正术48第四节 重睑成形术48第五节 下睑袋矫正术49第六节 睑外翻矫正术51第七节 内眦韧带断裂修复术55第九节 眼窝狭窄矫正术58第十节 内眦赘皮矫正术60第十一节 睑裂开大术61第十二节 眦角移位术62第12章 鼻部手术64第一节 鼻缺损修复术64第二节 鼻翼缺损修复术69第三节 驼峰鼻整形术74第四节 鞍鼻整形术76第13章 口唇手术80第一节 唇裂继发畸形矫正术80第二节 面横裂修复术80第三节 小口开
3、大术81第四节 唇外翻矫正术82第五节 唇缺损修复术82第14章 耳廓手术84第一节 招风耳矫正术84第二节 杯状耳矫正术85第三节 隐耳矫正术86第四节 耳垂畸形矫正术88第五节 耳廓再造术90第15章 面部除皱术93第一节 额部除皱术93第二节 颞部除皱术96第三节 面颊部除皱术97第四节 面颈部除皱术97第五节 中面部除皱术98第六节 全颜面颈部除皱术98第七节 复合除皱术100第八节 骨膜下除皱术101第16章 先天性肌性斜颈矫正术103第17章 颞部充填术105第18章 乳房手术108第一节 乳房再造术108第二节 乳房增大成形术112第三节 乳房过大缩小术117第四节 乳房下垂矫正
4、术123第五节 乳头内陷矫正术126第六节 乳头乳晕重建术128第19章 会阴手术130第一节 阴道紧缩术130第二节 处女膜修复术131第三节 小阴唇整形术133第四节 阴道狭窄与无阴道手术134第五节 尿道狭窄修复术136第六节 包皮环切术136第七节 包皮过短矫正术137第20章 颅颌面整形美容手术139第一节 颅颌面软组织损伤清创术139第二节 颧骨整形术140第21章 体形塑造吸脂与腹壁成形术142第一节 负压吸脂术142第二节 超声吸脂术143第三节 腹壁成形术144 第1章 皮片移植皮肤游离移植又称为皮片移植。它是整形外科治疗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封闭伤口和消灭创面的简单而有效的
5、方法。根据皮肤移植的解剖厚度,皮片移植可分为: 1刃厚皮片(表层皮片,不带真皮)。 2中厚皮片 (1)薄中厚皮片; (2)厚中厚皮片。 3全厚皮片。 4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第一节 中厚皮片移植 中厚皮片(断层皮片)的厚度包括表皮和部分真皮,相当于全层皮肤厚度的1/33/4。按其厚度又分为薄、厚两种。薄中厚皮片的厚度在成人为0.15.0.25mm,厚中厚皮片的厚度为0.6250. 75 mm。中厚皮片兼有刃厚度片(表层皮片)和全厚皮片的优点。【适应证】1无菌手术创面。 2新鲜创伤的皮肤缺损。 3健康的肉芽创面。 4深二度或三度烧伤切削痂后的创面。【供区选择】1局部皮肤无炎症、无病损、位置隐蔽。 2
6、常选用腹部、胸部或四肢隐蔽部位。 3尽可能选用皮肤色泽、质地与植皮区近似的部位。 4植皮区如为污染创面,供区应选择远离植皮区的部位。 【术前准备】 1全身准备 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血浆蛋白在50gL以上。 2新鲜创面准备 患者到院后,原则上应及时清创,临床上在受伤后68h,头面部12h以内,经清创、仔细止血后,可行断层皮片移植,但尚须考虑受伤部位、受伤原因、污染情况、时令季节等因素,个别情况可延至13d。 3肉芽创面准备 (1)有条件时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2)尽可能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交换敷料,使肉芽致密、颜色红润、无水肿、无过度增生、无积脓、无急性炎
