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教案全部共十篇.docx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教案全部共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教案全部共十篇.docx(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精品教案全部(共十篇)第一篇 实数与中考中考要求及命题趋势1 .正确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2 .借助数轴工具,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等概念和性质;3 .掌握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熟悉按精确度处理近似值。4 .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以及混合运算5 .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实数的大小比较。中考将继续考查实数的有关概念,值得一提的是,用实际生活的题材为 背景,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考查近似值、 有效数字、科学计数法依然是中考 命题的一个热点。实数的四则运算、乘方、开方运算以及混合运算,实数的大小 的比较往往结合数轴进行,并会出现探究类有规律的计算问题。应试对策
2、牢固掌握本节所有基本概念,特别是绝对值的意义,真正掌握数形结合 的思想,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还要注意本节知识点与其他 知识点的结合,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第一讲实数的有关概念【回顾与思考】知识点: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大纲要求:1 .使学生复习巩固有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2 , 了解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 念,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3 .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比较实数的大小4 .画数轴,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会利用数轴比较大小。考查重点:1 .有理数、无理数、实数
3、非负数概念;2 .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概念;3 .在已知中,以非负数a2、|a|、(a 0)之和为零作为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实数的有关概念(1)实数的组成有理数实数无理数整数分数1正整数 ,零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有尽小数或无尽循环小数无尽不循环小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童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对应的。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3)相反数实数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效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4)绝对值a (
4、 a 0 )| a |= (o(a =0)-a (a 0,那么v1a =x;如果x3=a,那么3,a = x在同一个式于里,先乘方、开方,然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3.实数的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a+b = b+a (a+b)+c=a+(b+c) ab = ba. (ab)c=a(bc)(5)分配律a(b+c尸ab+ac其中a、b、c表示任意实数.运用运算律有时可使运算简便.【例题经典】 例1、(宝应)若家用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 4C,冷冻室的温度比冷藏室的温 度低22C,则冷冻室的温度(C)可列式计算为A . 422 =
5、18B. 224=18C. 22 (4) =26D. 422= 26点评:本题涉及对正负数的理解、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试题以应用的方式呈现,同时也强调“列式”,即过程。选(A)例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神州五号”绕地球飞行了14周,飞行轨道近似看作圆,其半径约为6. 71 X103千米,总航程约为(冗取3. 14,保留3个有效数 字)()A . 5. 90 X 105千米 B . 5. 90 X 106千米C . 5. 89 X 105千米 D . 5. 89X 106千米分析: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答案:A 例3.化简了的结果是(,7-2(A) . 7 -2 (B),7+2 (C)3( , 7 -
6、2) (D)3(. 7 +2)分析:考查实数的运算。答案:B例4.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有(). b+c0 a+ba+c bcac abacS11-2-2 10123 H(A)1 个(B)2 个(C)3 个(D)4 个分析:考查实数的运算,在数轴上比较实数的大小。答案: C例 5 (2006 年成都市)计算:-U i + (-2 ) 2X ( -1 ) 0- 1 - 2 .3【点评】按照运算顺序进行乘方与开方运算。例5.校学生会生活委员发现同学们在食堂吃午餐时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于是决定写一张标语贴在食堂门口,告诫大家不要浪费粮食.请你帮他把标语中的有关
7、数据填上.(已知1克大米约52粒)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大米、全国13亿人口、每天就要大约浪费吨大米分析: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答案:25例7.阳阳和明明玩上楼梯游戏,规定一步只能上一级或二级台阶,玩着玩着两人发现:当楼梯的台阶数为一级、二级、三级逐步增加时,楼梯的上法数依 次为:1, 2, 3, 5, 8, 13, 21,. .(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请你仔细观察这列数中的规律后回答:上10级台阶共有 种上法.分析:归纳探索规律:后一位数是它前两位数之和答案:89例8.观察下列等式(式子中的“ !”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1!=1 , 2!=2X1, 3!=3 X2X1, 4!=4 X3X2X
8、1,,100!计算:=.98!分析:阅读各算式,探究规律,发现 100! =100*99*98!答案:9900第二篇代数式与中考中考要求及命题趋势1、掌握整式的有关知识,包括代数式,同类项、单项式、多项式等;2、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四则运算,幕的运算性质以及乘法公式要熟练掌握,灵活 运用;3、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及公式法进行分解因式 ;4、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式的基本性质;5、熟练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和应用。中考整式的有关知识及整式的四则运算仍然会以填空、选择和解答题的 形式出现,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正逐步渗透到综合题 中去进行考查 数与似的应 用题 将是今后中考的一个热点。分式 的概念
