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完整版.doc
《管线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完整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适用范围 2二、施工准备 22.1技术准备 22.2仪器设备 32.3作业条件 3三、施工工艺 33.1工艺流程 33.2操作工艺 43.2.1.测量桩位交接: 43.2.2.桩位复测: 43.2.3.控制网测设 43.2.4.管线开挖测量 53.2.5.管线基础测量: 63.2.6.管线安装测量: 63.2.7.回填过程测量: 73.2.8.竣工测量 7四、质量标准 74.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74.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74.3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8五、成品保护 8六、应注意的问题 8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9管线工程施工测量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明挖法输水管线工程施工测量二
2、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熟悉设计文件,明确设计意图及要求。2.1.2 进行现场踏勘,了解作业现场情况。2.1.3 依据建设单位提交的各种平面、 高程控制点资料, 制定具体工程测量 技术方案,并经审批。2.1.4 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定线条件、 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 做好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内业搜集、计算、复核工作2.2仪器设备221主要测量设备:全站仪:测角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5mm+5ppmD。经纬仪:不低于J6;水准仪:不低于S3。222辅助工具和材料1.水准尺、钢尺、盒尺、大锤、水泥钉、小钉、木桩、白灰、混凝土标桩、 标志牌、红漆。2.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经
3、有资质的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合格。2.3作业条件2.3.1给定的测量平面控制点不得少于 3个,高程控制点不得少于2个2.3.2具有施工设计图纸及测量有关的设计变更。2.3.3施工测量人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2.3.4已核对管线平面位置和高程与设计相符。三、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测量桩位交接桩位复测控制网测设3.2操作工艺3.2.1. 测量桩位交接:测量桩位交接由建设单位主持在现场由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施工单位由测量主管人员负责接 桩。依照资料在现场指认移交。交接桩时,各桩位应完整稳固,交接桩测 量资料必须齐全,现场标桩应与书面资料要吻合。如与相邻施工段相接时, 应在相邻施工段多交
4、接一个平面控制点和一个调和控制点,接桩后应做好 护桩工作,同时做好标识便于寻找。3.2.2. 桩位复测:接桩后,应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内业校核及外业复测。平面控制点复测 采用附合导线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控制点复测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或三角高 程测量方法。复测的技术要求不应低于原来控制桩的测量精度等级。如发 现问题,应及时与业主及交桩单位研究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 师或业主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323.控制网测设a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管线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方法采用附合导线方法。b高程控制网布设形式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方法,高程控制点每200m左右布设一点, .施丁期间
5、应定期复测。c控制网测量 选点、埋石加密控制点应选在距沟槽边20m-50m点位应通视良好、便于施测和长期保 存。控制点应埋设混凝土桩或现浇混凝土,中心预埋 6钢筋作为中心点, 钢筋中设十字中心线。 外业观测控制网测设应符合国家控制测量相应等级及相关要求。 内业作业计算所用全部外业资料与起算数据,应经两人独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各级控制点的计算,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平差法或近似平差方法。平差时,使用程序必须可靠,对输入数据进行校对,输出数据应满足相 应精度要求。324管线开挖测量 开挖前测量:沟槽开挖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中线定位,采用 极坐标方法测放管线中线桩时,应在起点、终点、平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线 工程 测量 施工 方案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