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
2、价值与特点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化的平台和高地。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
3、一是建立现代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幸福产业链模式。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五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使区域社会整体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运营模式之中。3. 区别现有城镇发
4、展,创新利用地区空间。一是与城市及城镇相比,更多考虑人的尺度、创新服务和“三生融合”,突显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特色。二是与工业园区相比,更关注产业生态链、文化生态链和科技产品生态链及全球商品的文化价值链的打造,并将这四个生态链视为营造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所需的重要要素。三是与现有行政管理区域相比,特色小镇是一个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产业与生活、创业与创新、生态与文化整体发展的空间载体,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特定区域空间。二、江苏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 规划积极,管理缺位。据调查,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较多停留在一般政策要求和
5、号召上,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与具体引导管理依然缺失。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镇标准既缺乏具体性、地方性、操作性和唯一性,也缺乏与江苏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个别地方的小镇规划建设更多地表现为地方要素的“拉郞配”现象,缺乏建设性的创新思考。2. 产业离散,高精不足。特色小镇的建设更多强调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经济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创新,如“云技术”“金融产业”“智慧产业”“特色小镇+互联网+传统产业”等新型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跨界发展和综合发展。而据现有规划资料分析,江苏一些城市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旅游型”、“文化创意类型”占比较高,即使有些高新技术产业概念,也存在产业集聚度低、特色城镇能级低、社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色 小镇 建设 存在 问题 对策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