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空气压缩机故障现象及维护管理.doc
《船用空气压缩机故障现象及维护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用空气压缩机故障现象及维护管理.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船用空气压缩机故障现象及维护管理前言:随着现在航运业的飞速发展,对于船舶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表现在船舶主机上,一些辅助机械对整条船舶,尤其是在远洋航行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空压机是船舶的必备辅助机械,因为它是船上压缩空气的唯一来源,决定了船舶主机的启动,和一些辅机及气动机械的运行等。空压机的安全可靠运行是船舶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而空压机运行过程中由于运动部件磨损导致泄漏,润滑不良等等原因会引起空压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船舶的运行。现代船舶大多数采用的是活塞式空压机,下面就通过对船用空气压缩机运行中常见故障现象的分析,结合自身学习和船上经验,指出空气压缩机停车和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关
2、键问题,并对空气压缩机易损件的检修提出建议。一、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作用用于压缩空气的机械称为空气压缩机。空压机产生的压力一般为0.2Map以上。本章讨论的是船上普遍采用的活塞式空压机。压缩后的空气称为压缩空气,储存于空气瓶中的压缩空气,船员俗称冷气。压缩空气在船上主要用于一下几个方面:1、压力在2.4422.942Map的压缩空气供主机起动与换向;2、压力在0.98Mpa左右的压缩空气用作大、中型柴油机操纵和换向机构的动力;3、压力在3.92Mpa左右的压缩空气用作操纵离合器,刹车、填充压力水柜、鸣放汽笛吹洗机件和海底阀等。空压机是消耗机械能的机械,必须依靠原动机(电动机、内燃机)拖动。船上的
3、空压机一般为间歇性运行,连续运转的时间往往不能超过1h,原动机多为电动机。大中型柴油机船舶上,通常配备23台空压机。某些中小型船舶上,柴油机的自由端配备由曲轴上偏心轮驱动的空压机。二、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1.理想工作循环 所谓理想工作循环,即不考虑工作循环中的泄漏,气流流经阀和管路时的压力损失以及气流作不等速运动的惯性影响,并假设空气与缸壁等无热交换,压缩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变,压缩后的空气全部排出气缸。 如图所示,当活塞2 在气缸1 中从死点 a 向右移动时,活塞2 左边的气缸容积增大,缸内形成真空,大气中压力为P1 的空气就压开吸气阀3,等压进入气缸一直到活塞移到右死点6为止。这是吸气过程
4、在PV( 图上如直线a-b) 所示。当活塞2改变运动方向从右死点向左移动时,吸气阀3 关闭,活塞2 左边的气缸容积减小,气体受到压缩,压力升高,直到活塞左移至点c,缸内压力上升至 P2 为止,这是等温压缩过程,如曲线b-c所示。当活塞由点c 继续左移时,排气阀 4 开启,空气等压排出气缸,直至活塞左移至死点d 为止,这是等压排气过程,如直线 c-d所示。至此,空压机已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只要活塞不断在缸内作往复运动,空气就不断被吸人、压缩和排出。由于P-V图上吸气、压缩和排气过程线所围成的面积 abcd 表示空压机一个理想循环所消耗的压缩功,故图1有理论示功图之称。以上讨论的理想工作循环是耗功
5、最小而排气量最大的工作循环。 图1 单台空压机的理论示功图1气缸;2活塞;3吸气阀;4排气阀2.实际工作循环 空压机实际工作循环与理想工作循环的主要差别在于:(1)有余隙容积。所谓余隙容积指的是活塞排气冲程结束时,缸内的剩余容积。 图2活塞式空压机的实际示功图 即活塞位于上死点时缸盖与活塞顶之间的容积。活塞式空压机必须有余隙容积,以免曲柄连杆机构受热膨胀或连杆轴承松动等,引起活塞撞击气缸盖,或空气中的水蒸汽被压缩时会凝结成水,产生“液击”而造成机损事故。由于余隙容积的存在,排气过程结束时,缸内就会残留一部分压缩空气。如图2所示,当痞塞从左死点右移时,残存在余隙 VO中的压缩空气就沿曲线4-1膨
