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机制砂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制砂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机制砂行业可行性报告 机制砂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杭州君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8-11-20目 录第一章 机制砂产品概述 第一节 产品定义、规格、用途及优势、特点 第二节 行业发展历程第二章 机制砂行业环境分析 第一节 机制砂相关行业宏观政策分析 第二节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第三章 机制砂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第一节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第四章 机制砂技术工艺、流程、设备和设备报价 第一节 产品工艺 第二节 产品流程第三节 主要生产设备第四节 主要生产设备报价第五章 浙江省机制砂市场综述第一节 浙江省重点区域分析第二节 浙江省各主要产矿区企业数量和产能第三节 周边市
2、场机制砂价格现状第四节 浙江地区机制砂主要生产厂商介绍第六章 财务分析第七章 初步结论第一章 机制砂产品概述第一节 产品定义、规格、用途及优势、特点1、机制砂的定义机制砂是指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含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2、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细度模数:衡量砂粗细度的指标)机制砂可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中: 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 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3-3.0 细砂的细度模数为2.2-1.63、机制砂的用途按砂的技术要求分为 I、三类。其中:I类砂适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类砂适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
3、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类砂适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4、机制砂的优势及特点A:资源优势,可利用各种废弃资源,同时,表现出价格或成本差别较大的特点。B:质量优势:体现为质量稳定(产源固定、机械化生产);颗粒级配合理、可调; 石粉能合理利用三大特点。5、主要制砂用岩石种类在我国,可制砂的岩石选用种类较多,一般有花岗岩,玄武岩,天然河卵石,安山岩,流纹岩,辉绿岩,闪长岩,砂岩,石灰岩等品种。其制成的砂按岩石的种类不同,有不同的强度和不同的用途。几种岩石的应用分析(就浙江省内情况而言)1、砂岩石英含量高,中粗粒结构的砂岩,较适合砂、石联动的产品方案。要解决粉的问题。2、石英砂
4、岩是制砂的优质原料。要解决劳动防护的问题。3、花岗岩石英含量高,硫化物含量低的花岗岩是制砂的优质原料。要解决粉的问题。4、石灰岩是制砂、石的合适原料。粉可利用。5、熔岩、凝灰岩类在浙江分布广、规模大、岩性稳定,可大规模开发,适合砂、石联动,要解决粉的问题。第二节 行业发展一、机制砂的发展由来 由于天然砂石是一种地方性材料,受资源和运输的限制。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水电和土木建设工程就开始就地取材进行机制砂的生产工艺、产品技术性能和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并开始在工程上使用。第一条机制砂生产线创于四川的映秀湾电站工程,66年底建成。该生产线总产量为60万吨。在建筑上开始应用较早的是贵州省,并于
5、1978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机制砂的地方标准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以后,云南、河南也相继出台了机制砂地方标准或使用规程。我国的香港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是使用机制砂较早的地区,其执行的英国标准BS882明确机制砂的品种和技术要求至少30年以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砂石业同其它建材行业一样发展很快。我国砂石年产量由90年代的6亿多吨增加到60亿吨,其中,砂约30亿吨。砂石成为所有产品中增量最大的产品。但天然砂资源是一种地方资源、是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和不利长距离运输的,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砂的价格越来越高,
6、用砂高峰时还无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于是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乱采乱挖天然砂的情况,特别在前几年,毁田挖砂、破坏河道挖砂的情况比目皆是,不但破坏了有限的耕地、防洪堤坝,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工程事故。另外,由于天然砂的无序生产,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还造成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混凝土对砂的技术要求则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强度等级和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很严,能满足其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严重地制约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我国有大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在采矿和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约20%的尾矿,有相当尾矿没有合理利用,已约有上百亿吨
7、的尾矿大量堆积,占用土地,造成环境污染,而如果经过适当分选与加工,不少尾矿就可以制成机制砂。例如,1985年起,首钢迁安矿山公司就开始进行用旋流一次尾的办法生产建筑用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解决了提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形成综合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因此,自90年代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福建、浙江、河北、山西、四川、江苏等省市都相继开展了机制砂的使用研究,先后建立了少量的专业机制砂生产线。 二、机制砂的生产与使用现状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2002年2月1日起实施的国标GB/T14684-2001建筑用砂首次增加了机制砂种类,确定了机制砂的定义、技术要求
