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课程全册教案.docx
《解剖学基础课程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学基础课程全册教案.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解剖学基础教案【课的类型】理论【课次】1【时数】2【授课教师】XX【课题】绪论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授课班级】XX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作用和意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并且对细胞有初步认识。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尊重、敬畏和爱护标本,珍惜学习机会。(使学生感受到大体老师的伟大和无私,珍惜学习机会,并学会感恩。培养学生成为向善的人,尊重爱护我们的无语良师,把人文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教学重难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基本术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三讲授新课绪论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定义: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
2、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解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加深,并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分类:按研究手段不同,解剖学可分为巨视解剖学、微观解剖学巨视解剖学:主要用肉眼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微观解剖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等。二、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第二,为医学生学习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
3、的基础。三、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 .局部与整体互相制约2 .形态结构与功能互相影响3 .人体的功能活动是矛盾统一的4 .人体的结构是发展变化的四、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五.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人体各部或结构的位置关系,为了正确描述,避免误解,便于学术交流,国际解剖学会统一规定了有关标准术语。(一)人体解剖学姿势是指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的直立姿势。描述任何结构、分析人体运动均应以人体解剖学姿势为标准。(二)人体的基本切面解剖学规定,人体有3个互相垂直的基本切面。1 .冠状面:于左右方向垂直,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曾称为额状面。2 .矢状面
4、于前后方向垂直,将人体分为左右两不同的切面。其中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两部分的,称为正中矢状面。3 .水平面:横切直立人体与地平面平行的切面。(三)人体的基本轴1 .冠状轴:呈左右方向平行于地面,与矢状面互相垂直的轴。2 .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平行于地面,与冠状面互相垂直的轴。3 .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垂直于地面的轴。(四)人体的方位术语1 .上和下:靠近头顶的称为上;靠近足底的称为下。2 .前和后:靠近腹面的称为前;靠近背面的称为后。3 .内侧和外侧:靠近正中矢状面的称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的称为外侧。4 .内和夕卜: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接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5 .近侧和远侧
5、常用于四肢,距肢体根部近的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远的为远侧。8,浅和深:以体表作为参考体,距体表近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第一节细胞细胞(CelI):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发育等生命现象基本实现梦想,以后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奉献一分力量。教学重难点:上皮组织的类型、特点及分布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三讲授新课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细胞群体结构,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二、根据组织结构和功能,将人体的组织归纳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第二节上皮组织一、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特殊上皮(感觉上皮、生殖
6、上皮)二、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1、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2、上皮细胞呈极性(游离面、基底面)3、上皮组织无血管4、相邻细胞间常形成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三、被覆上皮(一)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二、腺上皮和腺(一)定义: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体:以腺上皮为主要结构构成的器官(二)分类: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干管部白L外分泌腺V分泌部(腺泡)粘液性腺泡-1腺内分泌腺激素。思政内容: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不同的细胞功能不同,某种细胞出现了问题,人体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同理,我们每个人就像人体中不同的细胞
7、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积极上进,国家就会健康发展;若有人不遵纪守法,甚至反党反社会主义,国家就会不稳定,甚至出现动乱或亡国。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参考书及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模型。解剖学基础教案【课的类型】实验【课次】3【时数】2【授课教师】XX【课题】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构造【授课班级】XX教学目标:通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及观察组织切片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三讲授新课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一)显微镜的使用及使用规则1、显微镜的构造2、显微镜的使用规则(1)拿显微镜时,必须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握住镜座,避免脱落。(2)使用前
