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培训学校两案十制十项制度全.docx
《新冠疫情期间培训学校两案十制十项制度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疫情期间培训学校两案十制十项制度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制度1学校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指定人员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和学生发现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2学校疫情报告人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全校学生的晨午(晚)检工作。4疫情报告要求。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5报告流程。一旦疫情发生,疫情报告人应严格遵守报告流程进行疫情报告。(班主任医务室分管校领导校领导疫情报告人辖区疾控机构和教育行
2、政部门。)6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1 / 22学校晨午(晚)检制度普通中小学校实行晨午检制度,住宿制中小学校实行晨午晚检制度。学校每日定时汇总,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1. 晨午(晚)检的主要内容 见表1。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人员签名: 姓名性别年级、班级年级_;班级 学号/工号师生类别 学生; 教职员工; 外来人员联系电话检测体温 有无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有; 无有无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有; 无有无其他身体不适症状 有; 无2. 晨检学生、教职员工每天早
3、晨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专人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等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单位负责人对教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额头温度36.8或腋下温度37.3,后者更为准确)、乏力、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畏寒、胸闷、气促、腹泻等。(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粘膜)、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黄疸、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2. 午检学生、教职员工每天下午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专人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对学生健
4、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单位负责人对教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3. 晚检住校学生每天晚上晚自习前,由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4. 出现发热病例的应对措施晨午(晚)检中或者在校园其他地方发现学生、教职员工出现各种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时,应立即将其转至健康观察室或隔离观察室等待,并向学校疫情报告人和校医报告,通知学生家长或教职员工家属,做好记录。必要时联系医院发热门诊,由校医或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指导员陪同学生、教职员工就医。5. 外来人员管理若发现外来人员有发热、近14天到过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或者
5、近14天有与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一律不予入校。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各中小学校要做好缺课、缺勤、早退记录,对因病缺课、缺勤、早退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1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校上课者,应由家长向班主任提出请假。2班主任老师负责每日登记缺课、早退的学生,追踪缺课、早退原因,填写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及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3. 办公室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员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4学校疫情报告人每天核实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课、缺勤信息,于当日定时上报给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有疑似新冠肺炎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
6、康部门报告。5. 若当日无人因病缺课、缺勤,需进行零报告。复课证明查验制度1严格执行学生体温晨午(晚)检和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密切关注因病缺勤学生每日病情变化。2学生因一般病情请假,经治疗康复可以复课的,须持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证明,方可办理复课手续。3学生因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原因治疗或隔离观察的,须持有定点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或排除疑似证明,经隔离观察后,报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同意,方可办理复课手续。4复课手续和请假手续要整理齐全,一人一案,以备查验。学校复学(工)查验证明查验日期: 年 月 日 查验人员签名: 姓名 性别 年级 班级 学号/工号(无学工号填写身份证号码) 人员类别
7、学生; 教职员工 联系电话: 因何原因停课(工) 治疗; 隔离 发病(隔离)时间 年 月 日治愈(解除隔离)时间 年 月 日 复课(工)时间 年 月 日 宣传和健康教育制度1学校成立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学校应通过微信、校园网、宣传橱窗、展板、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教职员工和学生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3教育教职员工和学生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
8、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4引导师生员工科学做好个人防护,不聚会、不参加集中性活动,避免到通风不畅、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方法和“咳嗽礼仪”,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5做好本校防控工作正面宣传工作,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正确认识疫情,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 6加强网络及舆情管理,做到教职员工和学生中无造谣、信谣、传谣现象发生。7学校领导要定期对学校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自评。心理咨询与干预制度1.及时识别高危人群,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开展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2.密切关注从境外返淮、疫区返淮或因疫
9、情出现心理问题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对普通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案。3.开展多形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或QQ群向教职员工和学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类文章,利用校园公告栏、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宣传手册发放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4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疏导学生心理健康问题。5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帮助师生恢复规律学习生活、获得稳定感;积极推进师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方法,提倡师生维
10、护健康人际交往,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获得情感支持。6学校心理辅导室按时开放,心理健康教师在岗值班,设立应对疫情电话、网络等心理咨询通道。充分利用公共心理援助热线、各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做好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咨询与干预。7组织参与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开展疫情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的专业技能,为师生提供科学、专业的心理援助,并做好自身心理防护。8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联系,为超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范畴的来访者做好转介工作。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1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学校教学活动、 卫生防疫等正常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校园。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疫情 期间 培训 学校 两案十制 十项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