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护理安全管理01020304预 防 差 错 事 故 措 施住 院 患 者 存 在 的 高 危 因 素 及 措 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目录护理安全的概念为什么倡导护理安全?1.医院首先必备的条件就是不伤害生病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南丁格尔(1895)2.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一、护理安全的概念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的概念 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
2、性的法律问题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一 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 未能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 特级、一般护理未能按要求巡视病房或及时巡 视病房而无记录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二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三 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对病人的高危风险评估不客观告知疾病相关知识无针对性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复制、粘贴现象,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患者病情有变化时,不能及时的反应在护理记录中为以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为以
3、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 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静脉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使用不熟练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四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缺乏责任感,工作中粗心大意缺乏责任感,工作中粗心大意护理人员未能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随意简化操作程序未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五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在为患者操作时,
4、未能主动与患者沟通为大手术患者护理时,不能主动适应患者需要未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有需要时不能及时到床边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六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 急救设备急救设备设备带无电源抢救用物准备不齐全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用后未及时清点及补充抢救 仪器无定时检查及保养专人管理但只是流于形式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七影响抢救工作开展影响抢救工作开展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二、住院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二、住院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跌倒跌倒坠床坠床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悬挂“防跌倒/坠床”警示标
5、识。告知家属24小时陪伴,若离开请与值班护士联系。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穿大小合适的防滑鞋及长短合适的裤子病房环境保护措施:光线充足;地面干净、不潮湿、保洁时有提醒标识;保持走道通杨,无障碍物。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卧床时拉好护栏,用物放置易取处;离床活动时应有人保护。加强巡视,及时回应患者呼叫,固定病床、轮椅的轮子,确保安全。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时应遵循“三个30秒”的原则: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误吸误吸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识别误吸高风险患者,对陪护进行误吸相关知识教育:误吸发生的主
6、要症状和体征,预防方法。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口腔残留食物。进食体位:意识清楚的老年人进食时,病情许可时取坐位或半卧位下;进食后不宜立即躺。老年人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对吞咽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在喂 食时速度宜慢,在喂下一口时确保上一口食物己经咽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下;避免进食汤类流质(包括水)及干硬食物,应将食物做成糊状。意识障碍者,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留置胃管或食道反流患者取抬高床头15-30度,以免食物反流造成误吸。对呼吸功能不全的老人,如咳嗽、多痰患者,进食前鼓励患者充分咳痰,必要时吸氧,以减轻喘息,避免进食中咳嗽,导致误吸。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压疮
7、压疮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悬挂警示标识,加强宣教 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使用气垫床 局部使用减压贴加强营养 湿性敷料其他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导管导管滑脱滑脱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妥善固定,加强巡回使用约束带标识醒目有效沟通,告知患者或家属相关措施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三、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三、预防差错事故措施预防差错事故措施 一、处理医嘱时要求做到一、处理医嘱时要求做到:1.一个班次内医嘱处理由一人负责到底,处理后必须经二人核对。2.转抄或打印治疗单后须2人核对。转抄的医嘱谁执行谁签名。3.停止的医嘱须在治疗单上用
8、红笔划横线,注明停止日期并签字。4.每周总查对医嘱12次。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二、给药操作时要求做到:二、给药操作时要求做到:1.由药疗、治疗护士核对发药,注意药物有无变质,剂量、时间是否符合,可疑处须及时查清。2.核对药物及发药均由一人负责到底。夜间药由夜班护士核对后发药。3.发药时应协助患者及时服下,当时未服者,下班前应查对一遍,并督促其服下。4.药疗、治疗护士应相对固定。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三、各项注射操作时要求做到三、各项注射操作时要求做到:1.肌注、输液应分别进行,防止错注射和漏注射。2.肌注盘内不得放置禁忌肌注的药物。3.肌注时,床边査对后将注射器和护针管取出,再消毒皮肤。4.需做过敏试验
9、的药物,须先由医生下达临时医嘱,由护士负责做过敏试验,试验前应询问过敏史。过敏试验阳性者,须在注射单和医嘱记录单上写明“XX过敏试验(十)”(“十”用红笔写),同时在床尾卡、护办室小黑板及病历夹上有提示并报告医生及告知患者。5.进行治疗时,须认真做好床边查对,携带治疗本对照床尾卡及腕带,询问患者姓名,切勿仅以呼唤患者床号代替床边査 预防差错事故措施四、输液操作时要求做到:四、输液操作时要求做到:1.准备液体时,严格检査液体有无过期、变质、霉菌,瓶口有无松动,液体瓶有无裂缝。塑料袋装液体应査看有无潮湿、渗液等情况。2.液体瓶签上贴上打印的输液标贴,配置药物应在标签上签名。空安瓿经2人查对后方可扔
10、掉。3.液体必须2人核对后方可给患者输入,执行时查对输液卡,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五、输血操作时要求做到:五、输血操作时要求做到:1.抽血样时,应先贴标签,到床旁认真查对、请患者自己说出姓名,昏迷、语言障碍等无法进行沟通的患者请家属说出患者的姓名,查看腕带确认后,做到每次抽取一个患者的血样。采血结束后,再与患者复核一遍。如遇危重、意识障碍的患者,请家属确认。2.到输血科取血时要逐项核对科别、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编号。3.输血前在护办室2人共同核对,到达床边2人再次核对。输过血的患者应再询问1次患者的血型。4.输上血后再核对1遍,并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安全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