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ppt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数 学学 课课 程程 标标 准准 解解 读读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十大核心词十大核心词”的实践研究的实践研究曹培英曹培英引言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2011年版)年版)最大的改变:最大的改变:“双基双基”“四基四基”“六个核心词六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四基:四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本活动经验 十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
2、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一、数感一、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计等方面的感悟。计等方面的感悟。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
3、量关系。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 数感培养实践的误区数感培养实践的误区数感培养实践的误区数感培养实践的误区 过于依赖量,过于特殊的量过于依赖量,过于特殊的量过于依赖量,过于特殊的量过于依赖量,过于特殊的量 30600,30060,30006三万零六百三万零六百 三万零六十三万零六十 三万零六三万零六30000060003000006000 三十亿三十亿三十亿三十亿零零六千六千六千六千67896789由由由由()()()()个千,个千,个千,个千,()()()()个百,个百,个百,个百,()()()(
4、)个十和个十和个十和个十和()()()()个一组成个一组成个一组成个一组成.6789=6789=()()()()10001000()()()()100100()()()()1010()()()()967896789读作读作读作读作()()()()千千千千 ()()()()百百百百 ()()()()十十十十 ()()()();8769 98 87 76 6读出读出数感!数感!一、数感一、数感1.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个个十十百百千千一、数感一、数感水深水深 60米米20 米米水深水深 20米米海平面海平面0米米 甲湖甲湖 乙湖乙湖1.1.1.1.看看看看图图写数。写数。
5、写数。写数。(数概念直数概念直数概念直数概念直观观化的化的化的化的练习练习)()()()()()()()()()()()()2.2.2.2.你知道全校做早操,操场上有多少人吗你知道全校做早操,操场上有多少人吗你知道全校做早操,操场上有多少人吗你知道全校做早操,操场上有多少人吗?大约大约大约大约1000100010001000人人人人,想一想想一想想一想想一想,(),(),(),()个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个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个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个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约一万人约一万人约一万人约一万人.(数概念生活化的练习)(数概念生活化的练习)(数概念生活化的练习)(数概念生
6、活化的练习)3.3.3.3.读一读,填一填读一读,填一填读一读,填一填读一读,填一填.(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如前面的填空练习如前面的填空练习如前面的填空练习如前面的填空练习 甲湖水面高度记作甲湖水面高度记作甲湖水面高度记作甲湖水面高度记作0 0 0 0米,甲湖水底高度记作米,甲湖水底高度记作米,甲湖水底高度记作米,甲湖水底高度记作()()()()米;乙湖是堰米;乙湖是堰米;乙湖是堰米;乙湖是堰塞湖,水底高度记作塞湖,水底高度记作塞湖,水底高度记作塞湖,水底高度记作()()()()米,水面高度记作米,水面高度记作米,水面高度记作米
7、水面高度记作()()()()米。米。米。米。-20-20-20-20+20+20+20+20+80+80+80+802.2.2.2.在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在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在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在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0.150.150.150.153 3 3 3?0.150.150.150.15 3 3 3 3 0.45 0.45 0.45 0.451 11 1一、数感一、数感小时行小时行小时行小时行6 6 6 6公里,公里,公里,公里,1 1 1 1小时行?小时行?小时行?小时行?1 1 1 1小时行小时
8、行小时行小时行2/32/32/32/3小时行小时行小时行小时行6 6 6 6kmkm 即即即即3 3份中的份中的份中的份中的2 2份是份是份是份是6 6先求先求先求先求1 1份是多少份是多少份是多少份是多少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小学数学历来重视数感培养,从小学数学历来重视数感培养,从小学数学历来重视数感培养,从小学数学历来重视数感培养,从“自发自发自发自发”走向了走向了走向了走向了“自觉自觉自觉自觉”一、数感一、数感3.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数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数感7215721510801080(米)(米)(米)(米)1
9、0801080超过超过超过超过20002000的一半,这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的一半,这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的一半,这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的一半,这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理,
10、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二、符号意识二、符号意识 怎样让学生亲近
11、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二、符号意识二、符号意识例如:运算符号例如:运算符号例如:运算符号例如:运算符号 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二、符号意识二、符号意识例如:运算符号例如:运算符号例如:运算符号例如:运算符号又如:关系符号又如:关系符号又如:关系符号又如:关系符号 “再也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线段更确切的相等再也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线段更确切的相等再也
