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制度.doc
《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制度.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安全确保制度: 一明确使命:所有岗位制定使命。在岗人员必需以岗位使命为标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对安全工作有特别贡献的要奖励,对违反安全使命的要罚,建立健全安全奖罚制度。 二安全工作的重点在泳池内。救护员以岗位使命为标准定岗,游泳池水面安全分片到岗,安全责任落实到各救护岗位的具体救护员,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三建立游泳池开放安全工作管理例会制度。夏季开放期间天天召集有关人员专门就当天安全工作的状况开会,时间不在长短,主要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在专门的日记本上。此项工作由具体负责管理工作的领班人负责。 四建立安全
2、管理工作日记录制,具体项目有:领班工作日记录、救护岗位日记录、寄存岗位日记录、池水卫生日记录、水处理日记录、电器操着日记录,冬泳开放日记录。 五为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确保重点岗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救护人员、寄存人员、电工、水处理工、保洁员、守门员都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三、安全确保体系 一在游泳池各区域醒目的位置安放各种游泳规定警示牌、安全警 示牌、有关游泳制度标牌及公共设施标志牌,并向游泳者宣扬游泳常识和有关游泳安全知识及规定,提升游泳者自我保护意识。 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市游泳管理里办法规定,配备足量合格的专职救护员,并取得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救护证后,着装、持证上岗。 三现场救生器材齐
3、备,到位,放置符合要求。 四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配备专人负责,严格按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标准操作执行,做到使命清楚,要求办证上岗的岗位,全部办理相关证件。建立相应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五应急措施:配置现场处置稍微受伤的药箱和人员,遇紧急状况,采用就地抢救和联系120相结合的抢救措施。 六如有溺水事故发生,及时上报安办、文体局、派出所,同时上报主管行政部门及相关领导。 七确保游泳池水卫生,清澈见底,给游泳安全工作提供优良的环境。池水处理严格按有关标准消毒、净化,并取得到卫生监督机构检验合格。 四、监督制度: 一场所负责人应常常巡视游泳池开放管理工作,发生安全问题,应马上采用措施提出整改,并检查解决
4、结果,要记录在案。对各岗位有日记录的应经检查。 二全体管理人员在开放期间,对所有负责的岗位必需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安全问题马上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应向有关负责人汇报,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场所领导,所有这些程序都要有记录。 三严格按照有关岗位制度,执行领导,主管、区域负责人,岗位 责任人的逐层负责制。切实做好各自的安全责任工作。 制定单位: 卫生制度 一、领导按时检查,强化催促,搞好卫生管理工作。 二、泳池开放前,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游泳场所卫生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卫生许可相关手续后才开放。 三、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体检、培训,持有效健康证、上岗证上岗。 四、专职消毒人员天天按规定进行池水消
5、毒,净化,使池水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五、不销售含酒精和玻璃制瓶品的饮料及食品。 六、游泳池内外环境卫生做到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到人头,保持清洁卫生。 七、不出租游泳衣裤。 八、天天作好逐日记录,按月统计,已备检查。 九、天天向游泳者公示气温、水温、PH值、余氯量状况。 十、天天大扫除1次,对游泳每周应吸尘12次以上。 制定单位: 守门验票员岗位责任制度 一、遵守上下班制度,搞好区域内的卫生。 二、严格收票制度,做到既有礼貌又有原则。 三、收票后及时投入票箱内,严禁随地乱扔。 四、对酗酒者、痴呆者、精神患病者、显然皮肤病、孕妇等显然不宜游泳者,都要阻挡其入池;对残疾人、无大人带领的儿童,要劝
6、其不入池。 五、上班着装整洁,上岗不抽烟,不准赤膊上班,保持优良的服务形象。 六、对携带玻璃制品、易拉罐及易污染池水物品者,要及时有效制止其物品入池。 制定单位: 溺水急救处理制度 一、现场救生员及时发现溺水者,并救护其上岸。 二、救生员马上进行心肺功能复苏处理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同时通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 三、抢救工作应继续不断进行,直到溺水者生命体征恢复为止。 四、溺水者经现场急救或120急救医生抢救后,视状况再做进一步处理。 制定单位: 消毒制度 一、每日开放前,专职消毒员对池水进行消毒,使池水余氯量达到 0.3-0.5毫克/L。天天按时检测余氯至少四次,池水余氯达不到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泳 场所 安全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