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doc15页.docx
《某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doc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doc15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子长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中共子长县委 子长县人民政府( 2011 年 9 月 17 日)子长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 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 1935年 11 月至 1936 年 6 月为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在这里召开,建国后有 9 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中国革命的“红都”和“将军县”之美誉。全县总面积 2405 平方公里,设9 镇 1 乡 6 个中心社区,总人口 27 万人,其中城区人口 11 万人。子长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峁梁起伏,沟壑纵
2、横,资源富饶,是全国重点采煤“百县”之一、 “中国洋芋之乡”和全国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近年来,子长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域经济不断壮大,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特别是 2006 年以来,我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了“煤油强县、草畜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推动”的发展战略,五年来的发展实践,使全县经济社会步入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时期。 2010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9.4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8.4 亿元,首次跻身西部百强县。、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 1978 年的
3、64.5 岁提高到 2010 年的 72.9 岁,平均提高 8.4 岁;婴儿死亡率由81.3 %。降低到7.5%。,下降近74个千分点;连续 8 年保持孕产妇零死亡。(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全县现有医疗机构295 家, 其中公立医疗机构 17 家, 标准化村卫生室 249 个。每千人口医院床位4.1 张,是 1978 年 1.77 张的 2.3 倍;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 4.2 名,是 1978 年 1.75 名的 2.4 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专科学历以上和中高级职称以上占比分别为 38.7% 和 27.3% ,助理以上医师和护士占比分别为66.2% 和 29.3% 。患者入出院诊
4、断符合率提高到 96% 以上,治愈好转率提高到 90% 以上。 以救灾、 帮困、 助学为重点的红十字会工作扎实开展,在抗非典和抢险救灾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为政府分忧、替群众解难的社会保障机制的补充作用。(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2007 年,我县将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保,职工参保率达98% 。积极落实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70% ,新农合参合率达96% 。在此基础上,2008 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500 万元,用于大病统筹、大病医疗保险和民政救助制度外的大病医疗救助,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医疗保障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看病贵” 问题。(三)公共
5、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人员工资和公共卫生服务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到2010 年底,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由 1978 年的 1910/10 万,下降到 178/10 万;结核病治愈率为 96% ;儿童免疫接种率达 95% 以上; 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率为 98.4% ; 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 96.8% 。对农村妇女全面实施了免费住院分娩。建立了卫生监督制度,农村改水全面完成,改厕达标率为60.4% ,城乡卫生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省上技术调研。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破解群众“看病难、看
6、病贵”问题为出发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县医院为突破口和主阵地,积极探索, 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实现了患者、 医护人员、 医院和政府 “四满意” 的目标。(一)以人为本、锐意改革,探索医药卫生新体制子长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群众生活还不富裕。一度时期,看病难、上学难、吃水难、住房难、就业难等“五难”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为此,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全力予以破解, 取得良好成效。 尤其是在 “看病难” 问题上, 我们于 2008 年初提出创建平价医院, 并确立了 “以确保医院公益性质
7、为核心,以建立平价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医院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强化政府投入为抓手,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创建思路。2008 年 6 月 1 日,以“平价医院”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公立医院改革在县医院正式启动。之后,又在药品集中采购、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乡村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全面跟进。三年来,医改工作初显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内参、 中国纪检监察报、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做了深入报道。先后接待23 个省(市、自治区)、 44 个地市、 39 个县区 120 多批次医改考察团,来我县学习考察。 2009 年
8、10 月, 我县被确定为卫生部张茅书记的联系点和陕西省医改试点县。 张书记一年内 5 次到我县检查指导医改工作。今年7 月 13 日, WHO 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莅临我县视察医改工作并给予肯定。延安市、陕西省和卫生部先后在我县召开医改现场会和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二)政府主导、财政保障,凸显医院公益性质经过大量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所谓的看病难,在县域范围内实质上主要是看病贵的问题,看病贵则主要体现在药价虚高、检查费用高和大处方等方面,而医院“以药养医”体制和政府投入缺位是其主要根源。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着力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医改
9、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先后3 次调整了组成人员,单设了医改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政协 1 名联系领导兼任,专设副主任 1 名。目前,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达23 个, 办公室专兼职工作人员有60 多名。 另一方面强化财政投入。减轻医院经营负担,从而降低药价、降低检查费用、减轻群众负担,恢复医院的公益性质。一是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把过去财政对县医院只核70% 的工资改为 100% 核发。 二是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县财政每年安排200 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培养医护人员和奖励优秀人才。三是乡镇卫生院的运转经费由财政每院每年定额补贴8 10 万元
10、四是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由县财政统一打包,逐年清还。五是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更新由县财政负担。六是从2008 年 6 月 1 日起取消了 15% 的药品加成, 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形成的减收由财政补贴。同时,CT 、彩超等大型检查费用也下调 15% 。 医改以来, 年均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总支出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 7% 左右。 政府保障性全额投入, 使医院不再为生存担忧,公益性质得以强化,趋利性明显下降,医务人员也能够集中精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10 年全县出院患者次均费用为 1475 元, 门诊患者次均费用为 77 元。与改革前相比,出院者平均费用下降了 22% ,门诊次均费用下降
11、了 40% 。 低就医费用使不少原本到外地就医的患者又回到了县医院,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地患者前来我县就医。(三)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改革医药购销体系药价虚高是造成“看病贵”的又一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顽疾”,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予以根治。一是建立药品集中采供制度。 2009 年 6 月,我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用药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把过去在省上招标价限定下由各医药单位分别议价采购改为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减少流通环节,以大额团购换取药品低价格,实现全县城乡公立医疗机构所有药品同质同价。二是公开选择药品配送企业。通过“三竞一议” (三轮竞价、一轮议价),从 10 多家医药经销
12、企业中确定了 1 家实力比较雄厚的国有医药企业,负责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配送工作,实现了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目录、价格、质量、采购、配送和结账“六统一”。 三是着力规范药品配送工作。设立了药品配送中心,编制了药品配送目录并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及时调整。制定了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施方案、监管暂行办法和配送企业管理规定,规范了配送行为,理顺了药品供应渠道,遏制了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药习惯,保证了临床基本用药的需求,做到了基本药物医院愿意购、医生愿意开、患者愿意用。 全县公立医院药品价格较改革前下降了 40% 左右。些药品价格由上百元降到几十元、十几元、
13、几元钱。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减轻群众负担1000 多万元。目前,全县集中采购药品配送率保持在95% 以上。 医疗单位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从2007 年的 56.2% 降低到 38% 。(四)完善制度、绩效考核,强化医院运行管理医院是医改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医院管理是否规范到位,医务人员能否配合支持,事关医改成败。政府保障性全额投入和药品购销体制的转变,使得公立医院回归了公益的本位,但也引发了医院裂变的阵痛,一度出现一些医务人员工作消极、态度冷淡,甚至推诿病人、外流处方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入手,着力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一是推行以全员聘用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子长
14、县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坚持总量、比例、结构“三不突破”的原则,合理设置卫生岗位,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医院院长公开招聘,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合同聘用、岗位管理。采取专兼职相结合、提前离岗等方法,压缩管理和工勤岗位,给予落聘和提前离岗人员较为合理的待遇保障,实现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定编定岗后,全县卫生事业单位共设岗 671 个,其中专业技术岗 552 个,较改革前提高 5 个百分点。 二是推行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扩大活工资部分,重点向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重点岗位和高风险岗位倾斜,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将财政拨付的档案工资和津补贴的 6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卫生 工作情况 汇报 doc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