8、的检查和准备,用前必须检查零件有无缺损,粗细准焦螺旋是否松紧适宜,镜头有无污物,推进器是否灵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3)对光:将显微镜放置座位左侧,打开光圈,上升聚光器,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接物镜正下方,从侧方目视,调粗准焦螺旋上升载物台使其与物镜相距O.5cm,然后移左眼到接目镜,使光线反射入聚光器,达整个视野最明亮。(4)放置标本低倍镜观察:认出切片正反面,将正面朝上放于载物台上用片夹固定好,使用推进器使有组织的部分对准物镜中心,左眼回到目镜,调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动作缓慢,仔细观察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物象为止,利用推进器前后左右推动标本以全面观察组织的一般结构。(5)转换高倍镜:对某个需要
9、详细观察其结构的部分必须在低倍镜下找到并调清晰后,移至视野中心,转换高倍镜头,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晰物象。(6)用完后处理:转动转换器,取走切片。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参考书及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模型。解剖学基础教案【课的类型】理论+实验【课次】4【时数】2【授课教师】XX【课题】第一章基本组织第三节结缔组织(一)【授课班级】XX教学目标:1、掌握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2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组织和成分的形态结构、功能3、掌握软骨的分类和软骨的结构特点和分布4、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分类。思政目标:培养学生时刻关爱身边亲人,懂得感恩父母长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激发
10、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激发学生奋斗、造福人类的精神追求。教学重难点:结缔组织的分类及结构特点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三讲授新课第三节结缔组织概述1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2、特点(与上皮组织的比较)(1)细胞少(但细胞种类多),细胞间质少(2)无极性,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故称内环境组织(3)有丰富的血管(血液,软骨组织除外)一、固有结缔组织分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1、特点:间质中基质多,纤维少细胞种类多分布广2、结构(1)细胞(2)细胞间质(二)致密结缔组织细胞少,细胞间质多,基质少,纤维多(三)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组成(四)网状
11、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五)软骨组织与软骨1、结构:(1)细胞:软骨细胞(2)间质:基质2、软骨分类(1)透明软骨:半透明,含少量胶原纤维(2)弹性软骨:含大量弹性纤维(3)纤维软骨:含大量胶原纤维(六)骨组织与骨、1、结构(1)细胞:骨细胞,呈扁椭圆形的星形细胞,有许多突起(2)间质:(骨质)基质:凝胶状(固态)纤维:含大量胶原纤维2、骨密质与骨松质的结构均为骨组织构成,二者区别在于骨板的排列形式不同,位置不同,骨密质:三种骨板排列方式骨松质:位于骨的内部构成思政内容:在讲授骨组织时,介绍人到中年,尤其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骨量丢失加速,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大概率上会造成骨质疏松。
12、40岁以上人群在常规体检中筛查骨密度,做到对骨质疏松的早诊断早治疗。在讲软骨组织时,介绍曹谊林教授运用组织工程技术与先进的3D打印技术,为5名患有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孩子“再造”了漂亮的耳朵,经过最长两年半的随访,再造耳生理形态基本与正常的耳朵一样。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参考书及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模型。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参考书及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模型。解剖学基础教案【课的类型】理论+实验【课次】5【时数】2【授课教师】XX【课题】第一章基本组织第三节结缔组织(二)【授课班级】XX教学目标:1,掌握血液的组成,有形成分的分类2 .掌握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功能和正常值3 .了解血细胞的发生思政目标:
13、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使学生明白献血不仅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责任。教学重难点: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和功能。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三讲授新课第三节结缔组织血液是一种红色液体,由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组成,正常成人约50。OML,占体重的7%细胞间质:血浆,为淡黄色的液体,含水(90%),及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酣,激素,无机盐,糖,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人血浆中去除纤维蛋白原后,所形成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血清(基质)。(二)有形成分男性:4.65.5IO12ZL(450万550万/5)、VL红细胞J女性:3.S4,51WL(35。万T50万/mm3).IHB:男性2Qg-1.5Q
14、gL(12-15gl00ml1、种类及正常值Y、女性:wg13QgLIgi3g1。Om1)白细胞4000-l0000Anm3血小板:1。3。XlRL(I。万3。万/m向A2、形态结构(1)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周边厚,中央薄,直径约7.5Um胞质内含有大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结合与运输02和C02的功能。一般认为,红细胞数少于300万个/mm3,血红蛋白低于10g100ml的,称为贫血。网织红细胞:它占成人血中红细胞总数约0.5-1.5%,新生儿血可达到3-6%。经特殊染色可见它的胞浆内有颗粒或细网状结构,这是残留的核糖体。(2)白细胞(WBC)根据胞浆中有无特殊颗粒,可将白细胞