6、胀,直至活塞右移至点1缸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新鲜空气才压开吸气阀进入气缸。于是,在吸气冲程中就多了一个膨胀过程,吸气过程由a-b 缩短到1-b,吸气容积相应地由Vh减小到 Vs ,显然,余隙容积Vo越大,膨胀过程越长,吸气容积越小。所以,为了提高空压机的排气量,应尽量减小余隙容积。 运转中,空压机的余隙容积会因轴承的磨损、连杆弯曲变形或更换较厚的气缸垫床而变大。为了便于测检,余隙容积常用余隙容积高度来表征。余隙容积高度指的是活塞位于缸盖端的死点位置时,活塞顶与缸盖间的距离。船用小排量空压机,余隙容积高度一般为0.5mm1.8mm。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空压机,常采用相对余隙容积,它是余隙容积与气缸
7、工作容积的比值。(2)有阻力损失。空气流经吸人滤器、吸排气阀和管路时均有阻力损失,且与气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吸人端的阻力损失,使吸气阀开启延迟,膨胀过程延长,吸气压力降低,气缸的吸气量将由于吸气行程的缩短和吸气比容的增大而减小;排出端的阻力损失势必使排气压力升高,不但会使膨胀过程延长,而且压缩耗功将随之增大。图中2中, 1-2实际吸气过程线, 3-4为实际排气过程线。点1 出现波谷,点3 出现波峰,这是启阀时需克服气阀弹簧力和阀片惯性力之故.(3)空气与气缸壁等有热交换。由于空气与缸内存在着温差,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因吸热而膨胀,比容增大,吸气量减小,使排气量降低,这部分损失称为预热损失。图3三
8、种不同压缩过程示功图1-等温压缩;2-多变压缩;3-绝热压缩(4)压缩过程不是等温。虽然空压机采用了冷却措施,然而气缸中的空气总是来不及得到充分的冷却(特别是高速大缸径的空压机),所以实际压缩过程是介于等温和维热之间的多变过程。冷却情况好的,接近于等温;冷却情况差的接近于绝热。图3示出了三种压缩过程的示功图。显然,多变压缩过程使压缩耗功增加。用水或空气冷却气缸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压缩过程尽量趋近于等温,以减小压缩耗功,提高空压机的效率。有泄漏损失。由于气阀和活塞环等密封性能不好,空压机工作时,空气总会通过活塞环和气阀等不严密处泄漏,这些泄漏只能尽量减小,而不可能消除。 从以上讨论可知,空压机的实
9、际排量总是小于理论排量,实际压缩耗功总是大于理论耗功;空压机的实际循环包括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四个过程,在活塞一个往复冲程内完成。由于图2所示的实际循环各过程线围成的面积 1234;表示一个工作循环的压缩耗功,所以图2 有实际示功图之称。空压机实际示功图可用示功器测出。空压机的实际体积流量与理论体积流量(单位时间活塞扫过的容积)之比,称为输气系数。空压机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之比,称为压缩比(或压力比)。三、活塞式空压机的结构1、气阀。气阀是空压机的重要部件。空压机正是靠气阀的控制,吸气、压缩、排气和膨胀过程才得以交替地连续进行。气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空压机的排气量、排气温度、功率消耗和运行的可
10、靠性。活塞式空压机一般均采用弹簧压载的自动阀,气阀的启闭靠气缸内与吸、排气腔的压差。常用的气阀按阀片的形状可分为环片阀、球面蝶形阀。气阀主要由阀座、阀片、弹簧( 和升程限制器) 等组成。 阀座用于支承阀片,其上开有由阀片控制开关的气流通道。为了保证气密性,要求与阀片的配合面平整光滑无伤痕。阀座要承受阀片的冲击,故通常采用铜、铸铁、合金铸铁、稀土球墨铸铁或锻钢等耐冲击的材料制造。阀片交替地启闭阀座通道,控制气体进出气缸。阀片是开关气流通道的重要零件,又是易损件。工作中除了受气流推力、弹簧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而周期地与阀座和升程限制器冲击外,在阀关闭期间还承受压向阀座的空气压力,因而易于磨损和变形。为
11、了保证气密性,要求配合面光滑平整无伤痕。阀片一般采用强度高、韧性好、耐磨和耐腐蚀的合金钢制造,加工中要经淬火和回火处理,其厚度一般为0.8mm-3mm。为了提高耐冲击强度,阀片的两面均经研磨。弹簧的主要作用是使气阀关闭及时,阀关闭后使阀片与阀座贴合更紧密,缓和阀片与升程限制器的冲击。气阀工作时,弹簧周期地被压缩和伸长,故多用具有较高疲劳强度的高级弹簧钢丝制造。升程限制器用以限制阀片的升程,并兼作阀片的导向和弹簧承座。阀片的升程对气阀的工作影响很大。升程过大,阀关闭时的冲击就大,且关闭延迟;升程过小,气流流经阀时的阻力损失就大。所以,使用管理中不要随便改变气阀的升程。2、安全阀为了防止空压机的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气压缩机 故障 现象 维护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