8、和检验方法,规定了凡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都统称为机制砂。提出了混合砂要执行机制砂的技术标准和亚甲蓝试验方法,为解决河道挖砂的废石处理找到了出路,为合理利用石粉打下了技术基础,同时,保证了机制砂的质量。在已有的工程实践中,用机制砂已配制出了从C10-C100的普通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强度C100的机制砂混凝土90天实际强度达到155Mpa。上海最高的建筑经贸大厦使用的就是机制砂混凝土。但是,机制砂的发展并非一路高歌,目前在应用上仍有很大的阻力。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们认识的原因,有机制砂企业自身的原因,有技术限制的原因,有宣传不足的原因,有行业习惯的原因,有标准不协调的原因,有管理的原
9、因,但根本还是资源的原因。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和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建设工程量十分巨大,过去,主要以天然砂石为主。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和举办绿色奥运的行动体现,北京市政府于2001年开始逐步关停了北京市范围内的砂石场,并于2003年5月底全部完成。由于天然砂资源彻底取消,机制砂才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北京市除盗采的是天然砂外,其余多数是机制砂。事实上,早在1996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北京市城建一公司合作,就在甘家口危改小区4号楼住宅工程上应用了三河的石屑机制砂;北京市建工集团三建也曾把三河的石屑机制砂应用在森德散热器厂工业建筑和其它道桥等工程上,使用面积近万平
10、方米,不仅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工程质量良好。但为什么一直没有推广开,主要阻力来自习惯势力的影响,源自对机制砂的认识不正确和没有标准,机制砂由于其颗粒级配、粒形和颜色都与天然砂有明显的不同,大多数的使用单位还不接受机制砂,只要有天然砂存在,人们还是习惯用天然砂,尽管其质量不好。 目前,国内机制砂生产主要有3种形式,一种是开矿产石的同时专门生产机制砂,这多属于大型企业(即年产砂石100万吨以上),质量较好,数量有几百家;一种是在河道里用卵石生产机制砂,或配以少量天然砂生产混合砂,这多属于中型企业(即年产砂石50万吨左右),质量有好有差,差别较大,数量也在几百家左右;再一种是利用各种尾
11、矿生产的,其中主要是各地生产石灰石碎石后的石屑或石粉,经过简单再加工和筛分,或直接利用,这多属于小型企业(即年产砂石30万吨以下,甚至几万吨),质量有好有差,差别很大,数量庞大。(该数据取自于中国砂石协会胡秘书口述,整理) 在使用行业的分布上,以水电行业对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最为成熟,但要求也相对高一些,基本是自产自用,多为大中型生产线,我国最大的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均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交通公路、铁路和建筑则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由社会提供,大中小型生产线都有。 在地域分布上,除贵州省和香港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已完全普及外,机制砂的生产与使用多集中在特大和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
12、重庆均为使用核心,以其周边地区为生产区。北京、上海、重庆都已出台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天津也正在制定。以上海为例,浙江的湖州地区已成为上海主要的砂石骨料的供应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共有砂石生产企业200多家,总产量在5000万吨以上,其中,年产200吨以上的企业已有十几家,最大达500万吨。(该数据取自于中国砂石协会胡秘书口述,整理)由于砂石生产的连带性和考虑到机制砂的生产成本,机制砂的产量一般在砂石总产量的20%-40%之间浮动,也有部分达50%-80%,个别达100%的情况。目前建筑业在机制砂的使用上又分以下几种情况:国标允许使用机制砂了,但大多数的人还是容易接受由鹅卵石破碎的
13、机制砂或与天然砂混用的机制砂(即混合砂),这是因为这样的机制砂外观与天然砂无明显差别,多数人还认为就是天然砂,使用上按天然砂控制,推广较容易,但由于在配制混凝土时还按天然砂的方法设计,没有抓住机制砂的特点,多数混凝土搅拌站也未能感到机制砂的优点。 使用由石灰岩类(包括其尾矿)生产的机制砂就比较困难,因为,其外观与天然砂明显不同,特别是干法生产原状机制砂(只要石粉含量在10%左右时)看上去就像都是石头粉(或土)一样,使人心产疑虑,不敢使用。实际上,如果检测一下,石粉含量并不很高,只要大胆正确使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就是由于传统的习惯,此种机制砂目前推广不畅,有时,施工应用部门愿用,但监理和甲
14、方却不允许。为了迎合用户的习惯,有些机制砂生产厂把干法生产原状机制砂再洗一遍,这样的机制砂看上去是比天然细砂好多了,但这一洗,使机制砂的级配变化了,机制砂中有利的石粉洗走了,只剩下了机制砂的缺陷,造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差,特别在低标号或低水泥用量混凝土中表现非常明显,给机制砂的推广应用带来阻力。同时,又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宝贵的水源消耗,增加了新的污染。针对这种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差的问题,有些企业掺入一些天然细砂混用,如果掺入的比例合适,混后的砂级配合理,配制出的混凝土比天然砂要强一些,但实际上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制上,仍不如用不洗的机制砂,即成本低,又效果好。在这方面,各地都有一些成熟的
15、经验和应用,只是尚不普遍。这里,洗走石粉还有一个标准不协调的原因。 很多自己有混凝土搅拌站的机制砂生产企业,积极探索机制砂的使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和北京恒坤拓峰采石有限公司采用干法生产石灰石机制机制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累计生产商品混凝土40多万方,多数使用纯机制砂,石粉含量应用范围达8%15%,应用于各种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首钢迁安矿山公司其年产约150万吨的尾矿机制砂石也已全部应用于其改造工程中。 三、当前机制砂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问题 由于传统的观念,人们对砂石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认为砂石在混凝土中仅起填充作用,质量无足轻重,只要多加水泥就行。
16、同时,由于过去天然砂石资源的限制,有人即使认识到骨料的重要性,也改变不了其现状,只能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对砂石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久而久之,砂石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控制。生产、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对砂石的认识还停留在农民挖砂的阶段。事实上,砂石骨料在混凝土的作用非常重要,其起着骨架作用,传递应力,即使沒有水泥漿,骨料亦可支撐載重,同时,抑制收缩,防止开裂。九十年代以後,混凝土的发展趋势是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骨料已漸被當作主要架構材料,而水泥用量则越少越好。而HPC的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砂石骨料。我国混凝土方面的专家把砂石骨料的质量视为制约我国混凝土发展的瓶颈;分析认为,中国混凝土质量不
