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运营工艺管理指导手册.doc
《水厂运营工艺管理指导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厂运营工艺管理指导手册.doc(2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艺控制篇(一)构筑物运行参数与操作规程71、格栅72调节池73、进水泵房84、厌氧池(UASB)95、兼氧池106、好氧池117、初次沉淀池128、折板絮凝池139、终沉池1410、除臭装置1511、污泥浓缩池1612、污泥脱水机房1713、鼓风机房19(二)水厂日常运行工艺参数控制211、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过程212、工艺参数控制内容及方法23(1)pH值23(2)温度23(3)溶解氧(DO)24(4)污泥浓度(MLSS)24(5)食微比(F/M)25(6)沉降比(SV30)26(7)污泥体积指数(SVI)27(8)污泥龄28(9)回流比(%)29(10)容积负荷29(11)营养
2、物质30(12)氧化还原电位(ORP)30(三)工艺调试指导方案32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322、调试过程333、生化池运行的注意事项35(四)生化池泡沫成因及控制361、生物泡沫的成因362、生物泡沫的分类373、生物泡沫的影响因素394、生物泡沫的控制措施415、物理及应急控制方法42(五)污泥膨胀控制方案421、污泥膨胀的定义422、丝状菌膨胀的预警433、丝状菌膨胀的成因434、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44(六)污泥沉降性工艺改善方案451、污泥膨胀的原因462、改善污泥沉降性工艺措施46(七)其它污泥异常问题及对策48(1)污泥解体48(2)污泥腐化或黑色污泥上浮48(3)污泥上浮49
3、4)污泥不增长或减少49(5)DO过高或过低49(6)好氧池污泥发白50(7)好氧池污泥发黑50(8)沉淀池泥面过高50(9)污泥中毒50(八)微生物镜检指导方案511、指示生物的生物学分类522、不同工况下的指示生物533、不同生物的形态特点及指示意义54(1)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54(2)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57(3)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584、常见的后生动物601成本控制的现状与意义631.1水厂运行成本控制的现状631.2水厂运行成本控制的意义632成本控制中的规范管理642.1 运行成本控制机制642.1.1运行成本控制的基本要求642.1.2运行成本控制的机制662.2 运行成
4、本控制的主要内容672.2.1水电、药剂费用的控制672.2.2材料费用的控制682.2.3库存管理费用的控制692.2.4设备管理费用的控制702.2.5预算管理费用的控制702.2.6综合费用的控制702.3运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722.3.1定额控制方法722.3.2目标成本控制方法722.3.3节能降耗管理方法743水厂运行中的节能降耗753.1主要设备的节能技术763.1.1变频器节能技术763.1.2水泵节能技术783.1.3风机节能技术813.2处理单元节能技术措施863.2.1预处理部分节能863.2.2生化处理单元节能863.2.3混凝沉淀单元节能883.2.4污泥脱水部分节
5、能903.3不同处理工艺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923.3.1 A2/O工艺节能措施923.3.2氧化沟工艺节能措施943.3.3 CASS工艺节能措施984成本控制中的个人节能意识1001脱氮除磷的机理1041.1生物脱氮机理1041.2 生物除磷机理1072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1102.1可降解有机物浓度1102.2污泥龄(c)1122.3溶解氧(DO)1142.4水力停留时间(HRT)1152.5污泥负荷率(Ns)1162.6回流比(R)1172.7 PH值1172.8温度1183脱氮除磷控制措施1203.1 A2/O工艺控制措施1203.2 氧化沟工艺控制措施1243.3 CASS工艺控制措施
6、1294脱氮除磷强化措施1354.1 改进传统工艺1354.2 生物组合工艺1364.3 多段进水工艺1374.4 物化组合工艺1395脱氮除磷新认识1405.1 反硝化聚磷1405.2 同步硝化反硝化1435.3短程硝化反硝化1465.4 厌氧氨氧化1461化学需氧量(COD)测定1502生化需氧量(BOD)测定1543溶解氧(DO)测定1644 PH值的测定1695悬浮物(SS)的测定1746氨氮(NH3)的测定1777总氮(TN)的测定1838总磷(TP)的测定1879污泥浓度及MLVSS测定19110色度的测定19311氯化物的测定19512粪大肠菌群的测定199一、工艺控制篇(一)构
7、筑物运行参数与操作规程1、格栅格栅主要用以拦截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各种管道设备,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我公司有HF800机械格栅机3套。1.1运行参数1)、格栅间隙为10mm。格栅宽度为800mm.。2)、污水过栅流速宜为0.61.0m/s,污水通过格栅的前后水位差小于0.3m。3)、机械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为70。4)、因漂浮物较少,采用人工清理。1.2操作规程1)、格栅所截栅渣由早班工作人员清除,水量大时应加强巡视,增加清渣次数。2)、格栅除污机械工作时,应监视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检修。3)、清捞出的栅渣,由污泥车拖至热电厂进行焚
8、烧处理。4)、机械格栅开启前,应检查机电设备是否具备开机条件。5)、检修机械格栅捞栅渣时,应注意安全,并有有效的监护。6)、发现链条的链瓣有断裂现象等,应立即更换。7)、格栅间应保持清洁。8)、各操作班每小时巡视一次,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相关领导。2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是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使污水能够比较均匀地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同时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并减小后续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因水量较大,我公司无双回流电力,因此有两套调节池作为应急使用。2.1运行参数1)、尺寸为一期为(32+32)284.5=8064m3。三期为1081.05(表面积)4.5=4865m32)、调节池配液位自
