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五” 会展业发展规划.docx
《“ 十五五” 会展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十五五” 会展业发展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会展业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制造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型科创中心、链接国内国际市场的全球支点城市中心、具有一流治理水平的高品质生活中心”的关键时期。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具有很强的经济集聚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和城市品牌效应,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做大做强会展业对于区实现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2、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一、现实基础“十四五”期间,区会展业发展以“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会展强区,国际知名会展目的地”为目标,紧紧把握G20峰会历史机遇,发挥“前亚运”效应,依托以国际博览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会展场馆,积极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项目,招引落户会展龙头企业,奠定了会展业主承载区的重要地位。(一)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2016年G20峰会成功举办后,会展业发展跃上新台阶。2019年区举办展览106个,较2016年增长730.4%;举办各类会议10375场,较2016年增长46.3%,年均增长率13.5%,其中千人以上会议236场。2025年新冠肺炎疫情
3、暴发,会展业遭受严重冲击,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抢抓先机,主动按下“重启键”,全年举办会议2743场,举办展览46个,展览面积61万平方米,展会单体面积在1.32万平方米以上。表120162025年区会展项目数量年度会议数量(场)展览数量(个)展览面积(万11f)201670921323201780466213220189035802002019103751061912025274346612 .品牌质量实现新突破。五年来,通过不断地引进、培育、扶持等方式,着力举办品牌会展和国际会展项目。一是加快引进国际项目。依托国际博览中心,积极引入国际会展项目,先后举办8场ICCA认证国际会议和3个UFl认
4、证展览,引进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丝路国际联盟大会、首届中非民营经济合作高峰论坛等大型国际会议。二是会展与产业深度融合。区发挥产业优势,进一步深化会展业与产业的融合,有效促进新兴经济发展,举办了世界健康大会、新原力论坛、“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全球闪存峰会等活动,促进了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三是培育扶持一批本土特色会展项目。举办了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万物生长大会、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暨未来交通大会,显著提升了会展的影响力。3 .行业发展打通新链路。加快构建会展全产业链,促进产业链服务水平的提升,2025年钱江世纪城会展产业集聚区在册会展企业达到26家,基本形成了包括策划设计、组
5、织运营、广告代理、展陈工程、设备租赁、物流运输等组成的较为完整的会展产业生态。会展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博览中心作为国内唯一通过ICCA、IAEE.AIPC.UFI.UIA五套国际标准认证的专业场馆,成为全国“第六代会展场馆”建设的标杆,中通服慧展科技公司等企业在做大做强线下展览展示业务基础上,积极培育云智展等智能业务,开发线上展览展示平台。4 .政策发力营造新环境。G20峰会成功举办后,区规划先行,谋篇布局。2017年出台了市区会展业发展规划(2017-2030)和市区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全面开启会展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为区新时期会展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
6、前进方向。同年出台了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发布了市区会展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和市区会展活动补助办法(试行)等文件,通过设立会展业发展扶持资金,重点扶持招大引强、品牌培育、设施提升、人才培育及国内外品牌会展项目引进和会展企业落户,有效提升会展业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水平。(二)发展短板“十四五”期间区会展业发展成果显著,但与国内一流会展强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1 .会展规模及规格须进一步提升。会展业的发展始于2016年的G20峰会,会展培育期短,项目整体规模偏小,缺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行业引领地位的会展项目,品牌会展集聚不多。2 .会展企业竞争力须进一步增强。
7、会展企业数量不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多数企业业务单一,多元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匮乏,业务开拓能力亟待提升。3 .场馆承载力须进一步扩容。国际博览中心作为全市最大的会展场馆,室内展览面积仅9万平方米,且分布在多个楼层,制约了大型展览的承接;展馆周边公共交通配套、商业服务及生活配套设施尚在建设完善中。4 .国际化程度须进一步提高。区对国际会展项目、国际知名大型会展企业及国际会展组织等的吸引力不足,2019年在举办的38场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会议中,只有3场落户。表2区与国内其他会展强区展览规模一览表城市(区)主要场馆展览场馆室内面积(万m2)2019举办
