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化学元素周期表.doc
《精选化学元素周期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化学元素周期表.doc(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元素周期表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2、元素名称氢元素符号H原子序数1相对原子质量(12C = 12.0000)1.00797英文名称Hydrogen原子结构原子半径/:0.79 原子体积/cm3/mol: 14.4 共价半径/:0.32 电子构型: 1s1 离子半径/: 0.012 氧化态: 电子模型发现1766年, 在英国伦敦, 由 H. Cavendish 发现。 来源在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主要和氧结合,以水的形式存在与自然界,也存在于矿井、油和汽井之中。用途用于生产氨、乙醇、氯化氢、溴化氢、植物油和不饱和烃的氢化,火箭燃料,低温学研究等。有两个同位素:氘(D)和氚(T)。物理性质状态:无味、无色、无臭、极易燃烧的气体。 熔
3、点():-258.975 沸 点(): -252.732 密度(g/L/273K,1atm): 0.0899 自燃点/:500比 热/J/gK :14.304 蒸发热/KJ/mol : 0.44936 熔化热/KJ/mol: 0.05868 闪点/:253导电率: 导热系数:0.001815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水素”。氢是由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在1766年发现,称之为可燃空气,并证明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证明氢是一种单质并命名。氢在地壳中的丰度很高,按原子组成占15.4%,但重量仅占1%。在宇宙中,氢是最丰富的元素。在地球上氢主要
4、以化和态存在于水和有机物中。有三种同位素:氕、氘、氚。 氢在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气体分子由双原子组成;熔点-259.14C,沸点-252.8C,临界温度33.19K,临界压力12.98大气压,气体密度0.0899克/升;水溶解度21.4厘米/千克水(0C),稍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氢比较不活泼,但可用合适的催化剂使之活化。在高温下,氢是高度活泼的。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几乎所有的元素都能与氢生成化合物。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通常称为某化氢,如卤化氢、硫化氢等;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称为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氢化钙等。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未来的能源。元素名称氦元素符号He原子序数2相对原子质量
5、12C = 12.0000)4.002602 英文名称Helium原子结构原子半径/:0.49 原子体积/cm3/mol: 共价半径/:0.93 电子构型: 1s2 离子半径/: 氧化态: 0电子模型发现Norman Lockyer 和 Edward Frankland 在1868年的一次日食期间, 从太阳光谱中观测到。来源在宇宙中,氦是仅次于氢的第二个最丰富的元素。用途用于深海潜水,超低温研究,核能系统的冷却剂。物理性质状态:轻的无臭、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 熔 点():-272.05 沸 点(): -268.785 密度(g/L/273K,26atm):0.1785 比 热/J/gK :
6、5.193 蒸发热/KJ/mol : 熔化热/KJ/mol: 5.23 导电率: 导热系数/W/cmK :0.00152 氦,原子序数2,原子量4.002602,为稀有气体的一种。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太阳”。1868年有人利用分光镜观察太阳表面,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并认为是属于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故名氦。后有人用无机酸处理沥青铀矿时得到一种不活泼气体,1895年英国科学家拉姆赛用光谱证明就是氦。以后又陆续从其他矿石、空气和天然气中发现了氦。氦在地壳中的含量极少,在整个宇宙中按质量计占23%,仅次于氢。氦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005%。氦有两种天然同位素:氦3、氦4,自然界中存在的氦
7、基本上全是氦4。 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272.2C(25个大气压),沸点-268.9C;密度0.1785克/升,临界温度-267.8C,临界压力2.26大气压;水中溶解度8.61厘米/千克水。氦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液态氦在温度下降至2.18K时,性质发生突变,成为一种超流体,能沿容器壁向上流动,热传导性为铜的800倍,并变成超导体;其比热容、表面张力、压缩性都是反常的。氦是最不活泼的元素,基本上不形成什么化合物。氦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和超低温冷冻剂等等。元素名称锂元素符号Li原子序数3相对原子质量(12C = 12.0000)6
8、941 英文名称Lithium原子结构原子半径/:2.05 原子体积/cm3/mol: 13.1 共价半径/:1.23 电子构型: 1s2 2s1 离子半径/: 0.76 氧化态: 电子模型发现1817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由 J.A. Arfvedson 发现。来源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等,可由电解氯化锂溶液而制得。用途用于电池、玻璃、陶瓷、润滑剂、传热介质、火箭驱动剂、vitamin A 的合成等方面。物理性质状态:软的银白色金属,是最轻的金属。 熔 点():180.7 沸 点():1342 密度(g/CC,300K):0.534 比 热/J/gK :3.6 蒸发热/KJ/mol : 14