9、控仪、PH显示仪和电磁流量计,并设酸槽和碱槽用以调节PH值。2.2操作规程 1)调节池各操作班每小时巡视一次,观察调节池水位变化情况,以确定是否加开或减少水泵的台数。2)每天检测调节池进、出水水质。看是否有高浓度或有毒废水排入。 3)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处理并通报公司领导。3、进水泵房进水提升泵的作用主要是将调节池内污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我公司有两个提升泵房,一、三期调节池旁各一个。一组为8PW-8/45的水泵3台,扬程13m;流量500m3/h;功率45kw加一台IS200-150-315,另一组为8PW-8/45KW3台,流量500m3/h;功率45kw;扬程:11m3.1运行参数 1)
10、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2)、水量小时调节变频控制水量。3)、尽量在调节池高液位时启动水泵。水位低时关闭水泵。4)、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总和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3.2操作规程1)、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和工艺运行情况,应调节进水量,保证处理效果。2)、水泵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应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3)、应检查水泵填料压盖处是否发热,滴水是否正常。4)、应使泵房的机电设备保持良好状态,水泵机组不得有异常的噪音或振动。5)、操作人员应保持泵站的清洁卫生,各种器具应摆放整齐,应及时清除叶轮、闸阀、管道的堵塞物。6)、水泵启动和运行时,
11、操作人员不得接触转动部位。7)、当泵房突然断电或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打开事故排放口闸阀,将进水口处闸阀全部关闭,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不得擅自接通电源或修理设备。8)、操作人员在水泵开启至运行稳定后,方可离开。9)、严禁频繁启动水泵。水泵运行中发生断轴故障、异常声响、轴承温度过高以及压力表、电流表的显示值过低或过高时应立即停机。10)、应至少半年检查、调整、更换水泵进出水闸阀填料一次。11)、应定期检修集水池水位标尺或液位计及其转换装置。备用泵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试运转。环境温度低于0时,必须放掉泵壳内的存水。12)、各操作班每小时巡视一次,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相关领导。4、厌氧池
12、UASB)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通常分为3个阶段:水解阶段、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水解酸化工艺通常将生化反应控制在厌氧反应的前两个阶段,即水解阶段和酸化阶段,这两个阶段主要是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转变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主要是低分子脂肪酸、单糖等),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4.1运行参数1)、停留时间:有效停留时间为16h。2)、进水系统:UASB有布水系统8套,废水自下而上通过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在反应器底部有一高浓度(污泥浓度可达6080g/L)、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水流上升流速为0.5m/h。3)、结构形式:形状为方形单池尺寸为3528
13、11=10780m3一套,共三套。4.2操作规程1)、对于UASB反应器,为了保持其处理的高效率,必须保持池内足够多的厌氧污泥,同时要使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尽量快地与厌氧污泥混合,增加厌氧污泥与进水有机物的接触面。2)、上升流速需要保证污泥不沉积,同时又不能使活性污泥流失。 3)、为了布水均匀与克服死区,UASB底部按多槽布水区设计,应多注意观察反应器内进水布水系统是否布水均匀。4)、UASB的布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为了保证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原则: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发生短路现象; 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 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
