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PPT课件.ppt
《教育走向生本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走向生本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走向生本Page Page 2 2教育走向生本新时代掀起的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我们为什么研究教育的改革,我们为什么研究教育的改革,是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是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过得更有意义。生本教育创始人从把学生看做被动的受者,转变到尊重学生,从把学生看做被动的受者,转变到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依靠学生,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即实行生本教育,这是人的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即实行生本教育,这是人的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郭思乐其人:郭思乐其人:郭思乐,教育专家,生本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 东省梅州市人。曾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苏联教育科学院
2、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 员会专家委员会特聘国家级专家,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教育 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郭思乐的主要教育专著郭思乐的主要教育专著n n教育走向生本教育走向生本n n教育激扬生命教育激扬生命再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论教育走向生本n n谛听教育的春天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笔(一)(一)生本教育实验简介生本教育实验简介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有整体改革实践。自19991999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始,后成为教育部重
3、点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 教育及教育均衡研究”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一、生本与生本教育实验简介一、生本与生本教育实验简介 历经十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体蓬勃发展,由最初的1515所 实验学校发展到现在近200200所,遍及广东、北京、湖北、贵州、辽 宁、江苏、江西、香港、澳门等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 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 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故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二)“生本”和“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以
4、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生本:生本:简单来说,生本教育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简单来说,生本教育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就整体来说,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就整体来说,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就原理来说,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原理来说,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操作来说,生本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就操作来说,生本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n n夸美纽斯在他的夸美纽斯
5、在他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中这样表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的劳苦,独具闲暇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快乐及坚实的进步。”n n“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所要实现的所要实现的,也正是这样也正是这样的理想。的理想。二、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应实现由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师本教育”向向“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向
6、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主张 l价值观: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l伦理观: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儿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儿童具有独立性。童具有独立性。l行为观: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更是教育资源。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1儿童观:起点非零儿童观:起点非零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全部凭借,具有
7、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2教师观:生命的牧者教师观:生命的牧者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的“纤夫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不见自我自我”,只有站在太阳的下面才能托起明天,只有站在太阳的下面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教师是儿童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的
8、的太阳。教师是儿童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生活,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生活,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识的“灵魂和线索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3教学观:教皈依学教学观:教皈依学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
9、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4基础观:发展悟感和情感基础观:发展悟感和情感生本教育提出,比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5评价观
10、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评价观: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为而不争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
11、的终端考试成绩。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6德育观:以儿童的美好生活为真正基础德育观:以儿童的美好生活为真正基础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
12、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郭教授关于郭教授关于“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一段精彩论述:的一段精彩论述:郭思乐教授说:郭思乐教授说:“生本教育就是来解放人,生本教育就是来解放人,一个人的思想很重要,思想可以改变事物,思想一个人的思想很重要,思想可以改变事物,思想可以改变教育。我们真正的改变是思想,而生本可以改变教育。我们真正的改变是思想,而生本教育是现代的思想,它的标志是教育是现代的思想,它的标志是是否促进了是否促进了人的解放。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极大地调动人的解放。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我们提倡把学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
13、产力。我们提倡把学习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放人习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放人之本能。我们长期以来是教人之本能,正确的方之本能。我们长期以来是教人之本能,正确的方法是依靠人之本能,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解决法是依靠人之本能,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根本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根本方法。”三、生本课堂的一般模式n n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四突出出”、“三转变三转变”和和“四个基本程序四个基本程序”。(一)四突出:n n1突出学生:突出
14、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n n2突出学习: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学习、质疑和探究。n n3突出合作: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n n4突出探究: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得知识,形成能力。(二)三转变:n
15、 n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n n2变变“听懂了听懂了”为为“学懂了学懂了”、“会学会学了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n n3变变“他律他律”为为“自律自律”,使学生获得,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三)四个基本程序:前前前前置置性学习性学习性学习性学习 (独学)(独学)(独学)(独学)小组交流小组交流(对学)(对学)(对学)(对学)班级汇报班级汇报(群学)(群学)(群学)(群学)延伸拓展延伸拓展1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指学生在前置性任务的帮
16、助下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独立学指学生在前置性任务的帮助下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独立学指学生在前置性任务的帮助下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独立学指学生在前置性任务的帮助下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独立学习习习习,不不不不要求要求要求要求对知识点面面俱到的识记,而是触及学习内容核心的对知识点面面俱到的识记,而是触及学习内容核心的对知识点面面俱到的识记,而是触及学习内容核心的对知识点面面俱到的识记,而是触及学习内容核心的提前切入和思考。此环节也称为提前切入和思考。此环节也称为提前切入和思考。此环节也称为提前切入和思考。此环节也称为“独学独学独学独学”。关于关于关于关于“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
17、业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n n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n n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n n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
18、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慧。慧。慧。n n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2小组交流,合作学习。n n4-64-6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
19、讨论。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要求组内成员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交流要求组内成员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交流要求组内成员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交流要求组内成员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交流和碰撞。任务有两个,一是意见一致的、容易的问和碰撞。任务有两个,一是意见一致的、容易的问和碰撞。任务有两个,一是意见一致的、容易的问和碰撞。任务有两个,一是意见一致的、容易的问题在小组内题在小组内题在小组内题在小组内“消化消化消化消化”,二是意见不同的、较难的问,二是意见不同的、较难的问,二是意见不同的、较难的问,二是意见不同的
20、较难的问题题题题“存疑存疑存疑存疑”,待下一步探究。这也是一个组内成员,待下一步探究。这也是一个组内成员,待下一步探究。这也是一个组内成员,待下一步探究。这也是一个组内成员互帮的过程。此环节也称为互帮的过程。此环节也称为互帮的过程。此环节也称为互帮的过程。此环节也称为“对学对学对学对学”。3班级汇报,全班展讲。n n汇报汇报交流形式比较灵活,人人参与。有小组交流形式比较灵活,人人参与。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生的思维进行碰
21、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此环节也可称为此环节也可称为“群学群学”。教师尽可能。教师尽可能“不不判断判断”、“不说教不说教”。4总结巩固,延伸拓展。n n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究。n n教师要明确:教师要明确:“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教他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教他们怎么学们怎么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汇报、质疑、讨论常规化汇报、质疑、讨论常规化”。(四)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1、以课标为基准,以教材为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课标为基准,以教材为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案一体设计进行教学案
22、一体设计(即前置性作业即前置性作业)。2、选择承担研究任务并主讲的学生小组,必要时先培训主讲、选择承担研究任务并主讲的学生小组,必要时先培训主讲学生。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又不能捆绑住教师的手脚,教学生。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又不能捆绑住教师的手脚,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时刻牢记在心,要做好了一个帮助者、引导者。师的主导作用要时刻牢记在心,要做好了一个帮助者、引导者。3、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或提出的问题、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或提出的问题,找到相应解决方案。对找到相应解决方案。对于生成性的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这不但是学生也是教师再学于生成性的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这不但是学生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习的过程。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走向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