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doc
《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doc(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文档信息项目名称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赵伟文档版本编号V 0.8阶段设计文档版本日期2005/9/30起草人王洪琛起草日期2003/9/11复审人复审日期版本记录版本编号版本日期修改者说明文件名第1页/共87页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目 录1 引言61.1 编写目的61.2 背景61.3 系统建设目标72 总体设计92.1 系统组成92.2 各个系统间的关系122.2.1 城市管理搭建平台与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的关系122.2.2 呼叫中心受理工作平台与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的关系132.3 系统设计原则132.4 运行环境14
2、2.4.1 概述142.4.1.1 网络、硬件平台概述152.4.1.2 软件平台概述152.4.2 平台设计原则152.4.3 软件平台设计162.4.3.1 Web Server平台选型162.4.3.2 中间件选型172.4.3.2.1 应用中间件172.4.3.2.2 消息中间件182.4.3.3 GIS平台选型182.4.3.4 数据库平台选型193 系统核心设计方案213.1 MIS数据库设计213.1.1 标准规范的工作流数据结构设计213.1.2 完善的业务数据模型设计213.1.3 层次清晰的组织机构设计223.1.4 细致的基础部分数据字典表223.1.5 个性化的办公界面
3、数据库设计223.1.6 灵活多样的查询统计设计223.1.7 有据可查的业务办公数据日志设计223.2 GIS数据库设计233.2.1 GIS数据库设计原则233.2.1.1 全市空间数据连续无缝组织架构233.2.1.2 按分类分层原则聚集数据243.2.1.3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连接。243.2.1.4 影像数据存储243.2.1.5 分布式地图管理253.2.2 空间数据库标准信息编码体系253.2.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设计273.2.4 满足多尺度多时态分布式存储需求的设计283.2.5 可配置的地图打印模板设计293.2.6 严格的权限控制设计293.3 核心数据库设计293.3
4、1 城市管理信息库设计293.3.2 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库设计293.4 系统核心设计313.4.1 适应网络发展的三层体系结构313.4.2 基于组件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333.4.3 组件设计原则343.4.4 易于移植的B/S开发模式353.4.4.1 底层数据库操作与其他应用操作分开353.4.4.2 WebGIS操作与应用操作分开353.4.4.3 界面代码与应用代码分开35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374.1 数据库群建设内容374.1.1 数据库建设的特点374.1.2 数据库群组成384.2 数据库群设计原则394.3 数据库群总体框架394.4 城市部件数据库的建设414.5 基础地
5、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414.6 城市管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414.6.1 E-R关系分析424.7 城市管理业务数据库的建设424.8 城市管理指标评价数据库的建设434.9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设计435 城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455.1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设计455.1.1 数据建库与管理465.1.1.1 符号库定义465.1.1.2 要素定义465.1.1.3 物理图层定义465.1.1.4 图层定义475.1.1.5 专题图定义475.1.1.6 专题管理475.1.1.7 数据字典定义485.1.1.8 查询统计定义485.1.2 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495.1.2.1 部件与事件类型定义
6、495.1.2.2 部件与事件数据管理495.1.2.3 部件与事件专项统计495.1.3 数据转换505.1.3.1 图形数据转换505.1.3.2 属性数据转换505.1.3.3 栅格数据转换505.2 地图操作模块功能设计505.2.1 地图查询统计和定位505.2.2 精确查询和定位515.2.3 模糊查询和定位515.2.4 鹰眼定位515.2.5 信息查询(I查询)515.2.6 固定统计515.2.7 地图量算525.2.8 距离量算525.2.9 面积量算525.2.10 图层控制525.2.11 快捷图层开关525.2.12 背景图层切换535.2.13 图层设置535.3
7、地理编码子系统设计535.3.1 地理编码库的建设545.3.2 地理编码引擎设计555.3.2.1 用例分析555.3.2.2 功能设计565.3.2.3 应用场景说明575.4 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设计575.4.1 添加地物585.4.2 移动地物585.4.3 点选编辑585.4.4 框选编辑585.4.5 属性编辑586 城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设计596.1 通用功能模块596.1.1 案卷查询596.1.2 案卷回溯596.1.3 案卷收发管理606.1.4 案卷列表显示606.1.5 报表统计606.1.6 GIS图数交互606.1.7 知识库管理616.1.8 共享数据查询616.