7、症的健康肉芽创面。 4供区准备 术前1d剃毛、肥皂水洗净。 【手术方法】 1麻醉 根据手术部位、患者情况、创面大小等选用局部麻醉、区域麻醉或全身麻醉。 2皮片切取 植皮区创面小的可以用手术刀直接取下,再修剪制备成所需皮片厚度,创面直接拉拢缝合。大的创面可用直血管钳夹持保险刀片、滚轴式取皮刀、鼓式取皮刀或电、气动取皮机切取。切取的厚度决定于刀片与皮肤表面的角度和向下切割的压力,角度愈大切皮愈厚,一般15。20。切下的皮片以等渗盐水纱布包裹待用。供区创面用一层凡士林纱布覆盖,再用纱布、棉垫覆盖,加压包扎,并妥善固定。 3皮片移植 将皮片置于受区创面,皮缘与创缘间断缝合固定。多层干纱布加压包扎,使皮
8、片与创面紧密相贴。如受区在肢体,则应妥善固定、抬高。防止皮片移动。 【术后处理】 1一般卧床7l0d,抬高患肢。下肢植皮卧床34周,下床初期可用弹力绷带包扎,促进回流,直至皮片不出现水肿为止。 2污染创面和肉芽创面植皮后13d更换敷料检查创面,无菌创面植皮后8l0d检查创面,术后1012d拆除缝线。 3有下列情况的可以选用抗生素 (1)新鲜创伤创面植皮。 (2)肉芽创面或污染手术后创面植皮。 【注意事项】 1取皮时随时注意切下皮片的厚度,皮片半透明,供区创面呈现弥漫性出血,表示皮片较薄;皮片不透明、创面颜色微黄或间有黄色点状出血,表示皮片较厚,可即时调整皮刀与皮面的角度,使皮片达到所需厚度。供
9、区创面露出皮下脂肪的部位,应及时予以缝合或另取刃厚皮片覆盖。 2植皮创面如有肌腱、骨或有神经干裸露时,须用组织瓣予以覆盖,再行皮片移植术。 3皮片移植后加压包扎非常重要,压力要适中。压力过小皮片下遗留死腔;过大阻碍受区创面血运,均影响皮片成活。 4术后24h一般疼痛都将逐渐减轻,若3d后疼痛剧烈,或呈跳痛、胀痛,提示有发生感染或血肿形成的可能,应及时检视伤口。 5在首次检视创面时,要逐层揭开敷料,揭开最内层敷料时注意防止移动皮舟。 6在肌腱、骨膜、神经及大血管等裸露部位,中厚皮片仍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移植后效果也不理想。在这些部位以采用皮瓣移植为宜。 7中厚皮片移植后仍可发生色素沉着和挛缩现象,
10、尤在面部进行手术时,效果有时仍不理想。第二节 全厚皮片移植 全厚皮片包括皮肤的全层组织。皮片成活后挛缩程度最小,能耐受摩擦,皮肤质地柔软,活动度好,色泽变化也较少。在进行大面积全厚皮片移植时,供皮区还应进行中厚皮片移植。 【适应证】 1颜面部的创面。 2负重部位(如手幸、足底)的无菌创面。 3功能活动部位(如颈部)的无菌创面。 【术前准备】 1供皮区的选择 以色泽、质地与缺损皮肤近似,又不影响外观和功能为原则。常用的部位为耳后、上臂内侧、腹部等。切取的全厚皮片较大者,供区不能缝合,应准备第二供区以切取断层皮片修复全厚皮片供区创面。 2供皮区准备 手术前日剃毛、肥皂水清洗。 【手术方法】 1选用
11、局部麻醉、区域麻醉或全身麻醉。2在供区按照植皮区创面的大小和形状,用亚甲蓝或甲紫标记出皮片切取范围。3沿标记线切开皮肤全层,用单钩牵引皮片(或用丝线缝合一针),于深筋膜浅层锐性剥离切取皮片。如皮片附有脂肪组织,则用利剪剪除脂肪组织,用等渗盐水纱布包裹待用。 4. 供区可直接缝合者予以缝合,否则切取中厚皮片修复。 5植皮区创面仔细止血后,将切取的全厚皮片置于创面,间断缝合皮片缘与创缘。缝线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 1术后1012d拆除缝线。 2其余术后处理同本章“中厚皮片移植”。 【注意事项】 1本法最适用于面积较小区域的畸形矫正,如眼睑外翻、口唇外翻、鼻翼畸形等。由于小儿腹部皮肤组织松弛,可提
12、供较大面积的全厚皮片。手术时可连同皮下组织一并切下后予以修剪。腹部创口进行拉拢缝合。但应注意在未成年的患者,切忌使用带有毛发区的全厚皮片,否则发育时植皮区将生长毛发,影响外观。 2应用足背、足弓部位的全厚皮肤,移植于手掌及足底负重部位,能耐受磨损和负重。 3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的挛缩瘢痕,特别是口周、颊部和颈部的瘢痕,以及面部血管瘤和色素痣切除后的创面,使用中厚皮片移植常难达到良好效果,而应用大块的全厚皮片移植后常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4全厚皮片移植不适于肉芽创面的修复,但在经过严格酌创面准备后也可考虑应用。第三节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包括全层皮肤及真皮下的血管网,并常带有少量皮
