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PPT课件.ppt
《生态农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第十章第十章 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农业及持续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原理与技术,并能将其原理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教学重点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国外替代农业产生的背景、形式、定义、基本技术、基本原理、评价及发展趋势,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内涵、产生的背景、特点、主要技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理、我国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趋势、几个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教学难点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内涵、产生的背景、特点、主要技术、生态农业模式及应用。教学方法课堂
2、教学,以农业形态的演变为主线而展开。教学内容 第十章第十章 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1农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2国外替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国外替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3中国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1 1 农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农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一、一、农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农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二、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三、三、现代农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一、农业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一)、原始农业 利用自然力自发进行物质生产,主要供给自己(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初级农业形式。1.1.主要形式:刀耕火种(slash and burnslash
3、 and burn),又称转移农业(shifting agricultureshifting agriculture)、轮歇栽或撩荒制。2.2.特 点:人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干预少,土壤营养平衡完全依靠自然恢复,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水平都很低。19571957年,联合国估计全世界还有两亿人从事原始农业。(二)、传统农业1 1、概念与形式 是以自给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固定农业。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未实现现代化,基本上仍属于传统固定农业。分两类:三 圃 制:以庄园为单位分林、牧、耕地三部分,定 期轮换,逐渐演变为草田轮作制。存在于 西欧。有机农业:又称东方农业,以中国的传统固定农业为 代表,最早出现于前汉时期
4、2、东方传统农业的特点与主要措施特 点:精耕细作,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 结合,地力常新,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 自己生活的目的。主要措施:精耕细作,利用连作、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多熟种植充分利用土地,和太阳能;采用粮豆轮作、粮肥轮作和施用粪肥等实现养地,维护地力常新;以人力、畜力为动力,农牧结合,很少使用商业能。(三)、现代农业1 1、主要形式与特点主要形式:机械化集约农业(mechanized intensive mechanized intensive agriculture agriculture)和石油农业。主要特点:运用发达的工业能力,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
5、的工业辅助能。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及商品生产率都大大提高。2020世纪202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6060年代,占世界耕地40%40%、人口20%20%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农业阶段,显著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美国玉米生产每公顷所需人工有19451945年的12001200个减至19751975年的1212个,同时产量也由2t/hm2t/hm2 2提高至8t/hm8t/hm2 2。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8080年代,其粮食
6、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五分之三。(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2020世纪6060年代开展了一场“绿色革命”,在大幅度提高作物生产力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推广新品种矮杆小麦、矮杆水稻、杂交水稻;增施化肥、农药,发展水利。农业单产、总产大幅度提高。解决1818个国家、占世界总人口56%56%的人的粮食问题。中国和印度是实施“绿色革命”的典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是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解决了饥谨难题。从2020世纪初到8080年代,世界人口增长了2 2倍,而同时世界谷物总产增长了2.32.3倍,农业总产值增加了2.42.4倍。三、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一)石油农业的
7、问题化石能源的大量的消耗从19501950年的0.360.36亿吨增加到19851985年的2.62.6亿吨石油当量。石油储量的不断下降,价格不断上涨,依靠化石能源的现代农业根本无法长期维持。据估计,若世界6060亿人均采用美国的食物生产技术和膳食水平,则目前世界全部的化石能源只能维持3030年。造成资源、环境破坏及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水体的富养化、食品含毒等问题;土壤结构恶化,系统内部有机质和养分的亏缺;病虫害加重,害虫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和种内异质性减低,系统的内部的调控能力;国外有学者尖锐的指出:石油农业不管产量有多高,经济效果有多好,实际上都是在大灾难前拾到的一点好处。(二)发展中国家