8、展览数量(个)2019举办展览面积(万m2)上海市青浦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5094569广州市海珠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保利世贸博览馆、广州国际采购(展览)中心、南丰国际会展中心、灵感创新展馆522431042北京市朝阳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国家会议中心、全国农业展览馆12197289市区国际博览中心、新农都会展中心11.51O6191(三)发展环境1 .发展机遇(1)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机遇。从国内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新基建、新消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态势,为发展会展产业赋予了更丰富的题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9、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区域性经济循环进一步强化,中国在全球疫情蔓延中表现出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实力,对跨国公司和国际会展龙头企业形成强大吸引力,为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有效推进长三角发展成为国际最大会展城市群,有利于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用好长三角会展城市资源,承接上海等中心城市会展辐射溢出效应,为在更广阔范围内促进产业优质要素流动和集聚创造了合作发展机遇。(3)自贸区片区区块建设带来的机遇。自贸试验区建
10、设辐射带动“全域自贸”的新格局,将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优化、开放性经济体系建立,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法治环境改善、金融机制创新、税收优惠、高端人才出入境等方面为会展业发展带来一系列利好,极大提升会展对国内外产业界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为会展业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好的政策环境。(4)筹备和举办亚运会带来的机遇。区借势亚运筹备举办,大力实施“亚运兴城”行动,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强化国际枢纽功能,汇集全球优势资源,为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和环境支撑,为争取更多国际会议和展览、国际组织落户,打造国际知名会展目的地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5)数字化改革带来的机遇。区正全力
11、打造“产业数字化第一区”,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圈集聚,赋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数字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更新更丰富的题材和广阔市场,同时为会展业创新升级提供了换道超车的契机。2 .面临挑战(1)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国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加之疫情导致世界经济总体增长速度严重趋缓,全球性产业链供应链流转不畅,给会展业国际化带来严峻挑战,企业参会参展意愿下滑,会展业增长乏力。(2)国内城市会展资源竞争的挑战。全国各地大力发展会展业,场馆建设和品牌培育发展迅速,各大城市和一些具
12、有较强实力的地级城市都相继出台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加大了对优质品牌会展资源的争夺力度;上海等会展业发达城市“虹吸效应”导致国内外优质产业资源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省内宁波等城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建设大型会展设施,给区申办和创办高端大型会展项目带来巨大挑战。(3)疫情防控常态化导致的挑战。新冠疫情世界性持续蔓延,对会展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境外会展和出境办展业务基本停滞。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会展企业项目锐减、人才流失,加上部分会展转为线上,对以传统线下会展业务为主的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会展企业生存面临严峻考验。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13、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特色化、国际化、数智化、生态化发展方向,抢抓亚运机遇,放大亚运效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点,以打造产业会展平台和会展品牌为着力点,加快会展设施建设,健全会展服务功能,优化会展发展环境,持续扩大会展经济规模,将会展业打造成为现代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努力建成中国最具活力的会展强区和国际知名会展目的地,为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提供会展力量。(二)发展导向市场化。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基础、需求为导向、政府有效监管与服务相融合的会展业发展格局,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及相关行业标准上的引导作用,大力
14、推进政府主导型会展逐步市场化运作。特色化。依托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打造以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会展品牌和以湘湖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会展品牌,提升会展在国内外的辨识度,与长三角其他区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国际化。将品牌国际化提升作为区会展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强国际知名品牌会展项目引进,培育发展新型品牌会展,以品牌增强会展粘性,扩大品牌会展国际宣传、国际输出力度。数智化。充分发挥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优势,积极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会展业,建设新型数字场馆,推进会展业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生态化。坚持“低碳、节约、环保、安全”的发展理念,注重资源整合
