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docx
《江苏省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20212021年征求意见稿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三年七月目 录一、前言1二、区域概况3一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开展状况3二环境状况5三相关规划要点6三、现状与形势7一工作进展7二现状问题9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92.土壤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103.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114.土壤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12三面临形势141.人均环境容量小,经济开展结构性矛盾突出142.土壤环境问题趋于复杂化,防控难度加大153.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艰巨15四、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与工作目标16一指导思想16二根本原那么16三工作目标17五、主要任务18一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
2、18二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19三强化被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控制21四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22五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22六、重点工程24一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划分工程24二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工程24三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24四土壤环境监管根底能力建设25七、实施效果分析25八、保障措施26一加强组织领导26二明确职责分工26三落实目标责任26四拓宽资金渠道27五加大科技创新28六实施考核评估28附表1 江苏省各市土壤监测能力29附表2 江苏省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名单29附表3 江苏省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产粮油大县清单30附表4 江苏省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
3、单30附表5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汇总表30附表6 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划分工程清单及实施方案表31附表7 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及实施方案表31附表8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及实施方案表32附表9 土壤环境监管根底能力建设工程及实施方案表34一、前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以解决饮用水不平安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35号提出,“重点治理农村土壤
4、和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强化土壤环境监管、“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兴旺省份,工业兴旺,城镇化水平高,开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占国土面积1.06%的江苏省创造了全国10.40%的GDP,GDP年增长率10.1%高于全国平均年增长率7.8%2.3%。在经济高速开展的同时,作为经济开展重要支撑的土壤环境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十二五时期2021-2021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
5、向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攻坚时期。江苏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说明,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未来一段时期,全省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开展的阶段,经济开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是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江苏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深刻认识土壤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以及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将土壤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
6、容之一,先后出台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开展新局面的决定?苏发20219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苏发202124号;?江苏省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方案?苏发202126号和?江苏省“十二五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苏政发20215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42号等一系列文件用于指导江苏省“十二五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217号,以下简称?通知?要
7、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负总责,要编制各自的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江苏省人民政府组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相关单位编制了?江苏省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在分析江苏省土壤环境保护形势的根底上,提出了近期2021-2021年土壤环境保护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全省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各部门履行土壤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二、区域概况一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开展状况江苏省,简称苏,位于中国大陆
8、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 11618 -12157北纬3046-3507之间,地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大陆海岸线长约1000公里,西连安徽,北接山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江苏省土地面积 10.26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地势最为低平的省区,绝大局部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占中国土地总面积 1.06%,列 24 位。境内地势平坦,平原辽阔,无崇山峻岭,而多名山巨泽,河港交叉,水网密布,海陆相临,湖泊众多。省境除北部边缘、西南边缘为丘陵山地,地势较高外,其余那么自北而南为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所共同组成的大平原。江苏省平原面积7.06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8.9;水域面积1.73万
9、平方公里,占 16.8;丘陵山地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14.3。位于连云港市郊的云台山玉女峰为江苏最顶峰,海拔 625 米。江苏省平原面积之多,水域比率之大,低山丘陵岗地面积之少,在中国各省区中均居首位。江苏分属长江、淮河、沂沭河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河网稠密,故有“水乡江苏之称,这有利于农业、水产养殖业和航运业的开展。江苏属暖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清楚,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梅雨的迟早和多少、台风雨的强弱对省境旱涝灾害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类长期耕垦下,地带性的棕壤、褐土、黄棕壤、红壤和非地带性的沼泽土、草甸土、盐碱土等大局部已改造成耕作土壤。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两大地质
10、构造单元华北准地台或称华北地台与扬子准地台的衔接部位,与黄海、东海两大构造盆地紧密相连,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全省基岩出露的面积约有1万平方公里。地层发育齐全,以海州泗阳断裂一线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属扬子地层区,北区属华北地层区。南、北两区的地层在白垩系以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白垩系到新生界期间,南北两区的地层差异已不明显。江苏处于亚热带向温暖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冬冷夏热,四季清楚,其中 1 月是全年最冷月,7 月是全年最热月,江苏省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 13-16。受东亚季风进退的影响,夏季降水集中,冬季降水稀少,春、秋季降水居中,雨量适中,年降雨量1000 毫米左右。全省气候具
11、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大致以淮河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清楚。江苏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辖11个市辖区、12个地级市共计4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22个县,县市中包含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其中苏南地区共4个地级市共计30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苏中地区共有3个地级市共计9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3个县;苏北地区共5个地级市共计16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19个县。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21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全省常住人口为7865 9903人。2021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到达540
12、58.2亿元,同比增长10.1%,位列全国省份第二。人均突破1万美元到达10887美元,位居全国省份第一。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转型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名列全国首位。产业结构调整提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效劳外包、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60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同时,效劳业开展水平也得以提升。全年效劳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达20686.6亿元,占GDP的比重到达42.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在全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上也有所表达。去年,全省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9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工业