17、如西方的主要原因是砂石的质量差;警告说,如果骨料品质低劣与离散性大的现状得不到改善,HPC就不可能实施。因此,砂石骨料的颗粒级配、粒型、表面特征、针片状颗粒含量、空隙率等过去不被重视或无法控制的性能日显重要。机制砂正是应运而生,在上述方面有其显著的特点。但由于人们已有的对骨料的认识偏见,也限制了对机制砂重要性的认识,仅仅把机制砂当做一种简单替代天然砂的材料对待,用传统天然砂的标准来衡量机制砂,看到的都是机制砂的短处或不习惯处,人为限制了机制砂的发展。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机制砂当前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多数用户在观望,其中,怕负责任也是一个因素。实际上,机制砂目前一般性的生产与使用技术已
18、很成熟,只要使用质量合格的机制砂,不会有什么风险。2、质量问题机制砂也有天生的不足,粒型多样、比表面积大、需水量大。如颗粒形状多呈三角体或方矩体,表面粗糙,棱角尖锐时,对和易性有影响(但对强度有利);如针片状多时,对和易性和强度都不利。目前在混合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有个别企业,用很粗的石屑加特细的天然砂去当机制砂销售,石屑比例最大的可达30%。目前在部分机制砂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粒型不好,针片状过多,这里有岩石问题,但更主要是设备选型造成,是很多小企业用锷式破碎机或锤式破碎机造成,如果选用专业的制砂机,该问题完全可以解决。级配不完全合理,细度模数偏大。多数企业为减少机械磨损,降低生产成本
19、生产的机制砂细度模数多为3.0以上,而配制混凝土细度模数最好是在2.6左右。另外,机制砂的级配区最好为2区,各级筛余一定要符合标准要求。 是洗走石粉的问题。泥粉对混凝土是有害的,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机制砂生产和使用中同样要注意除土,除去山皮土和夹层土。但除土决不能放在最后洗掉小于75m的颗粒的工序上。因为,石粉也是小于75m的颗粒,但石粉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亦不同,石粉对混凝土是有益的,有适量石粉的存在,弥补了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和易性差的缺陷,同时,它的掺入对完善混凝土小于75m特细颗粒的级配,(在这一点上,天然砂由于其生产工艺的限制,其特细级配基本没有)
20、提高混凝土密实性都有益处,现代混凝土设计理念,是强调发挥骨料骨架的支撑作用,而发挥骨料骨架的支撑作用最有利条件是使骨料之间空隙最小,密实度最高。进而能起到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作用。我国大中城市混凝土多为泵送混凝土,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的砂中小于300m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砂总量的15%。而不少企业的最后水洗工艺,洗走的不仅是泥土(平均粒径8.4m),同时,还洗走了有用的石粉(平均粒径为44.8m),并洗走了150m ,300m,甚至600m的有益颗粒含量,破坏了砂的级配。第二章 机制砂行业环境分析 第一节 机制砂相关行业宏观政策分析一、 影响机制砂行业的宏观因素分析水泥产
21、品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主要用来生产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并进一步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因此,水泥的产销量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安信证券研究所对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如下图,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水泥产量增速的正相关性比较突出。 2008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名义增长率保持了相对的平稳,而水泥产量增速下滑较快。近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政策。这些政策将极大影响未来几年中国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并扭转水泥行业或机制砂行业已出现的拐点,国务院出台的“十条政策”中,对水泥行业或机制砂行业的需求有明显影响的政策主要有: 铁道部08 年争取超
22、额完成500亿,09 年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表示,2008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争取超额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00亿元;经过初步测算,2009年,铁道部将安排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 交通运输部08年完成,000亿元,09年近1万亿。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兴华表示,预计2008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将在8000亿左右;同时,在拉动内需措施的推动下,将力争明后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的水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年9000亿投资廉租房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计划用三年时间,总投资9000亿元人民币通过廉租住房的方式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
23、题;今后三年,全国还将建设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并将进行国有林业、煤矿、农垦职工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2、对水泥行业的影响分析针对国家出台的财政刺激计划,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公布的基建及廉租房投资政策对水泥行业影响正面,水泥行业基本面在09 年下半年好转的可能性加大。如果这些政策能在09年稳步落实,水泥需求增速将高于此前的预期,有望达到7%,增加约1亿吨,行业供需接近平衡。如果各项投资以超常的速度获得审批和实施,水泥行业最快可于明年5-6月出现好转迹象:1、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刺激政策在预期之中,但增长幅度超出市场的预期。此次基建刺激政策中,09年铁路投资增长56.3%,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制 行业 投资 可行性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