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采集与整理PPT课件.ppt
《数据的采集与整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的采集与整理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学习要点学习要点 本章是实物操作的第一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本章是实物操作的第一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一、数据的直接来源包括:统计调查和科学试验。一、数据的直接来源包括:统计调查和科学试验。二、统计分组与汇总,编制变量分布数列。二、统计分组与汇总,编制变量分布数列。三、统计数据的显示。三、统计数据的显示。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采集统计数据的采集 图图2-12-1简明扼要地展示了数据的来源简明扼要地展示了数据的来源图图2-1 2-1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一、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一)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入图统
2、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入图2-22-2所示:所示:全面统计报表全面统计报表 调查调查 全面调查全面调查 普普 查查 范围范围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统统 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重点调查 计计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 调调 调查调查 连续(经常性)调查连续(经常性)调查 查查 时间时间 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 周期性调查周期性调查 形形 一次性调查一次性调查 式式 定期报表定期报表 普普 查查 组织组织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形式形式 专门调查专门调查 重点调查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图图 2-22-2 1.1.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制度 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上而下统一
3、布置,以一定的原始记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依据录为依据,按照统一表式、统一项目、统一报送时间和程序,自按照统一表式、统一项目、统一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调查组织方式。下而上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调查组织方式。它的特点是:它的特点是:(1 1)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原始记录。)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原始记录。(2 2)逐级上报和汇总。)逐级上报和汇总。(3 3)多为经常性调查。)多为经常性调查。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两种。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两种。2.2.普查普查 为了解某种事物在一定时点上的状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为了解某种事物在一定时点上的状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全面调查
4、其特点是:其特点是:(1 1)它是间断性调查,如逢)它是间断性调查,如逢“0 0”年份人口普查,逢年份人口普查,逢“3 3”年年份三产普查,逢份三产普查,逢“5 5”年份工业普查,逢年份工业普查,逢“7 7”年份农业普查等。年份农业普查等。主要用于采集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数据。主要用于采集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数据。组织形式:组织形式:(1 1)建立专门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对普查单位逐一登记。)建立专门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对普查单位逐一登记。如表如表2-12-1所示。所示。表表2-1 2-1 人口普查表人口普查表 本户本户 省市省市 县县 乡乡 村村 住址自治区市街道居委会居民小组(街巷住址自治区市街
5、道居委会居民小组(街巷 号)号)申报人普查员填报日期户主姓名申报人普查员填报日期户主姓名 (2 2)被调查单位依据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结合清库盘点,)被调查单位依据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结合清库盘点,自行填报调查表。如工业普查、三产普查、农业普查、统计单位自行填报调查表。如工业普查、三产普查、农业普查、统计单位普查和财产普查等等。普查和财产普查等等。姓姓名名与户与户主关主关系系性性别别年年龄龄民民族族常住人常住人口户口口户口登记状登记状况况文化文化程度程度行行业业职职业业不在不在业人业人口状口状况况婚姻婚姻状况状况生育子生育子女总数女总数和存活和存活子女总子女总数数上年上年生育生育状况状况1 1
6、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 3.3.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所获得的样根据所获得的样本数据估计总体相应数据本数据估计总体相应数据,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的统计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的统计方法。方法。它的特点是:它的特点是:(1 1)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2 2)用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数据。)用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数据。(3 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具有一定置信度。)抽样误差可以
7、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具有一定置信度。随机原则:随机原则:完全排除主观因素,每个单位机会均等,抽中与否全凭偶然。完全排除主观因素,每个单位机会均等,抽中与否全凭偶然。具体操作在第四章中详细介绍。具体操作在第四章中详细介绍。4.4.重点调查重点调查 它是对总体中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它是对总体中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取得反映总体基本数据的取得反映总体基本数据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重点单位:它是重点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小,他们的标重点单位:它是重点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小,他们的标志值之和占总体标志值总量的比重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志值之和占总体标志值总量的比重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农作物产量调查、