15、分为无粒白细胞和有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有粒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L)呈圆形,大小不等,直径6-16UrT1。细胞核圆形,占细胞的大部,一侧常常有凹痕,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染成深蓝色。胞浆少,染成天蓝色,分为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四类,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单核细胞:(M)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Um。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形态多样,染色浅。胞浆较多,染成浅蓝色,含散在的嗜天青颗粒,这种颗粒是一种溶酶体,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1-5天后穿过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即分化成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能力,参与免疫应答。中
16、性粒细胞(N):是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细胞呈球形,直径1072UrT1。核呈杆状或分叶状,一般分2-5叶,核叶之间有细丝相连。胞浆内,含有许多细小、分布均匀的淡紫红色的颗粒。电镜下,颗粒为数量较少的嗜天青颗粒及数量较多的特殊颗粒两种。特殊颗粒内含有碱性磷酸酶、吞噬素和溶菌酶等。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变性坏死成为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细胞呈球形,直径1274UrT1。胞核多为2叶,呈八字形,胞浆内颗粒粗大,分布均匀,染成桔红色。颗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及组胺酶等。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灭活组织胺,减轻过敏反应。当
17、机体患过敏性疾病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殓性粒细胞:(B)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少的细胞。细胞呈球形,直径1072Um。胞核呈S形或不规则状,胞浆中含有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紫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骨骼肌三联体。二、心肌组织分布:心脏、大血管的根部。结构:由心肌纤维组成,短圆柱状,有横纹。两个细胞间的连接处有很明显呈阶梯状的特殊横纹,称为闰盘。功能特点:心肌能自动节律性的收缩,收缩时间较长。不出现强直性收缩,不受意识支配。三、平滑肌组成:由平滑肌纤维组成。排列整齐规则,不呈横纹。分布:内脏器官和血管壁内,称为内脏肌。特点:平滑肌收缩缓慢,能持久,不受意识支配,它的伸展
18、性较好,对化学物质也很敏感。第五节神经组织组成: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分布:遍布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一、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并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一)神经元的结构:胞体、胞突1 .胞体形态:有球形、锥体形、梨形、星形等。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1)细胞质:具有尼氏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它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结构。2 .突起:根据胞突的形状和功能可分为树突和轴突(1)树突:呈树枝状,分枝多,主干较短。功能:具有接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入胞体。(2)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细而长。功能:是将胞体传来的神
19、经冲动,经轴突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以支配其生理活动.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参考书及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模型。解剖学基础教案【课的类型】理论+实验【课次】7【时数】2【授课教师】XX【课题】第一章基本组织神经组织(二)【授课班级】XX教学目标:1、掌握突触的概念、结构和功能2、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各类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3、熟悉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概念和分类。思政目标: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论,强调学生在学习神经系统知识时要具备客观、严谨、批判性的思维,不断拓宽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同时,思政教育也关注学生对神经系统与人类健康及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有-个深刻的认识
20、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突触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三讲授新课(二)神经元的分类1 .按胞突的数目可分为三种:(1)假单极神经元(2)双极神经元(3)多极神经元2 .按功能可分为:(1)感觉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3)联合神经元(三)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或其他部位相接触,其接触点称突触,用于传递信息的结构。二、神经胶质细胞三、神经纤维1 .有髓神经纤维:在神经元的突起与神经元之间包有一层节段性的髓鞘而构成。髓鞘:由神经胶质细胞的胞膜形成。主要含髓磷脂和蛋白质具有绝缘作用。2 .无髓神经纤维:在神经元的突起与神经膜之间
21、没有明显的髓鞘,如植物神经多属于此种神经纤维。四、神经末梢1、感觉神经末梢2、运动神经末梢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参考书及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模型解剖学基础教案【课的类型】实验【课次】8【时数】2【授课教师】XX【课题】基本组织实验【授课班级】XX教学目标:1、掌握血细胞、平滑肌纤维、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2、熟悉被覆上皮、疏松结缔组织、心肌纤维结构特点教学重难点:各组织光学显微镜下特点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三讲授新课基本组织实验1、单层柱状上皮(空肠切片、HE染色)肉眼观察:表面染成蓝紫色的部分为粘膜。低倍镜观察:皱裳表面的指状突起为绒毛,其表面是一层单层柱状上皮高倍镜观察:柱状细胞的核靠
22、近基底部,游离面有淡红色的薄层纹状缘,杯形细胞散在于柱状细胞之间2、血涂片(瑞特染色)肉眼观察:血液被染成粉红色薄膜,选择薄而均匀的部分镜下观察。低倍镜观察:可见大量圆形无核的红细胞,染成淡红色,中央较周边着色浅。高倍镜观察:中性粒细胞核25叶,有细丝相连,胞质内含细小而均匀的嗜酸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较少,不要单独寻找。单核细胞体积最大,核呈肾形或者不规则形,胞质灰蓝色,淋巴细胞质较少,核圆而染色深。3、平滑肌(小肠切片,HE染色)肉眼观察:肠壁靠近光滑而染成深红色的部分为平滑肌。低倍镜观察:可见平滑肌分纵横肌层高倍镜观察:胞体较小,纵切面平滑肌纤维呈长梭状,交错排列,杆状核位于中央,横切面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剖学 基础 课程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