14、能加大进水量,减小回流使堵塞发生后很容易被清除。5)、每周在各取样管取样,测定污泥的浓度和观察厌氧菌的情况。6)、各操作班交接班时上池巡视一次,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相关领导。5、兼氧池兼氧池主要功能是对厌氧出水进行预曝气,形成缺氧段,除去水中的总氮。5.1运行参数 1)、单池设计尺寸:30185=2700m3,2)、有效深度H=4.5m,有效容积V有效=2430m33)、停留时间6h,气水比28:1。5.2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根据进水的水量和水质情况调整兼氧池的曝气量,使反消化顺利进行,使其能达到降低总氮的目的。 2)、各操作班交接班时上池巡视一次,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并汇报相关领导。6、好氧池好氧池(好氧池)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使水中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6.1运行参数好氧池主要运行参数类 别污泥负荷kg/(kgd)污泥浓度(g/L)泥龄(d)容积负荷kg/(m3d)污泥回流比(%)总处理效率(%)普通曝气(A2/O)0.20.41.52.55150.40.9257590951)、单池设计尺寸为29305=4350m32)、有效深度:4.5m,有效容积:V有效=3915m33)、停留时间10h,气水比28:16.2操作规程1)、多池并联运行时,按好氧池池组设置情况及运行方式,应调节各池进水
16、量,使各池均匀配水。2)、好氧池无论采用何种运行方式,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3)、根据好氧池氧的需要量,应调节鼓风机的风量。好氧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4mg/l。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5)、当好氧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他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6)、操作人员应经常排放曝气器空气管路中的存水,待放完后应立即关闭放水闸阀。7)、好氧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好氧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溢到走廊时,上池工
17、作应注意防滑。8)、好氧池中的曝气头达到使用年限后,要更换。9)、遇雨、雪天气,应及时清除池走道上的积水或冰雪。10)、风机及水、油冷却系统发生突然断电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风机不发生故障。11)、长期不使用的风机,应关闭进、出气闸阀和水冷却系统,将系统内存水放空。12)、各操作班每2小时上池巡视一次,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相关领导。7、初次沉淀池初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泥水分离,使水澄清和进行污泥浓缩,一般包括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斜管(板)沉淀池等。7.1运行参数1)、辐流式沉淀池:沉淀池运行参数沉淀池类型沉淀时间(h)
18、表面水力负荷m3/(m2h)每人每日污泥量(g/人.d)污泥含水率(%)固体负荷kg/(m2d) 初次沉淀池0.52.01.54.516369597二次沉淀池1.54.00.61.5123299.299.6150 2)直径30m,有效水深2.5m,停留时间2.5h7.2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根据调节各池进水量,使之均匀配水。2)、初次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初次沉淀池泥面高度确定。3)、初次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必须连续回流,各类回流泵均严禁频繁启动。4)、初次沉淀池刮泥机的排泥闸阀,应经常检查和调整,保持吸泥管路畅通。5)、非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上刮泥机。刮泥机设备长期
19、停置不用时,应将主梁两端加支墩。刮吸泥机的行走机构应定期检修。6)、根据好氧池的运行方式和工况,应相应调整回流污泥量。7)、各操作班每2小时巡视一次,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相关领导。8、折板絮凝池絮凝沉淀是颗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过程。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其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它们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速不断增加。8.1运行参数1)、深度处理采用絮凝沉淀工艺时,投药混和设施中G值(流速梯度)宜采用300s-1;2)、混合时间宜采用30120s;3)、絮凝时间为20min; 4)、混合流速为0.6m/s。5),设计尺寸为:
20、V=1046=240m3絮凝沉淀对污染物去除率项目处理效率(%)目标水质浊度506035SS4060510BOD53050510CODcr25353050TN515515TP40600.58.2操作规程1)、絮凝反应第一阶段是药剂的扩散及胶体的脱稳,这是一个极其迅速的过程,一般在1s内即可完成;第二阶段是颗粒之间的碰撞、凝聚。达到高效混凝反应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并使用性能优良的混凝剂及与其适配的水量。2)、絮凝设备应根据所采用的絮凝剂品种,使药剂与水进行急剧、充分混合,通常用时间与流速控制。3)、絮凝反应其作用是经过药剂与原水快速混合后形成的无数凝聚微粒在良好的化学和水利条件下,通过分子间的双
21、电层作用和接触架桥作用形成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矾花),以便进入沉淀池沉淀,这一过程是以流速渐减的方式进行。4)、絮凝的质量通常要用流速、流速梯度(或者湍流程度)、反应时间控制。具体根据化验室的小试情况(PH值)来控制加药。操作人员根据化验室数据调整在线PH计。5)、各操作班每小时巡视一次,观测PH值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相关领导。9、终沉池是处理工艺中最后一道去除浊度和其它污染物的工序,对整个系统处理效果起最终的把关作用,其运行工况直接影响出水水质。9.1运行参数终沉池为辐流式沉淀池,直径30m,有效水深2.5m,停留3h,表面负荷0.8m3/m2.h。9.2操作规程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厂 运营 工艺 管理 指导 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