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doc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题班级:_ 姓名:_1. 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是(_)朝诗人(_)所写。2“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3诗中作者用_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_。3. 课内阅读。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指的是农历_月初_。2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果树
2、指条技。B.桃符,春联的前身。3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_4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畅饮屠苏( ) 夜晚赏月( )开门迎日( ) 更换桃符( )4.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_(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2“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3“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是指诗人_的感情。请你写两句和这首诗有相似感情的诗句:_,_。4请用自己的话
3、写写你读这首诗脑海所呈现的画面。_5. 延伸阅读。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1理解,填空。(1)这首诗写的是的情景。(2)孩子读的是。(3)第一句中“喧闹、声高”写出了的外界环境,“听不见、哪管”写出了。2按要求找出相应的字词(1)第二句中的“”一词说明孩子懂得爱护书,一个“”字说明孩子的笑是不自觉的,他一定是觉得书中的故事有趣而情不自禁地笑了。(2)第三句中的“”通过阳光的移动来说明时间在流逝;“”指李逵,“”指张顺。6. 根据图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
4、萧萧,。促,篱落。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人。题目中“书”的意思是。(2)请你为上面的图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填序号)前两句:后两句: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B.写深秋的凄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B.思念家乡。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8. 课内阅读。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晴明雨干
5、时,草满花堤水满溪。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1给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雨干时(_)眠正着(_)2把诗句补充完整。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眠正着。()A.睡觉B.某些动物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不吃不动的生理现象(2)草满花堤水满溪。()A.堤岸B.提防4诗中表示“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意思的诗句是_。5下列对诗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首诗描写了桑茶坑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情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B.这首诗表达了对牧童的强烈不满。9.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_,非是藉秋风。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垂緌(ru)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学 古诗 阅读 理解 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