8、1.9 我的消息616.1.10 在线帮助616.1.11 个性化定制616.2 受理子系统设计626.2.1 系统功能描述626.2.1.1 工作内容说明626.2.1.2 系统功能结构636.2.1.3 系统工作流程646.2.2 问题受理646.2.3 问题处理及反馈646.2.4 问题查询646.3 协同网络子系统设计656.3.1 系统功能结构666.3.1.1 系统总体流程666.3.1.2 系统工作表单666.4 大屏幕显示子系统设计676.4.1 系统体系结构676.4.2 信息中心大屏幕功能设计696.5 综合评价子系统696.5.1 系统描述706.5.1.1.1 城市管理
9、综合评价目的706.5.1.1.2 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内容716.5.1.1.3 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对象716.5.1.1.4 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周期726.5.2 评价规则设定726.5.3 评价主体设置726.5.4 评价数据的采集736.5.5 评价结果的发布736.6 管理维护系统设计736.6.1 城市管理构建平台概述736.6.2 城市管理构建平台功能结构图756.6.3 城市管理构建平台功能设计766.6.3.1 机构、业务管理766.6.3.2 GIS空间数据管理766.6.3.3 查询统计管理766.6.3.3.1 查询模板定义766.6.3.3.2 统计类型定义776.6.3.4
10、 工具菜单786.6.3.4.1 系统参数设置786.6.3.4.2 工作日历管理786.6.3.4.3 网络管理定义787 公众网站实时发布系统设计798 相关系统接口设计818.1 系统内部接口规范818.1.1 无线数据传输接口818.1.2 采集器、受理子系统与协同网络子系统接口818.1.3 采集器、协同网络子系统与地理编码子系统接口828.1.4 大屏幕显示子系统和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接口838.1.5 视频监控系统和受理子系统、协同网络子系统接口838.1.6 受理子系统、协同网络子系统和城管地理信息系统接口838.2 系统外部接口规范839 系统安全体系设计859.1 安全需
11、求分析859.1.1 风险分析859.1.2 安全需求869.2 目标和原则879.2.1 建设目标879.2.2 设计原则88第5页/共87页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1 引言1.1 编写目的为了实现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特制定此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本设计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l 项目开发人员,特别是编码人员;l 项目测试人员;l 软件维护人员;1.2 背景城市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在城市文明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增强城市
12、规划的权威性;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发挥城市建设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看到,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管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同时,城市管理滞后也成为各个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杭州市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滞后,管理被动后置,经常是由群众电话反映、信访,或者媒体进行曝光后城市管理部门才知道问题;各专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多头,造成出现问题时有的事无人管、有的事多头管的局面;缺乏对城市管理的系统、统筹考虑,局限于就事论事,搞突击式、运动式
13、的管理,没有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的机制,使问题屡禁不止、越管越多;规划和管理滞后,城市管理各部门仍然以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为主。城市管理的工作越来越重,用原有的管理手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速度,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高效能的管理方式管理首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数字化、信息化是杭州市面向21 世纪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城市管理工作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运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依托数字城市技术搞好城市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为改善杭州的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数字城市建设,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可
14、以说,数字城市的建设贯穿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能服务。从发展的角度,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才能实现城市管理的新突破,为首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利用好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建立全时段、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是建设“数字杭州”的重要组成部分。1.3 系统建设目标“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基于杭州市电子政务专网、电子政务中心平台和政务地理信息系统,运用空间网格技术、地理编码技术,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将信息化技术、协同工作模式应用到城市管理中,建设杭州市
15、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与“城市管理地理编码和信息实时传递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实现对城市部件和地理编码库的实时快捷访问,地理编码的查询、转换和城市管理信息的实时传递。通过系统建设,推进城市管理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真正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和政府数据库群,建立覆盖全时段全区域的城市管理体系。具体目标是:(1)按照“城市管理地理编码和信息实时传递系统”相关数据库标准和编码体系,完成数据库群设计、建设方案,制订与城市部件库、地理编码库、万米单元数据建设的关系。(2)针对信息收集和建立案卷环节,建立呼叫中心受理工作平台。通过对各类问题消息的处理,为建立案卷环节和其它环节服务,保证
16、问题相关信息和立案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应部门和人员。(3)建立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采用工作流技术、WebGIS技术,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反馈、任务核查、任务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完成业务流转、全程督查,实现协同工作网络、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各专业管理部门和区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4)建立城市管理构建平台,采用工具化思想,实现工作流、输入表格、输出表格、地图、组织机构等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的灵活配置,使协同工作平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5)建立大屏幕显示系统,通过大屏幕显示杭州市的地图信息、案卷信息和相关的详细信息,实现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对全局情况能够总体直观掌握。(