9、及 性质,运算仍是考查 的重点。 特别注意 分式的应用题,即要 熟悉背景 材料,又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 模型。应试对策掌握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法则,在运算过程中注意 运算顺序,掌握运 算规律,掌握乘法 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抽象的代数式以及代数 式的应用题值得重视。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在通分和约分时都 要注意分解因式知识的应用。化解 求殖题,一要注意 整体思想,二要注意解题 技巧,对于分式的应用题,要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第一讲 整式【回顾与思考】工列代数室I菽一 多项式I字母表示数代 t数上代数式的值式 1-塞的运算性质乘法公式合并同类项L混合运算、去括号L
10、探索规律与验证规律知识点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去括号法则、幕的 运算法则、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乘法公式、正整数指数幕、零指数幕、 负整数指数幕。大纲要求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简单的代数式。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正确地 求出代数式的值;2、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会把多项式按字母的降幕(或开幕)排歹I,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合并同类项;3、掌握同底数幕的乘法和除法、幕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数字指数幕的运算;4、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公式一(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及(x+a) (x+b)=x 2+(a+b)x+ab )进行运算;5
11、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简单混合运算。考查重点1 .代数式的有关概念.(1)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运算符号 (力口、减、乘、除、乘方、开方 )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 连结而成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 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p叫做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3)代数式的分类2 .整式的有关概念(1) 单项式:只含有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对于给出的单项式, 要注意分析它的系数是什么,含有哪些字母,各个字母的指数分别是什么。(2) 多项式:几个单项
12、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对于给出的多项式,要注意分析它是几次几项式,各项是什么,对各项再像分析单项式那样来分析(3)多项式的降哥排列与升哥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技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列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嘉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斤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技这个字母升塞排列,给出一个多项式,要会根据要求对它进行降哥排列或升哥排列.(4)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顷.要会判断给出的项是否同类项,知道同类项可以合并.即ax + bx=(a + b)x其中的X可以代表单项式中的字母部分,代表其他式子。3.整式的运算(1) 整
13、式的加减: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 再用加减号连接.整 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i) 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 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 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ii) 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2) 整式的乘除:单项式相乘(除),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除),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商)的一个因式相同字母相乘(除)要用到同底数哥的运算性质:am .an =am*(m,n是整
14、数)am-an =am(a = 0,m,n 是整数)多项式乘(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 (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积 (商)相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遇到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还可以直接算:2(x a)(x b)二 x (a b)x ab,22(a b)(a _b); a -b , 2_2(a _b) = a _ 2ab b ,2 233(a 二 b)(a - ab b ) = a 二 b .(3) 整式的乘方单项式乘方,把系数乘方,作为结果的系数,再把乘方的次数与字母的指数分别相乘所 得的哥作为结果的因式。单
15、项式的乘方要用到哥的乘方性质与积的乘方性质:(am)n =amn(m,n 是整数),(ab)n =anbn(n 是整数)多项式的乘方只涉及222(a -b)2 =a2 -2ab b2,(a b c)2 = a2 b2 c2 2ab 2bc 2ca.【例题经典】 代数式的有关概念例1、(日照市)已知一1b0, 0 an),特别地:a0=1(a0) ,ap=a(aw。,p是正整数);(3) (am)n= (m,n 都是正整数);(4)(ab)n= (n 是正整数)(5)平方差公式:(a+b) (a-b) =. (6)完全平方公式:(a b) 2=【点评】能够熟练掌握公式进行运算.例2.下列各式计算
16、正确的是().(A)(a 5) 2=a7 (B)2x -2= (c)4a 3 - 2a2=8a6 (D)a 8+ a2=a6 2x分析:考查学生对幕的运算性质及同类项法则的掌握情况。答案: D例3.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A . a2a3=a6B . (-a+2b) 2=(a-2b) 2c . a? (a+bwO) D . v(1V3)2 =1_曲 a b a b分析:考查学生对幕的运算性质答案:B例4、(泰州市)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 +a3 =a5; B . ( -2x)3=- 2x3 ;C. (a b)( a+b)=a2 2abb2 ;D. 、,2 J8=3、,2评析:本题意在考查
17、学生幕的运算法则、 整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运算等的掌握情况。选 (D)整式的化简与运算例 5 计算:9xy (- 1 x2y)=;3(2006年江苏省)先化简,再求值:(x-y ) 2+ (x+y) (x-y) +2x 其中 x=3, y=-1 . 5.【点评】本例题主要考查整式的综合运算,学生认真分析题目中的代数式结构,灵活运用公式,才能使运算简便准确.第二讲因式分解与分式【回顾与思考】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定义,提取公因式、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十字相乘法、求根)、因式分解一般步骤。K大纲要求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方法,掌握利用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标人教版 初中 数学 中考 复习 教案 全部 共十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