13、下脂肪组织,是游离皮片中最厚的一种。 【适应证】 1面部、前额及下睑皮肤缺损的修复。 2轻度凹陷缺损部位的修复。因皮片较厚,具有薄皮瓣的作用,可改善外观。 3手掌、足底等功能部位缺损也可试用本手术。如移植全部成活,或即使有散在小面积不成活,仍可耐磨和负重。 【禁忌证】1 血运较差的部位、肉芽创面或感染创面应慎用,因为不大可能成活。2 大面积的创面也不易成活。 【术前准备】 1选择色泽、质地与缺损区近似的供皮区,真皮下血管网应较丰富,切取皮片后不至于影响功能和外观。 2切取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较大时,不能直接缝合创面,须另准备取断层皮片的供区,以备修复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供区之用。 3余同本章“中厚皮
14、片移植”。 【手术方法】 1根据缺损区创面的大小、形状于供区做好标记。 2沿标记线切开皮肤,深达皮下脂肪层,连同部分脂肪层一同切下。3制备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时应保留约1rnm厚的皮下脂肪层,特别注意勿损伤皮下脂肪层间的真皮下血管网,尽量保持其完整性。如果能在放大镜下仔细剔除真皮下血管之间的多余脂肪球,而保留完整的真皮下血管网,则能提高其成活率。4将皮片移植于缺损区,间断缝合,加压包扎,固定。5供区直接缝合或用中厚皮片修复。【术后处理】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后,植皮区应适当加压包扎。宜在移植后23周更换敷料,不宜过早更换敷料。因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从受区获得血供的时间较长而困难。否则易发生水疱,表皮坏
15、死,愈合后常遗留表浅瘢痕,色素加深或脱失,形成花斑状外观,影响疗效。第四节 植皮失败的原因及其预防 一、皮片下血肿形成皮片移植后皮下出血,形成血肿,是植皮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多在新鲜创面上植皮后发生,由于止血不彻底,或固定不妥造成创口出血以及患者凝血机制异常而致。皮片下形成血肿可使皮片部分或全部坏死。如术后发现活动性出血或血肿形成,应及时拆除敷料,清除血肿,再加压包扎,皮片仍有成活的可能。预防皮片下血肿的措施为:1 术中充分止血,保证在无创面出血的情况下进行皮肤移植。 2皮片缝合后,在加压包扎前,再检查皮片下有无凝血块。 3术后妥善固定植皮区。 二、伤口感染 植皮区感染时,常伴有伤口持续性疼痛、
16、体温升高及伤口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可造成皮片移植的失败。大多数感染发生在肉芽创面上的植皮,在新鲜无菌创面上植皮时感染的机会较少。应该强调术前细致的肉芽创面准备,重视无菌技术操作,术中彻底止血,防止血肿和死腔发生。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三、皮片移动 皮片移植后要维持良好的固定。如因固定不良而致移动,可使皮片与创面间新生的毛细血管断裂,皮片就不能及时获得必需的营养而导致坏死。故良好的缝合固定以及术后的妥善制动是十分重要的。四、皮片压力不当 皮片上压力应适当。如压力过小,皮片与创面接触不严,出现死腔;压力过大则新生血管向皮片生长受到影响,两者均可由于缺乏营养而致皮片坏死。如皮片不加任何压力,而采用暴露植