17、6)建立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系统,按照系统内置的评价模型,通过对案卷处理过程各种信息和网站公众投票信息的内外评价,形成以图形表现为主的评价结果。2 总体设计2.1 系统组成根据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及任务要求,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架构说明:在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的框架内和系统支撑平台上建立整个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中心数据库群把该系统用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在GIS平台、工作流引擎和中间件构成的运行平台基础上建设数字城管软件应用系统,各种终端用户通过统一门户来登录到各个应用系统。各个应用系统说明如下:一、 统一门户CA统一安全认证平台,提供现有应用系统统一的用
18、户身份认证,用户只要进行CA登录后,就可在各应用系统间相互切换而无需多次重复登录,不同应用系统对通过CA身份认证的用户,根据权限划分分别赋予CA用户本系统相应的用户权限。二、 城管地理信息系统1、地图操作模块:提供通用的地图操作功能。2、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该子系统依照部件编码规范,提供专门的权限控制模块以满足有权限专业部门能够通过IE浏览器来对部件数据进行简单的更新和维护。3、地理编码子系统:为采集器、协同网络子系统、大屏幕显示子系统等提供地理编码服务,实现地址描述、地址查询、地址匹配等功能。4、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资源的管理、维护和扩展功能,并对空间数据的显示、查询、
19、编辑和统计功能进行配置。三、 城管综合业务系统建设1、业务受理子系统:该系统专门为城市管理信息中心设计,呼叫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信息采集员和社会公众的城市管理事件报告或举报,然后对他们所反应事件或所举报情况进行核实,并对事件发生地点进行地图定位,经登记立案后传递给协同工作网络派遣办理。2、协同网络子系统:基于Browser/Server体系架构,采用工作流、WebGIS技术,通过浏览器完成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具体办理和信息查询。协同网络子系统提供给协同工作网络各个专业部门以及各级领导使用,系统提供了基于工作流的面向GIS的协同管理、工作处理、督察督办等方面的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了城市管理各类
20、信息资源共享查询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权限编辑和查询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编码信息、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监督信息等,实现协同办公、信息同步、信息交换。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可以方便查阅问题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可以随时了解各个专业部门的工作状况,并对审批流程进行检查、监督、催办。系统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反馈、任务核查、任务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实现多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在协同工作系统中,将发挥街道办事处监督专业部门的职能,提供对本街道当前发生的所有城市管理问题的监控、督办,可以通过协同工作系统与相关专业部门进行信息沟通。3、大屏幕显示子系统:为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和各级领导服务,该系统通过
21、大屏幕能够直观显示城市管理相关地图信息、案卷信息和相关详细信息等全局情况,并可以直观查询显示每个社区、信息采集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实现对城市管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4、大屏幕综合评价子系统:为绩效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服务,系统按照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工作绩效、规范标准等系统内置的评价模型,对数据库群中区域、部门和岗位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计算评估,生成以图形表现为主的评价结果。5、构建与维护子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配置、维护和管理工作。该系统采用工具化思想,实现组织机构、工作流、输入表格、输出表格、地图使用、查询统计等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的灵活配置,使用系统提供的各种工具和组件,可以配置形成相应的资源
22、信息、业务规则和数据操作定义。四、 公众网站实时发布系统该系统提供数字城管内网门户为参与城市管理的各类用户(如社区城管站)提供访问各应用的统一入口,外网门户一方面为公众提供获取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为公众提供参与城市管理、查询、浏览城管事件的舞台。五、 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对装有GPS车载终端的环卫车辆和巡查车辆进行定位和监控。车载终端采集当前车辆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定时、定距、或点名上传数据到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能随时掌握环卫车辆和巡查车辆的位置和运行轨迹。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车辆的实时位置,查询车辆的属性,并重现车辆的运行路线轨迹等。六、 视频监控
23、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了解全市市政、环卫、交通、治安状况的窗口,是城管指挥系统不可缺少的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数字城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市政、环卫、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城管事件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城管事件录像取证,起到综合治理效果。七、 数据共享及交换子系统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需要与行政执法局、区城管办、市政网络其他成员单位进行数据共享与交换,并与现有应用平台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投资项目网上审批平台等进行协同工作。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市 数字 城市 管理信息系统 概要 设计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