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520.doc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5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520.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编制说明主编单位(签章):天津市龙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6月1日一、基本情况1、体系号(或体系外标准的签报号)2、主持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3、计划批次:1补助经费(万元):15万元4、标准级别:行业标准5、格式体例:工程建设水利行业标准6、修订(原标准号)/制定二、背景情况我国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每年洪涝发生灾害损失位居各类自然灾害首位。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对防洪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由水库、河道堤防、水闸枢纽、蓄滞洪区以及超标准洪水通道构成的防洪减灾体系,在历次大洪水中发挥了显著的减灾效果。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及各地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由于工程建设需要,许多非防洪设施建在了防洪区内,不仅影响了防洪区的正常运用,同时一旦发生洪水,设施自身安全也将受到影响。为了防止非防洪建设项目造成的防洪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利部逐步建立了洪水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各类建设项目在立项之前进行洪水影响评价分析,编写专题报告,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该项制度的建立,有效规范了非防洪项目的建设行为,保护了防洪工程的安全,减轻了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以及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从十几年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看,由于缺少规范,各类项目对洪水影响评价采用的方法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基础资料
3、边界条件、计算公式、影响因子筛选以及报告格式等,各行业、各地方均有差异,制约了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规范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行为,制订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三、工作过程1、意见汇总处理情况。包括未采纳意见是否得到与审查会议专家组负责人和提意见专家的理解和支持。无。2、重大争议问题及其处理情况无。3、项目工作机制及相关奖惩措施的落实情况(送审及报批阶段适用)四、主要变更情况1与上一阶段成果对比序号比较内容无变化原情况新情况变化原因及其依据1标准名称无2适用范围无4主要技术内容无5体例格式无6主编单位无7主要参编单位无8主编无9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洪水 影响 评价 报告 制导 SL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