9、5.92 熔化热/KJ/mol:3 导电率106/cm :0.108 导热系数W/cmK: 0.847 锂,原子序数3,原子量6.941,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石头”。1817年由瑞典科学家阿弗韦聪在分析透锂长石矿时发现。自然界中主要的锂矿物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磷铝石等。在人和动物机体、土壤和矿泉水、可可粉、烟叶、海藻中都能找到锂。天然锂有两种同位素:锂6和锂7。 金属锂为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熔点为180.54C,沸点1342C,密度0.534克/厘米,硬度0.6。金属锂可溶于液氨。锂与其它碱金属不同,在室温下与水反应比较慢,但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锂
10、晶体。锂的弱酸盐都难溶于水。在碱金属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锂易溶于有机溶剂。锂的挥发性盐的火焰呈深红色,可用此来鉴定锂。锂很容易与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业中可用做脱氧剂。锂也可以做铅基合金和铍、镁、铝等轻质合金的成分。锂在原子能工业中有重要用途。元素名称铍元素符号Be原子序数4相对原子质量(12C = 12.0000)9.012182 英文名称Beryllium原子结构原子半径/:1.4 原子体积/cm3/mol:5 共价半径/:0.9 电子构型: 1s2 2s2 离子半径/: 0.35 氧化态: II电子模型发现1797年在法国巴黎,由Nicholas Louis Vauquelin发现。
11、来源主要以绿玉AlBe3(Si6O18) 和 金绿玉 (Al2BeO4)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用途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用于太空船、导弹火箭、飞机等。也用于制造轻质合金。物理性质状态:坚固、硬的灰白色金属,是最轻的硬质金属。 熔 点():1278 沸 点(): 2970 密度(g/cc,300K):1.848 比 热/J/gK :1.82 蒸发热/KJ/mol : 292.4 熔化热/KJ/mol:12.2导电率106/cm :0.313 导热系数W/cmK:2.01 铍,原子序数4,原子量9.012182,是最轻的碱土金属元素。1798年由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1
12、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和法国化学家比西分别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得到纯铍。其英文名是维勒命名的。铍在地壳中含量为0.001%,主要矿物有绿柱石、硅铍石和金绿宝石。天然铍有三种同位素:铍7、铍8、铍10。 铍是钢灰色金属;熔点1283C,沸点2970C,密度1.85克/厘米,铍离子半径0.31埃,比其他金属小得多。铍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形成致密的表面氧化保护层,即使在红热时,铍在空气中也很稳定。铍即能和稀酸反应,也能溶于强碱,表现出两性。铍的氧化物、卤化物都具有明显的共价性,铍的化合物在水中易分解,铍还能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明显热稳定性的共价化合物。金属铍主要用作核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铍铜合金被用
13、于制造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如航空发动机的关键运动部件、精密仪器等。铍由于重量轻、弹性模数高和热稳定性好,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飞机和导弹结构材料。铍化合物对人体有毒性,是严重的工业公害之一。元素名称硼元素符号B原子序数5相对原子质量(12C = 12.0000)10.811 英文名称Boron 原子结构原子半径/:1.17 原子体积/cm3/mol:4.6 共价半径/:0.82 电子构型: 1s2 2s2p1 离子半径/: 0.23 氧化态: III电子模型发现1808年,法国巴黎的L.J. Lussac and L.J. Thenard 和 英国伦敦的 Humphry Davy 先生发现。来源从 k
14、ernite 获得, 即硼砂(Na2B4O710H2O)。用途和钛钨一起制轻质抗热合金,也用于抗热玻璃的制造,和眼睛消毒液的配制。物理性质状态:黄棕色非金属晶体。 熔 点():2300 沸 点(): 4002 密度(g/cc,300K):2.34 比 热/J/gK :1.02 蒸发热/KJ/mol : 489.7 熔化热/KJ/mol:50.2 导电率106/cm :1.0E-12 导热系数W/cmK:0.274 硼,原子序数5,原子量10.811。约公元前200年,古埃及、罗马、巴比伦曾用硼沙制造玻璃和焊接黄金。1808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和泰纳尔分别用金属钾还原硼酸制得单质硼。硼在地壳中的
15、含量为0.001%。天然硼有2种同位素:硼10和硼11,其中硼10最重要。 硼为黑色或银灰色固体。晶体硼为黑色,熔点约2300C,沸点2550C,密度2.34克/厘米,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较脆。硼在室温下比较稳定,即使在盐酸或氢氟酸中长期煮沸也不起作用。硼能和卤组元素直接化合,形成卤化硼。硼在6001000C可与硫、锡、磷、砷反应;在10001400C与氮、碳、硅作用,高温下硼还与许多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金属硼化物。这些化合物通常是高硬度、耐熔、高电导率和化学惰性的物质,常具有特殊的性质。硼的应用比较广泛。硼与塑料或铝合金结合,是有效的中子屏蔽材料;硼钢在反应堆中用作控制棒;硼纤维用于制造
16、复合材料等。元素名称碳元素符号C原子序数6相对原子质量(12C = 12.0000)12.011 英文名称Carbon原子结构原子半径/:0.91 原子体积/cm3/mol:4.58 共价半径/:0.77 电子构型: 1s2 2s2p2 离子半径/: 氧化态: IV电子模型发现史前人类就已经知道。来源在自然界以石墨和钻石存在。用途碳具有广泛的用途,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可用于物品测年,碳可用于制造铅笔、金刚石、钢,控制核反应,橡胶着色,油漆涂料用颜料等等。物理性质状态:纯品为石墨和金刚石 熔 点():3500 沸 点(): 4827 密度(g/cc,300K):2.26比 热/J/gK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化学元素 周期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