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急性伤病防控处置预案.docx
《中小学学生急性伤病防控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学生急性伤病防控处置预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学生急性伤病防控处置预案一、预防措施1 .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建立学生健康监测制度,落实每日晨检、午检(班主任检查学生体温、精神状态),发现发热(体温237.3C)、腹泻、皮疹等异常及时登记。实行“缺课追踪制”:学生因病缺课,班主任当天联系家长,记录病因(如“急性肠胃炎”“摔倒扭伤”),可疑传染病立即报告校医。明确责任分工:校长统筹,校医负责健康指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为一线观察责任人,后勤部门保障急救物资(如绷带、冰袋、体温计)充足。2 .加强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每学期开展2次“急救知识课”,教会学生识别常见急性伤病症状(如中暑表现为头晕、恶心,低血糖表现为手抖、冒冷汗)。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
2、普及“自我保护常识”:如运动前热身防拉伤,鼻出血时前倾低头按压鼻翼,不随意服用他人药物。组织应急演练(每学期1次),模拟烫伤、扭伤、异物卡喉等场景,让学生掌握基本自救方法(如烫伤冲冷水、扭伤先冰敷)。3 .加强校内日常巡视和护导课间巡视:班主任、科任教师轮流在教室、走廊、操场值班,重点关注追逐打闹学生(易发生碰撞受伤)、独自静坐学生(可能身体不适)。特殊时段护导:体育课、实验课、课外活动时,教师全程在场,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器材(如避免手持剪刀奔跑,化学实验戴手套)。校医巡查:每日到各班级观察学生状态,重点关注既往有过敏史、哮喘史的学生,发现异常提前介入。二、处置措施1 .及时发现与初步处理教师发
3、现学生出现异常(如脸色苍白、趴在桌上、频繁呕吐),立即走到学生身边,轻声询问:“哪里不舒服?有没有摔倒/吃错东西?”初步判断病情:轻微不适(如普通感冒、轻微擦伤):带至校医室,由校医检查处理(如退烧贴降温、消毒包扎),班主任联系家长告知情况。不明原因或较严重症状(如抽搐、呼吸困难、大量出血):10分钟内报告校医和教导处,同时保持学生安静,避免随意移动(如怀疑骨折,不强行搀扶)。2 .严重情况紧急送医若学生出现休克(意识模糊、手脚冰凉)、昏厥、持续腹泻、大出血(如外伤流血不止)、疑似骨折等,教师立即通知校医,5分钟内用校内急救箱做初步处理(如压迫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护送前往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 学生 急性 伤病 处置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