8、成交额调查、利税额调查等可颁发调查表进行农作物产量调查、成交额调查、利税额调查等可颁发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5.5.典型调查典型调查 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划点的基础上,有意识挑选具有代表性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划点的基础上,有意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有好典型与坏典型之分。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有好典型与坏典型之分。(二)采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操作方法(二)采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操作方法 是指从调查单位上取得统计数据的具体做法。是指从调查单位上取得统计数据的具体做法。1.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 调查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观察、计数、登记、检验等,取得第调查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观察、计数、登记、
9、检验等,取得第一手资料。一手资料。2.2.报告法报告法 被调查单位依据原始记录、核算资料、清查盘点,填报统计被调查单位依据原始记录、核算资料、清查盘点,填报统计数据。数据。3.3.访问法访问法 调查者通过口头、邮件、网络、报纸杂志等方式向被调查者调查者通过口头、邮件、网络、报纸杂志等方式向被调查者采集数据。采集数据。4.4.问卷法问卷法 利用统一设计的答卷向被调查者采集统计资料。利用统一设计的答卷向被调查者采集统计资料。(三)调查方案设计(三)调查方案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1.调查目的调查目的 指在调查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指在调查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0、采集什么资料。采集什么资料。2.2.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调查总体;调查单位指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调查总体;调查单位指在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在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3.3.调查单位和调查表调查单位和调查表 调查提纲是指根据调查目的所列示出的调查项目,主要是标调查提纲是指根据调查目的所列示出的调查项目,主要是标志、指标和指标体系。将调查项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表格中形成志、指标和指标体系。将调查项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表格中形成调查表。调查表。4.4.调查时间与期限调查时间与期限 调查时间是指资料所属时间;调查期限是指完成调
11、查工作所调查时间是指资料所属时间;调查期限是指完成调查工作所需时间。需时间。5.5.组织实施计划组织实施计划 指调查工作的行动部署与具体活动安排。主要包括领导机构指调查工作的行动部署与具体活动安排。主要包括领导机构建立、调查步骤、参调单位与人员、人员培训与试点、汇总整理建立、调查步骤、参调单位与人员、人员培训与试点、汇总整理办法、资料报送、经费开支和预算等等。办法、资料报送、经费开支和预算等等。(四)试验(四)试验 对客观现象的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统称为试验。对客观现象的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统称为试验。1.1.对照实验对照实验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试某被调查对象的数据,是在一次真实的设计一个实验来测试
12、某被调查对象的数据,是在一次真实的现场实验中逐步展开,在调查人员控制之下的活动过程,来获取现场实验中逐步展开,在调查人员控制之下的活动过程,来获取统计数据。统计数据。2.2.观察研究观察研究 设计一个调研人员控制之外的实验过程,而调研者只是把观设计一个调研人员控制之外的实验过程,而调研者只是把观察所发生的情况记录下来。察所发生的情况记录下来。3.3.促销实验促销实验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范围内,对某种新产品试销或赠送来摸对某种新产品试销或赠送来摸清用户的反映。清用户的反映。4.4.改革实验改革实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经验,经验不足,就需要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体制需要经验,经验不足,就需要通过建立实验区来获得有关数据,推动改革进程。过建立实验区来获得有关数据,推动改革进程。二、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二、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是指利用他人调查或试验所得的数据,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是指利用他人调查或试验所得的数据,也称次级调查。一般是通过案头作业方式来完成。目前,实施次也称次级调查。一般是通过案头作业方式来完成。目前,实施次级调查较好的部门有:交易市场调查、金融市场调查、海关统计级调查较好的部门有:交易市场调查、金融市场调查、海关统计调查、财税管理调查、工商城管统计调查等。调查、财税管理调查、工商城管统计调查等。具体渠道有:具体渠道有:(一)
14、查阅有关出版物(一)查阅有关出版物 (二)向政府统计结构或调查公司咨询(二)向政府统计结构或调查公司咨询 (三)网上查询(三)网上查询 本节小节本节小节 1.1.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以所包含的调查单位是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以所包含的调查单位是总体的全部还是部分为依据,而不是以最后得到的是否为全面资总体的全部还是部分为依据,而不是以最后得到的是否为全面资料为依据。因为有的非全面调查其目的仍然是获取总体数据,如,料为依据。因为有的非全面调查其目的仍然是获取总体数据,如,抽样调查。抽样调查。2.2.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的区别:是以调查数据的登记在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的区别:是
15、以调查数据的登记在时间上是否具有连续性为依据。经常性调查是指一段时期内的流时间上是否具有连续性为依据。经常性调查是指一段时期内的流量;一次性调查是指某时点上的存量。如表量;一次性调查是指某时点上的存量。如表2-12-1所示。所示。表表2-1 2-1 统计调查小结统计调查小结全面调查或全面调查或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连续调查或连续调查或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观察、凭观察、凭证、询问证、询问1.1.某市公共卫生设施调查某市公共卫生设施调查全面调查全面调查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 直接观察直接观察2.2.某厂技术人员居住条件调查某厂技术人员居住条件调查全面调查全面调查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 询问调查询问调查3
16、3.某厂产量计划完成情况月报某厂产量计划完成情况月报全面调查全面调查连续调查连续调查凭证调查凭证调查4.4.集贸市场成交价格调查集贸市场成交价格调查 (每月(每月2525日登记日登记)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 询问调查询问调查5.5.某市居民对服务行业的意见某市居民对服务行业的意见 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 询问调查询问调查6.6.商店销售额核算商店销售额核算全面调查全面调查连续调查连续调查凭证调查凭证调查7.7.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普查全面调查全面调查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 询问调查询问调查8.8.商店商品盘点商店商品盘点全面调查全面调查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
17、查 直接观察直接观察9.9.产品质量破坏性检验产品质量破坏性检验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不连续调查不连续调查 直接观察直接观察 3.3.重点、典型、抽样调查的区别:重点、典型、抽样调查的区别:三者都是非全面调查,它们的区别如表三者都是非全面调查,它们的区别如表2-22-2所示。所示。表表2-22-2 调查方式调查方式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调查单位调查单位重点调查重点调查了解被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了解被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不能推算总体相应数据。不能推算总体相应数据。它们的单位数比重小,但标它们的单位数比重小,但标志值比重大。志值比重大。典型调查典型调查了解典型事物特征规律近了解典型事物特征规律近似推算总体无法估