1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随之提高21个百分点,达268.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保持了24%以上的增速增长。江苏省耕地面积500.8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9%和全国耕地面积的4.5%。平原、水面和低山丘陵分别占土地面积的69%、17%和14%。沿海滩涂面积65.3万公顷,占全国滩涂面积的25%。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674.5亿斤,比上年增12.9亿斤,全省农业科技奉献率62.3%,比全国平均高8个百分点。二环境状况 “十一五期间,在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的情况下,全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太湖湖体水质得到改善,蓝藻爆发频率、密度、规模明显下降,15条主要流入湖河流水质根本消除劣
14、V类;淮河流域水质达标率超过90%,南水北调干线水质根本到达国家要求。空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21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到达89.9%,苏南地区酸雨频率明显降低。“绿色江苏建设成效显著,十年来全省累计植树造林1660.5万亩,林木覆盖率到达21.6%,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城市绿地系统不断完善,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到达41.6%。积极开展生态修复,累计恢复湿地4.8万亩,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21个、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23个。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三相关规划要点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规划?提出了城镇开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开展与布局、自主创新
15、与创新型区域建设、根底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效劳、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等八个方面的开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并明确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该规划的规划期为2021-2021年,展望到2021年,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一核九带: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开展带的空间格局。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开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效劳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江苏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开展规划?提出江苏经济
16、社会开展的总体目标: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稳固全面小康成果根底上率先进入根本现代化,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生活,为2021年全省根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根底。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58万亿元2021年价,下同,年均增长10%左右,经济开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效劳业增加值比重到达48%左右,加快形成效劳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到达4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到达60%左右。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
17、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到达15%以上;人才奉献率到达43%;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提高到400件,专利开展水平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奉献率提高到60%以上。耕地保有量保持475万公顷;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到达7%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均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开展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化水平到达63%。沿海开发取得
18、重大突破,苏北地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大区域开展优势更加鲜明,形成区域协调开展新格局。?江苏省“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提出:到2021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重点流域水质加快好转,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根底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公众环境满意率不断提高,到达生态省建设序时进度,40%的市、县市到达国家生态市县考核要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三、现状与形势一工作进展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期间,各地
19、区环境保护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开展土壤根底调查、完善相关制度标准、强化污染源监管、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组织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十二五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根底。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组织完成江苏省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管体系框架。2006年,按照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开展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的部署: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开展了江苏省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全省共设置1566个普查点、83个背景点。对1147个重要区域13项无机指标和
20、四种有机物进行了监测,获得了江苏省土壤环境质量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按照每4平方千米的网格密度,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土壤地质环境的系统调查,共获取了24167个土样的54项指标的调查数据,通过调查,揭示了江苏省土壤环境生态质量状况。以上两项调查为江苏省综合决策和土壤环境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按照江苏省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工作部署,江苏省组织开展了土壤环境监管试点工作,探索制定土壤环境管理政策,建立污染土壤档案管理制度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测制度,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推动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探索开展土壤环境监管试点,组织实施局部土壤环境修复示
21、范工程。根据环保部要求,积极开展土壤环境监管试点工作,根据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土壤污染的不同特点,分别选择3个省辖市开展试点工作。常州市制定了?关于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实施监督的通知?,全面开展了污染场地调查,投资9000多万元,组织开展对常州农化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南通市将全市12个“菜篮子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监测纳入例行监测工作范围,共布设采样点112个。对三家企业原厂区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开展专项调查及污染风险评估,实施污染土壤清理和修复工程。徐州市开展了煤矿塌陷生态恢复工程试点。“十一五期间,指导各地开展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工作,共投资2.6亿元,完成26个示范工程。其中,中
22、央和省级财政共安排7314万元作为引导性资金予以支持。不断提升土壤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能力,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先后安排了一批土壤环境科研工程,研发土壤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中急需的技术。在常州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中荷土壤环境保护合作工程,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国外先进土壤环境保护的思想和理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推动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取得良好进展。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防治农田土壤污染。加强农村工业污染源防治,清理、搬迁散落在村庄附近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减轻农村土壤环境的污染。开展农业面源防治,省财政先后投入4.2亿元,全省耕地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00万亩以上,推广生物农药
23、9200万亩次。建成“三品种植基地面积达4473万亩,居全国领先水平。建设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200万平方米,环太湖流域建成生态农业圈。加强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12个,强化了土壤环境平安利用的监督管理,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产品的平安。二现状问题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江苏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局部地区存在污染现象。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无机指标为镍、镉、汞、钒、锰等,有机指标为多环芳烃、滴滴涕和酞酸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总体较轻,大局部区域土壤中金属元素检出浓度较低,但与“七五调查背景值相比,砷、镉、硒等元素在少数区域有累积并呈加重趋势。苏南、苏北、苏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近期 土壤环境 保护 综合治理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