17、皮时,在皮片植后23d内必须随时清除可能出现的皮片下积血、积液或积脓,以保持皮片与创面的严密接触。五、皮肤移植床血运不佳在无骨膜的骨皮质、软骨上或无腱鞘的肌腱上植皮时,由于创面血运不佳,移植的皮片均不能生长,此时应考虑选用带蒂皮瓣移植术,或可将邻近的皮下脂肪、筋膜、肌肉等组织行带蒂转移,以覆盖裸露的肌腱或骨骼然后再进行皮片的移植。第2章 随意型皮瓣移植。 一般将手术中不能把知名的血管干包含在皮瓣内,无法形成轴型皮瓣者视为随意型皮瓣,或称任意型皮瓣。根据转移皮肤组织的距离及方法可分为局部皮瓣、远位皮瓣及皮管(管状皮瓣)。第一节 局部皮瓣 【适应证】 1瘢痕挛缩引起某一方向皮肤不足?邻近另一方向有
18、可以利用的皮肤组织。 2某些皮肤肿瘤切除后,邻近可动用的皮肤组织足够时,皮瓣修复的外观较游离植皮好。 3某些器官部分缺损的再造,如鼻翼、耳垂的再造。 4洞穿性缺损的修复。 5创面有大血管、神经干、骨、关节裸露时的修复。 【术前准备】 1仔细评估缺损大小,所设计皮瓣的部位、大小、转移方式、要否延迟,供瓣区的处理及对于供区功能和外形的影响,并在术前向患者说明,以取得患者同意。 2皮瓣的长宽比例一般为1:11.5:1,头颈部可达2.5:1。皮瓣长轴和局部血管走向一致,蒂部位于近心端者血液供应较好。一般主张避免皮瓣跨越人体前、后体表中线。若皮瓣设计必须超出这些限制时,最好先行延迟手术。 3吸烟的患者应
19、告知吸烟可能造成皮瓣血液循环障碍,影响手术效果,嘱其在手术前后2周内戒烟。4皮肤准备如外科常规。瘢痕挛缩的病例应提前检查术区有无隐窝,清洁并用低浓度碘酊加乙醇或碘伏消毒。有创面者应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确保有效控制感染。【手术方法】在受区创面处理完后,沿设计线切开皮瓣边缘皮肤,于深筋膜浅面分离、掀起皮瓣,推移或旋转到受区,缝合创缘。术中应注意观察皮瓣血运,防止蒂部过度扭曲,术后包扎时亦应避免压迫皮瓣蒂部。【术后处理】术后24h内检查1次皮瓣血运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术后前3d应经常观察血运。12周拆线。【并发症的处理】1皮瓣下血肿 因为血肿时皮瓣张力增加会引起皮瓣血运障碍且血细胞分解产物
20、会加重缺血时的组织损伤,所以一旦发现皮瓣下血肿应及时清除,如有活动的出血点应予结扎。大多数血肿发生在术后24h内,术后当天晚上应多加注意。 2皮瓣血运障碍 术中发现血运障碍,可将皮瓣缝回原位观察,如仍有严重血运障碍,可修成中厚皮片行游离移植。术后发生血运障碍,应检查有无血肿、皮瓣蒂部有无受压或扭曲、体位是否影响血液回流,并予相应处理。同时注意镇痛、保温、补充血容量、使用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扩张血管的药物有利于解除动脉痉挛,增加皮瓣循环血量。另外用水蛭吸血或高压氧疗法也被认为是挽救皮瓣的方法,可酌情选用。 3皮辩感染 术后发生感染应充分引流,如有必要可考虑皮瓣下持续用抗生素溶液滴注冲洗或伤口用抗生素
21、溶液湿敖。全身配合抗生素治疗。第二节 远位皮瓣 【适应证】 1肢体远端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无法用游离植皮修复或预计植皮术后肌腱活动,远侧肢体生长发育会受限制,需用皮瓣修复,而邻近部位又无适合的组织可利用时,可从躯干或对侧肢体形成皮瓣来修复。2面部、颈部修复需较大皮瓣时,可用前臂作为中转站从胸腹部携带大面积皮瓣到面颈部。【术前准备】 1因术后需作长时间的姿势固定,患者会甚感不适。术前应交代清楚,使患者有一定准备,术后易于配合。 2皮瓣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既可以使患者处于较自然的姿势,又不会使皮瓣蒂部扭曲、受压或张力太大。3其他同本章“局部皮瓣”。 【手术方法】 1切除受区病变组织,如为瘴痕,须将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形外科 技术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