18、计误差似推算总体无法估计误差有意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有意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有好、坏典型之分型单位,有好、坏典型之分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相应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相应数据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数据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有大样本与小样本之分有大样本与小样本之分 4.4.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区别: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区别:二者区别如表二者区别如表2-32-3所示。所示。表表2-32-3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调查单位报告单位报告单位两者区别两者区别科研机构调查科研机构调查所有单位所有单位每个单位每个单位科研单位科研单位一致一致工业设备普查工
19、业设备普查所有设备所有设备每个设备每个设备工业企业工业企业不一致不一致进出口质检进出口质检所有商品所有商品每种商品每种商品质检部门质检部门不一致不一致项目投资调查项目投资调查全部项目全部项目每个项目每个项目投资单位投资单位不一致不一致居民收支调查居民收支调查全部居民全部居民每户居民每户居民每户居民每户居民一致一致国企效益调查国企效益调查所有国企所有国企每个国企每个国企每个国企每个国企一致一致食品价格调查食品价格调查所有商品所有商品每种食品每种食品每个商家每个商家不一致不一致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数据的整理 信息必然是数据,但数据未必是信息。信息是数据的一个子信息必然是数据,但数据未必
20、是信息。信息是数据的一个子集,只有经过加工整理的数据才能成为信息。本节具体介绍统计集,只有经过加工整理的数据才能成为信息。本节具体介绍统计数据的加工整理,使之生成统计信息的具体操作。数据的加工整理,使之生成统计信息的具体操作。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和内容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 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或科学试验所获得的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或科学试验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分类、汇总计算,或对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原始数据进行科学分类、汇总计算,或对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生成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与
21、数量关使之生成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的操作过程。系的操作过程。通过统计调查或科学试验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只能说明总体各通过统计调查或科学试验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只能说明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不能反映总体综合特征。因此,必须通过科学单位的具体情况,不能反映总体综合特征。因此,必须通过科学整理才能成为统计信息。整理才能成为统计信息。(二)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与步骤(二)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与步骤 1.1.设计整理方案设计整理方案 主要明确规定出统计分组的方法和要汇总的统计指标与指标主要明确规定出统计分组的方法和要汇总的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体系。2.2.数据审查数据审查 主要审核原始
22、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主要审核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3.数据分组数据分组 根据统计研究的要求,按照选定的分组标志,将审核后的原根据统计研究的要求,按照选定的分组标志,将审核后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始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4.4.数据汇总与计算数据汇总与计算 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汇总与计算的方法主要有手工汇总和计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汇总与计算的方法主要有手工汇总和计算机汇总。算机汇总。(1 1)手工汇总)手工汇总 用算盘或电子计算器作为工具进行汇总计算。主要方法有划用算盘或电子计算器作为工具进行汇总计算。主要方法有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和卡片法等。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和卡片法等。这里主要介
23、绍这里主要介绍划记法或过录法。划记法或过录法。划记法:在事先设计好的汇总表上用点、线或划划记法:在事先设计好的汇总表上用点、线或划“正正”字字的方法进行分组汇总计算并将结果填入正式统计表中。的方法进行分组汇总计算并将结果填入正式统计表中。过录法:把调查表中资料一一过录到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过录法:把调查表中资料一一过录到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然后进行汇总计算。然后进行汇总计算。(2 2)电脑汇总)电脑汇总 电脑汇总大体分为六个步骤:电脑汇总大体分为六个步骤:编程编程编码编码录入录入检查检查制表打印制表打印数据存储。可采用数据存储。可采用SASSAS软件。软件。5.5.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编制统计
24、表、绘制统计图。二、统计分组二、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的要求,按照选定的分组标志,将审核后的原根据统计研究的要求,按照选定的分组标志,将审核后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或分类。始数据进行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应遵循统计分组应遵循“相同者合并,不同者分开相同者合并,不同者分开”的原则,将相的原则,将相同性质的个体划在同一组内,不同性质的个体划入不同组内,组同性质的个体划在同一组内,不同性质的个体划入不同组内,组与组之间的性质是不同的。与组之间的性质是不同的。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明确以下三点: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明确以下三点:1.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统计分组的
25、对象是总体;2.2.应有分组标志;应有分组标志;3.3.对总体而言是对总体而言是“分分”,总体单位而言是,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合”。(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1.1.划分现象的类型;划分现象的类型;2.2.显示内部结构;显示内部结构;3.3.分析依存关系。分析依存关系。某企业职工情况某企业职工情况划分类型划分类型职称结构职称结构依存关系依存关系职称档次(级)职称档次(级)人数比重(人数比重(%)月薪收入(元)月薪收入(元)高级职称高级职称1.21.250005000中级职称中级职称14.514.530003000初级职称初级职称43.543.520002000无无 职职 称称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采集 整理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