8、农业的问题由于人口的压力,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造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化肥、农药的投入不断增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2 2 国外替代农业(国外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lternative agricultureagriculture)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论和实践一、一、自然农业自然农业二、二、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三、三、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四四、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一、自然农业(Naturalfaming)日本福冈正延受中国道教“无为而治”思想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主张:农业应与自然合作,而不是改造自然。主要技术:不翻耕,依靠植
9、物根系,土壤微生物疏松土壤;不施化肥,靠绿肥、秸杆、动物粪肥提高地力;不中耕,不用除草剂;不用化学农药,让自然平衡机制控制病虫害。实施效果:无污染,田间用工减少,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提高,水稻产量4927-5824kg/hm,与当地传统方法栽培水稻产量水平相当。二、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有机农业或称生物农业(Bioagriculture)有机农业的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罗德尔提出的。19451945年,他出版了堆肥农业与园艺一书。他从土壤生物学的肥力概念出发,论证了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害处和有机肥在培养地力上的优越性能。针对集约农业弊病,受中国传统农业启发,本世纪初由英、
10、美农学家总结向西方推广。指导思想:土壤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通过供给有机物 可改良土壤,保持养分平衡,不施或少施人工合成物质。(一)有机农业的定义19801980年,美国农业部一个调查小组给有机农业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有机农业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它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依靠轮作、作物秸杆、家畜粪尿、绿肥、外来的有机废弃物、机械中耕、含有无机养分的矿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给作物养分,防治病虫杂草危害”(二)有机农业核心技术:轮作制。轮作中保持绿肥、豆科作物、覆盖作物等的覆盖面积;耕作方法。用凿型耙和圆盘耙浅耕,不犁翻土壤;维
11、持土壤肥力。利用生物固N、轮作、秸杆、厩肥等保持土壤肥力和耕性;控制病虫害。主要采用非化学的方法。利用耕作、栽培、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三)有机农作制的主要内容:(1 1)实行有机农业的农场虽然规模大小不等,但都是生产水平和经营水平较高的,所以有机农场不是过去的小农经营或传统农业的农民经营;(2 2)个别有机农场在特殊情况下施用少量化肥或农药;(3 3)所有的有机农场都使用农业机械,因为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短缺,离开农业机械是不能耕作的,这也表明有机农业不是恢复手工劳动的传统农业;(4 4)有机农业在耕作制度上,注意采用轮作和种植豆科作物,注意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注意适时中耕锄草,注意水土保持措
12、施;(5 5)有机农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农业生产费用较高,加之要多种作物轮作,特别是种植产量较低的豆科作物面积较大,所以有机农场的经济效益比一般农场要低。(四)有机农业实施效果产量稍低,一般比常规农场低5-10%,干旱年份产量持平或稍高,总收入低17%左右。生产成本下降,工业辅助能投入减少,由于控制水土流失和污染的成本显著下降。综合起来,纯收入稍低,低4%。节约能源,具有较好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作用。(五)有机农业的发展三、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1971年由美国土壤学家提出。生态农业: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标在于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及审
13、美方面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一)生态农业主要措施:用、养地作物轮作,增施粪肥,采用生物防治;放牧地混种牧草,混合放养,发展小型畜禽养殖;尽量利用各种再生资源和劳畜力;发展小型工业、手工业,自行加工农副产品。保护动、植物资源等。西方生态农业强调低投入,未摆脱自给自足的小农羁绊,同时,也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水平极高、农产品大量过剩的基础上,与中国的生态农业追求高的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投入效率是有明显区别的。四、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agriculture)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希望以此作为替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由于可持续农业吸取现代农业和自
14、然农业的优缺点,既强调粮食安全和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资源和环境保护,因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一出现就倍受瞩目,许多国际组织、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护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的产量,保障食物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一)可持续农业概念与含义概念: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求。含义:强调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益作为换取当今发展的代价;要求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生态上健康,经济上有
15、活力,社会上能够接受。(二)可持续农作制度的主要技术途径(美国)(二)可持续农作制度的主要技术途径(美国)(1)作物轮作(2)休闲轮种(3)作物残茬覆盖少免耕法(4)覆盖作物扦入轮作(5)病虫害综合防治(IPM),利用生物覆盖、轮作倒茬、发展适益于天敌的牧草、种子包衣处理、抗病虫品种等多种系统综合应用,达到减少农药,保护环境的目的,已在果树、蔬菜生产系统中得到较大发展。(6)转基因品种开发(7)农牧结合(8)农艺农机结合,开发适应于新型农作制的机具。(9)网络化技术与精确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的信息化、网络化、自控化是近年美国农作物制度的新趋势。五、替代农业的共同主张在哲理上提倡返朴归真,与自然和
16、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在技术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场(户)内闭合式物质循环,排斥农外投入。这一思潮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推动,在学术界一度成为时尚。玛雅农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玛雅农场的前身是一个面粉厂。经营者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畜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随着农场的发展,他们又找到一块24公顷的丘陵地,扩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农业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