12、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线段更确切的相等再也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线段更确切的相等符号了符号了符号了符号了”列科尔德列科尔德列科尔德列科尔德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可见:数学符号如同可见:数学符号如同可见:数学符号如同可见:数学符号如同“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符号符号符号符号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任何教学艺术、任何语言
13、描绘,都相形见绌!任何教学艺术、任何语言描绘,都相形见绌!任何教学艺术、任何语言描绘,都相形见绌!任何教学艺术、任何语言描绘,都相形见绌!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其次是让学生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其次是让学生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其次是让学生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其次是让学生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你想一个整数,把它乘你想一个整数,把它乘你想一个整数,把它乘你想一个整数,把它乘2 2
14、 2 2加加加加7 7 7 7,再把结果乘,再把结果乘,再把结果乘,再把结果乘3 3 3 3减减减减21212121。告。告。告。告诉我计算结果,我立即能判断出你想的整数是多少?诉我计算结果,我立即能判断出你想的整数是多少?诉我计算结果,我立即能判断出你想的整数是多少?诉我计算结果,我立即能判断出你想的整数是多少?设:所想的数为设:所想的数为设:所想的数为设:所想的数为x x,则(则(则(则(2 2 2 2x x7)7)7)7)3 3 3 321212121 6 6 6 6x x2121212121212121 6 6 6 6x二、符号意识二、符号意识(a+b)c=ac+bc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
15、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依据
16、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三、空间观念三、空间观念实际物体实际物体实际物体实际物体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特征特征描述描述空间知觉空间知觉空间知觉空间知觉(表象的基础)(表象的基础)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空间观念(表象的形成)(表象的形成)空间想象空间想象空间想象空间想象(表象的改造)(表象的改造)三种水平既递进发展,又交错共存三种水平既递进发展,又交错共存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
17、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三、空间观念三、空间观念实物指认实物指认图形指认图形指认剖面指认剖面指认例如:指认圆柱高例如:指认圆柱高例如:指认圆柱高例如:指认圆柱高三、空
18、间观念三、空间观念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 (1)(1)(1)(1)从感知强成份到感知弱成份从感知强成份到感知弱成份从感知强成份到感知弱成份从感知强成份到感知弱成份 强弱具有相对性强弱具有相对性强弱具有相对性强弱具有相对性,特殊性特殊性特殊性特殊性 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分;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分;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分;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分;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分。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分。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分。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分。三、空间观念三、空间观念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2)(2)(2)(2)从认识
19、单一要素到认识要素关系从认识单一要素到认识要素关系从认识单一要素到认识要素关系从认识单一要素到认识要素关系(3)(3)(3)(3)从熟悉标准图形到熟悉变式图形从熟悉标准图形到熟悉变式图形从熟悉标准图形到熟悉变式图形从熟悉标准图形到熟悉变式图形 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长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长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长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长3.83.8分米,分米,分米,分米,宽宽宽宽2 2分米,容积是分米,容积是分米,容积是分米,容积是34.234.2立方分米。小胖立方分米。小胖立方分米。小胖立方分米。小胖想用它来装一件长想用它来装一件长想用它来装一件长想用它来装一件长3.53.5分米,宽分米,
20、宽分米,宽分米,宽1.91.9分米分米分米分米,高高高高4.84.8分米的礼物分米的礼物分米的礼物分米的礼物,是否装得下?是否装得下?是否装得下?是否装得下?三、空间观念三、空间观念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4)(4)(4)(4)从直观辨认图形到语言描述特征从直观辨认图形到语言描述特征 如:识别梯形如:识别梯形说出梯形特征说出梯形特征(5)(5)(5)(5)从使用日常语言到使用几何语言从使用日常语言到使用几何语言从使用日常语言到使用几何语言从使用日常语言到使用几何语言 如:底面如:底面如:底面如:底面横截面横截面横截面横截面(6)(6)(6)(6)从形成二维空间
21、观念到三维空间观念从形成二维空间观念到三维空间观念从形成二维空间观念到三维空间观念从形成二维空间观念到三维空间观念 三、空间观念三、空间观念(1 1)观察:有序观察,选择对象,变换角度)观察:有序观察,选择对象,变换角度(2 2)操作:学会画图,动手操作,自我释疑)操作:学会画图,动手操作,自我释疑(3 3)变式:变化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大小)变式:变化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大小(4 4)辨析:同中见异,异中求同,精确分化)辨析:同中见异,异中求同,精确分化(5 5)结合:形象与语言结合,数与形结合)结合:形象与语言结合,数与形结合怎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怎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几何直观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课程 标准 解读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