15、与循环利用,积极提高会展场馆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生态化水平,理顺会展产业链上下游要素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至2030年,区会展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展会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场馆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办展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会展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效应进一步显现,建设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会展强区和国际知名会展目的地。1 .展会数量进一步提升(1)恢复增长期(2026-2023年)。到2023年,会展业直接营业收入达到17亿元,会展业拉动相关产业收入达到153亿元。当年举办展览110个,展览总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举办规模会议IlOOO场,其中国际性
16、会议440场。(2)快速提升期(2024-2030年)。到2030年,会展业直接营业收入达到25亿元,会展业拉动相关产业收入达到225亿元。当年举办展览150个,展览总面积达到250万平方米。举办规模会议13000场,其中国际性会议520场。2 .品牌会展进一步引育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会展项目,到2030年,力争在萧举办的品牌会议项目达到5场,品牌展览项目达到2个。“十五五”期间,累计举办国际展览业协会(UFl)认证的展览5个,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认定的国际会议15场。3 .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国际博览中心二期、大会展中心等重大展馆建设项目,实现基础设施量和
17、质的提升。到2023年,净展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会展中心(一期)建成运营;到2024年,净展面积6万平方米的国际博览中心(二期)建成运营;到2030年,净展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会展中心(二期)建成运营,全区展馆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4 .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引进、组建、提升相结合,到2030年,形成会展配套服务功能齐全的完整产业链,努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实力型展览企业,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境外会展企业及分支机构;建设钱江世纪城会展产业集聚区,初步实现会展服务功能齐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强的产业生态圈。5 .平台效应进一步显现积极运用“会展+”的理念,提升内涵、拓展外延,充分发挥会展活动
18、对加快要素流动、人才集聚、信息交流的平台作用,以及展示发展成果、城市面貌的窗口作用,提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高端人才汇聚,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表3区会展“十五五”发展主要目标类别指标内容2O19年2023年2025年会展规模展览数量(个)1O6110150展览总面积(万Irf)191200250举办规模会议(场)103751100013000举办国际会议(场)440520UFI认证展览(个)15ICCA评定的国际会议(场)315经济会展业直接营业收112效益入(亿元)6.675会展业拉动相关产业收入(亿元)149153225(四)空间布局按照全域会展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两极引领、多点支撑
19、的会展产业空间,形成“核心引领、集约发展、错位布局、全域推进”的会展新格局。“两极”。一是以国际博览中心及周边会议型酒店为核心主体,依托钱江世纪城的金融、总部、科技三大主导产业和体育、会展、音乐内容三大特色产业集聚优势,以举办国家级、区域性大型国际会议、高峰论坛和高精特展览、大型文化演艺、体育赛事活动为主,打造兼具商贸、科技、旅游、演艺、体育赛事等功能的会展总部区域和会展企业集聚群。二是依托大会展中心,建设会展新城,发挥“大空港+大会展”的叠加优势,以举办临空产业国际会展和超大型制造业会展为主,打造全国重要的临空会展基地和对外开放平台,长三角地区配套齐全的新一代大型会展综合体;带动临空经济、
20、跨境商贸、文化旅游、智慧城市等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建成商贸、商务功能齐全的现代服务产业发达的会展新城。“多点:依托太虚湖假日酒店、开元森泊度假酒店、宝盛水博园大酒店等会议型酒店,重点举办以文化、运动、养生等为主题的活动,推动会展与旅游的联动发展,形成会奖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依托会议中心、开元名都大酒店、雷迪森粕丽大饭店、英冠索菲特酒店等会议设施,重点举办各类学术会议、行业交流会议等活动,提供一站式会展服务;依托瓜沥文体中心、新农都会展中心等会展设施,充分利用临空优势,举办各类设备类、消费类展览和文化体育活动,发展特色会展产业集群,多点合力推进会展新格局。三、发展举措(一)打造产业会展矩阵,激发经济
21、发展新活力以产业会展作为区会展业发展的根基和主攻方向,创新“产业+会展+载体+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会展整合市场资源的开放平台作用,围绕重点发展产业,打造若干个有影响力的会展活动,围绕产业细分领域,举办专业性强的展览及论坛峰会,形成产业会展矩阵,提升规模效应和行业引领效应。1 .打造新制造产业会展矩阵,助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示范区。重点提升国际智慧产业交通博览会,打造成为率先建成交通强省和区打造新制造中心的标志性展会。发挥产业优势,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在化纤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增材制造、智能装备等产业,创办细分行业展会和论坛,做精做专做强。2 .打造数字经济产业会展矩阵,助力建设产业数字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五” 会展业发展规划 十五 会展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