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完整版.doc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完整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概述】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 37 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 1500g 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 1000g 为超低出生体 重儿 (ELBW) 。在早产儿中 , 胎龄 32 周或出生体重 1500g 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出生前和出生时处理】 1了解病史:对可能发生早产者,新生儿医师要尽早参 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孕期母亲和胎儿情况,早产的可能 原因,有否促胎肺成熟的措施, 评估分娩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作好出生时的处理准备。2积极复苏:产科合并症可能较多,窒息发生率较高, 对窒息儿出生时要积极复苏。【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 2728 C。
2、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 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在复苏处理后尽快放在 预热的暖箱中。暖箱相对湿度一般为 60%80% ,胎龄和出 生体重越低,暖箱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对超低出生体重儿, 暖箱湿度对维持体液平衡非常重要,对出生体重较大(超过2000g)的早产儿也可以用开放式辐射式保暖床并盖以塑料薄 膜进行保暖。表1-2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暖出生体暖箱温度重(kg)35 C34 C33 C32 C1.0初生10d初生3周5周1.510d10d10d4周2.0初生2 d3周2d表1-3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和湿度日龄(d)110111221303140温度(C )35343332
3、湿度(%)100908070【呼吸管理】1吸氧:头罩、鼻导管和暖箱吸氧。吸室内空气时经皮血氧饱和度 (TcSO低于85%87%并 有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吸氧。早产儿吸氧必须监测经皮血氧 饱和度,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根据TcS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入氧浓度,一般将TcSO2维持在88%93%左右即可,不宜咼于95% o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有呼吸困难的轻度或早期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 、湿肺、感染性肺炎及呼吸暂停等 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CPAP), CPAP 能使肺泡 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 CPAP 压 力以46 H2O为宜,吸入氧浓度根据 TcS
4、02尽快调整至0.4。 及时使用 CPAP 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3机械通气:如用 CPAP 后病情仍继续加重、 PaCO2 升高6070Hg、PaO2下降50 mm Hg,则改用机械通气。一 般先用常频机械通气 (CMV) ,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 机参数。 如常频机械通气效果不理想, 可使用高频机械通气。4 .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对诊断或疑诊NRDS者应给 PS 治疗,要早期给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呤, 即可给药,不必等到 X 线出现典型 NRDS 改变。剂量每次 100mg/kg 左右,如吸入氧浓度 0.4 或平均气道压 8cm H2 O,可考虑重复给药,有些重症病例需给
5、23次。对轻度和早期 NRDS 可采用 PS+CPAP 方法。预防用药:对胎龄小于 28 周和出生体重小于 1000g 的早产儿,出生时可考虑给 PS 预防。5呼吸暂停的防治:(1) 颈部姿势自然。(2) 刺激呼吸:托背、弹足底,出现青紫需气囊给氧。(3) 药物治疗:安茶碱:负荷量46mg/kg,静脉滴注,12h 后给维持量每次 2mg/kg,每天23次,保持血药浓度在515卩g/ml疗程57d。枸橼酸咖啡因、纳洛酮。(4) 频发的阻塞性或混合性呼吸暂停,可使用鼻塞CPAP。继发性呼吸暂停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6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 的防治:(1) 呼吸支持。(2) 限制液体量。(3)
6、 糖皮质激素。(4) 抗感染。(5) 营养支持。【动脉导管开放 (PDA) 的治疗】 心脏超声检查确定诊断,对合并心功能不全的 PDA 应 给予治疗。1. 限制液体量:一般每天 80100(ml/kg) 。2. 消炎痛: 一般静脉滴注, 也可口服或栓剂灌肠。 布洛芬: 布洛芬对肾脏的副作用较消炎痛少。3. 手术治疗:若药物使用 2 个疗程还不能关闭动脉导管, 并严重影响心肺功能时,可考虑手术结扎。【早产儿脑损伤的防治】1. 颅内出血:主要表现为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预防产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措施包括:维持血压稳定和血气正常, 保持安静。生后常规用 VitK,1mg 静脉滴注,给 1 次。影像 学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早产儿 管理 诊疗 指南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