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docx
《党课: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党课: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2025年3月IO日)2024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以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二C)年到二C)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C)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什么是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予以明确清晰地回应解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一、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一)实践方面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拜金
3、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出现这种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十年前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弱化,一些同志的思想认识不够清晰。有人说,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只要把经济建设搞好就行了,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真正做起来就放到一边去了,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有的同志甚至认为,随着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形态工作应该越来越少谈、越来越少做,存在着不想抓、不敢抓、不会抓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
4、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
5、误。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努力,我们在文化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点,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自尊心空前增强,对伟大祖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二)理论方面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
6、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要以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
7、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要求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的繁荣兴盛,要求文明更新、文明进步、文明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段话把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的繁荣兴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二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前提条件、基础条件、必要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提出中华文明发展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要求重塑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从古代历史上看,我们有辉煌灿
8、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在传统社会,我们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道德古国、文明古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默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秉持的是“近者悦,远者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我们不依靠武力征服,而是依靠提升自己的文化吸引力和道德感召力,来提高自己的世界影响力。“中华民族”不是一个血缘种族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文明共同体,我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对宇宙和人生的看法。从近代历史上看,虽然传统社会兴旺发达,但是近代以来我们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西方
9、坚船利炮、工业文明的强势冲击下,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针对“国家蒙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针对“人民蒙难”问题,我们实现了人民的解放,今天我们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文明蒙尘”问题,我们要让中华文明重新焕发荣光、再造辉煌,这就要求我们要重塑文化自信。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巩固文化主体性,担负起自身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责任,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创造的主动能动精神。在当今的文化强国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10、就是要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命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我们必须在文化建设上急起直追,迎头赶上,推进文明的发展进步,在文明复兴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要铸就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丰富、充实、发展、完善中国人的精神,提升中国人的精神境界,振奋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心智的健全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是整个中国社会全面的根本性的变迁,这一社会变迁要求相应的文明转型和文明更新。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
11、的;乡土社会的特点是熟人社会。绝大多数中国人从生下来就一直住在同一个地方,面对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处理的都是自己的家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靠伦理,对待不同的辈分,有不同的交往方式。现代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萍水相逢,这就需要形成一套适应现代文明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我们从传统社会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就要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进入工商文明、从传统的乡土文明进入城市文明、从传统的宗法伦理社会进入法治社会,人们的思想认识、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也要进行相应地调整改变。(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
12、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既要物质富足,又要精神富有。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中国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可以说已经得到了满足,而现在,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的是美好生活,也就是精神上的满足。演艺市场、文旅市场的火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一步,我们要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人的一生都在寻求身心的安顿,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心灵如果得不到慰藉,则会始终处于漂泊不定的状态。今天的文化建设,一个重
13、要任务是让中国人心安,只有心安,人才会安稳,生活才安稳,社会才能够安稳。文化建设,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制度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人的现代化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要大力培养人民的文明素养、文明意识、文明观念,建立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公序良俗。(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新形势新挑战信息技术条件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变革,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人类社会诸多挑战。比如,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制作和传播新闻的门槛降低了,人人都可通过手机发布消息,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文生图、文生视频都可以实现了,每个人都有成为导演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辨别信息的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 不断发展 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建设 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