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撰写人:_日 期:_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内建立与监理程序相适应的自检系统,配合监理工程师工作,以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2、工过程中建立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各施工队设立专职质检员,经理部设置质检负责人,建立、健全全方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每一分项工程,岗位明确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工程质量明确到人。3、坚持“三检”程序,施工时,先由各施工队质检员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经理部抽检,经经理部抽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经理部抽检不合格,坚决要求各施工队返工,抽检不合格的工程,坚决不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加强各工序间的交接制度
2、做到工序层层把关。4、坚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五不施工是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资料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5、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旁站”制度,首先做好自检,对隐蔽工程要摄拍照片做好原始记录等。6、原材料检验:严把材料关,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工程施工期间,需分批购进使用的原材料要定期定量抽检。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要严禁进场,对已进场的要限期运走,严禁使用。7、质量管理措施1)建立从上到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整个施工过程
3、中开展。从始至终坚持质量管理活动,建立管理点、管理工具,采用立方图法、排列图法和因果分析法,使质量管理从静态管理进化为动态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下2)抓人的工作。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参与工程的全体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因此,必须抓紧、抓死思想教育工作,以使每个职工做到工作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用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3)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制度。在整个上岗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各工区每半月进行一次检查。特别是对一些容易影响质量的工序和主要结构部位设专人跟班检查,把影响质量的因素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对不符合标准的工程坚决推倒重
4、来,以确保施工的工程不留下质量隐患。4)实行三不放过的原则。一道工序或工程完成后,如检查确认不能达到优良工程时,除责成返工外,还要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找出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处理,总结出产生质量问题的经验教训,制定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原因、责任人、防止措施未搞清楚和落实时,此次事故决不放过,并处分有关工区、作业班组的领导。5)赋予质检工程师一票否决的权利,以充分发挥质检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质量的监控作用,凡须进入工地的一切材料,均需质检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才能进入现场和用于工程。6)工程采购订货时的质量控制;把原材料质量控制在采购订货前,先看样品和质量说明书,必要时进
5、行相关的原材料试验工作,符合质量要求的才订货,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不订货,不是正式厂家不订,以防止伪劣产品进入工地。7)进库检查:原材料进库时,要检查厂家的产品合格证,并抽样自检(附自检报告),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准入库。8)进库保管:凡进库材料要分门别类保管,并插牌标记,易锈、怕潮、怕晒的材料应置于干燥库房。9)对当地砂料采购或开采前应经试验及审批后再进行订货或开采。10)内部质检人员服从和支持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并工作中提供方便,共同把好质量关。11)应用相应的设备和方法检测试验,遵循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原材料到工程成品的质量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一、基槽、坑、沟的防护1、土方开挖前要做好
6、排水处理,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浸入施工现场或冲刷边坡,下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2、开挖土方应从上而下逐层挖掘,两人操作间隔应大于2m,严禁掏挖。配合挖掘机作业时,严禁进入铲斗回转范围,必须待挖掘机停止作业后方可进入铲斗回转范围清槽。3、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m时,应按土质和深度情况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4、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边缘设置两道不低于1.2m高的护身栏,并设专用人员马道,马道周边用密目网封闭。施工期间,路边围栏(档)应设明显标志,夜间设红色标志灯。防护栏搭设要求:1)、搭设防护栏杆的地面,应收拾平整。2)、立杆间距为2.5m,应一致,不得歪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质量 安全 保证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