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岛无线通信系统及电磁兼容性试验.docx
《核岛无线通信系统及电磁兼容性试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岛无线通信系统及电磁兼容性试验.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核岛无线通信系统及电磁兼容性试验 摘要:目前,核电站依旧使用传统有线通信为主要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建设智能核电的需求。核岛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简称DTW系统)是一种以WiFi技术为基础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主要提供可靠的厂内通信和厂外通信,覆盖范围为核岛区域,可以为运维人员提供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功能,并且作为事故工况下或实施应急计划时的应急通信手段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田湾三期工程M310机组DTW系统基本组成、主要功能及电磁兼容性测试分析,为其他电厂DTW系统的应用及电磁兼容性测试提供参考。关键词:核电站;无线通信;电磁兼容性0引言目前国内各核电站正在加速推进新一代无线通
2、信项目,解决传统有线通信方式的受限性问题和传统无线寻呼系统无法满足语音通信、数据传输需求的问题,以满足建设智能核电的通信需求1。田湾三期工程M310机组的DTW系统是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是田湾核电站为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建设而推行的先行试点项目。由于核电站内部的有线通信网络无法满足运维人员的双向沟通需求,在现场布置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提高人员沟通和工作执行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且也可以为物联网建设提供网络基础。但是无线通信技术在核电站内进行应用存在电磁干扰风险,会对现场仪表、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停堆,关系到核安全。为此,需进行电磁兼容性试
3、验,测试无线通信系统是否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以期获取同时满足信号最大范围覆盖和干扰最低两个条件的最优方案。1田湾三期工程DTW系统简介田湾三期工程M310机组的DTW系统由核心系统、有线网络设备、无线基础设备以及无线电话终端等设备组成,主要为核岛区域的生产运行提供通信与数据传输支持。DTW系统采用的是Nu-WiFi(NuclearWiFi)核电专业融合通信技术。该技术是在普通WiFi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核电厂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开发出来的改进版WiFi系统,克服了传统WiFi的安全性差、电磁干扰风险大、定位精度低、物联网功能差等缺点,是物联网技术和WiFi技术的结合。该技术基于成熟通用的WiFi技
4、术,釆用商用的工业级成熟WiFi芯片,带宽、频谱、物理帧格式、调制解调方式等和WiFi保持一致,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迭代性,同时该技术使用微功率通信设计,支持单向通信和0.1mW双向通信工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电磁兼容安全性,可以较好地适应核电站内复杂的电磁环境。2DTW系统的组成2.1核心系统。核心系统设备包括系统管理平台、调度语音服务器、多媒体通信服务器、语音网关等。主要负责终端管理、设备配置、人员定位、音频编解码、智能办公服务、公共电话交换网与IP语音网络的互联互通等功能。2.2有线网络设备。有线网络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将复杂的网络设计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网络架构设计有3
5、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主要负责语音调度、数据处理等应用功能的实现;汇聚层位于核岛区域,负责汇聚接入层数据,传递给核心层,并下达核心层命令;接入层主要负责接入终端设备。2.3无线基础设备。无线网络设备包括综合接入控制器、基站、天线等设备,实现核岛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综合接入控制器设备主要应用在高放射性区域接入覆盖,与宽带接入微基站配合使用,通过同轴电缆或两芯线缆对下联的宽带接入微基站进行数据汇聚并提供供电。基站支持IEEE802.11a/b/g/n/ac协议,5G最大数据传输速率1.733Gbps,2.4G最大数据传输速率300Mbps,防护等级IP65,配备耐辐照防护箱,内置物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电磁 兼容性 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