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完整版.doc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完整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总则 2二、应急策划 2.三、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3.四、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5.五、扑救初起火灾程序和措施 7.六、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8.七、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演练 1.0八、应急救援物资 1.1.九、责任追究 1.1.一、总则1、目的:为了保护本项目工程施工从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的生命安全 , 保证本项目工程施工现 场在火灾事故时 , 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事故给现场及员工所 造成的损失 , 根据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 法规规定 , 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 , 编制本灭火及应急疏散预
2、案。2、方针和原则: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应急救援的原则是“保护 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灾害蔓延优先、保护环境和财产优先” 。3、编制依据:消防法、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 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二、应急策划1、施工现场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人员聚集区、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材料堆放 场、动火作业、电气消防等。1)、人员聚集区域:包括:、临时办公用房;2)、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场:包括:氧气和乙炔等易燃易爆物仓库 , 模板方料加工棚和堆场 , 模板施工作业面;3)、动火作业:
3、 包括:各种焊接作业、气割作业、 、垃圾焚烧等;4)、电气消防:包括: 供电线路负荷控制;5)、周边可能殃及的材料设施:2、法律法规要求:1)、临时办公用房人员聚集区域宜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0.7 条、第 5.3.1条规定, 其结构和装饰材料采用非燃烧或难燃烧体;2)、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场应禁止明火作业、 吸烟等, 封闭式库房应采用防火电器 ; 并配备禁火标志和灭火设施;3)、动火作业应建立审批制度、采取隔离、配备灭火设施;4)、电气消防应严格按照临时用电设计方案规定 ,做好用电负荷控制。 生活区重点控制 电路、电热棒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配电线路要设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线路连接要做
4、 到电气连接 , 送断电要严格遵守操作顺序;5)、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配备消防设施、 开展消防知 识和灭火及逃生常识宣传教育、公布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平立面布置图、消防疏散平面示意 图、落实定期消防检查和电路巡查;三、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杨瑞 副组长:李艳霞组 员:陈宝强、罗启民、宋洁、王玥、高媛、郑文刚、李勤、王灵燕、韩爽。 下设:通讯联络组:魏雪峰、罗启民 技术支持组:陈宝强、王玥 消防保卫组:高媛、郑文刚 抢险抢修组:李勤、王灵燕 医疗救护组:韩爽、陈连军 后勤保障组: 郑东、张龙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1)、组
5、长职责:(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应 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 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5)、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 理。2)、副组长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
6、财 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3)、通讯联络组职责:(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4)、技术支持组职责:(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 息资料。5)、消防保卫组职责:(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
7、预案程序。(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4)、保护受害人财产。(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6)、抢险抢修组职责:(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7)、医疗救治组:(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 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 (如人工呼吸、 包扎止血 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
8、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8)、后勤保障组职责:(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四、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应急响应过程分为报警、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活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 后期处置等步骤,应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的程序指导突发火 灾事件的应急响应。1、报警和接警及处置程序:1)、熟知火灾报警程序:(1)、发现火灾时,做到沉着、镇静报警,根据观察了解的情况立即先向应急办公室 报告、本部门
9、负责人报告,并以简单方式通知消防队、火警“119”报警,并做好应急处理。(2)、根据火场反馈的情况,应用对讲机或电话进一步向部门领导报告,并遵照领导 指示,调配消防器材、组织人员立即到现场及时扑救。2)、详细情况报警程序 :在查看火情的同时分析起火原因,根据火势拨打报警电话119,要报清楚起火地址、火势、燃烧的是什么物质;向“ 119”报警时要沉着冷静,应向接警人员讲清楚以下几个 内容:(1)、报警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2)、失火的准确位置;(3)、准确报告失火的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 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
10、如何方便地进入或接 近火灾现场等等;3)、启动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项目部负责人报告,灭火及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项目经理为第一指挥人 ,如遇特殊情况由项目经理指定指挥人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火势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组成现场指挥组 赶赴现场实施指挥,并组织应急救援组赶赴现场实施救护。2、急响应流程及联系电话:1)、紧急事故响应流程图:一旦发生紧急事故,项目按照“紧急事故响应流程”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2)、应急事故联系电话:(1) 、应急联动电话:匪警(治安):110、火警:119(2)、急救:120。(3)、项
11、目部应急联系电话:应急小组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职务电话1杨瑞领导小组组长153200819972李艳霞领导小组副组长187224799993陈宝强技术支持组组长159222976194郑东后勤保障组组长156208615155韩爽医疗救护组组长139928923296李勤应急抢险组组员158297717037魏雪峰通讯组组长13752478439五、扑救初起火灾程序和措施扑灭初起火灾会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灾伤亡。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小,火势弱,如 能采取正确扑救方法,就会在灾难形成之前迅速将火扑灭。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中有70鸠上是由在场人员在火灾的初起阶段扑灭的。我们应该把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
12、状态。1初起火灾的扑灭程序:1)、先控制,后消灭:(1) 、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和扩大 ,然后在此基础上一举 消灭火灾。例如,氧气瓶或乙炔瓶着火后,要迅速关闭阀门,断绝气源,堵塞漏洞,防止气体 扩散,同时保护受火威胁的其他设施;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 ,应从中间适当部 位控制。(2)、先控制,后消灭在灭火过程中是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的。特别是对于扑救初 起火灾来说,控制火势发展与消灭火灾,二者没有根本的界限,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应该根 据火势情况与本身力量灵活运用这一原则。2)、救人重于救火:当火场上有人受到火势围困,首先要做的是把人从火场中救出来,即救人胜于救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现场 灭火 应急 疏散 预案 消防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