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试题.docx
《走进新课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新课程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走进新课程试题篇一:走进新课程试题全集 新课程理念之选择题 1、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 A)选择。 A必然B必要C必需 2、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 B)。 A改革 B创新C变革 3、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 A)。 A发挥B发展C发扬 4、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 A变革B改变C变化 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 B)条件。 A重要B基本C必要 6、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C)环节。 A重要B必要C首要 7、新课程教
2、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9、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10、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11、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B)。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 12、学科教学要以( C)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3、课程不是教学的( A)。 A、权威B、方向C、目标D、计划 14、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 C)去实施教。 A、嘴B、耳C、心D、眼15、学生的主体是( C)。 A、教师B、家长C、学生D、学校 16、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 A)。 A、服从B、尊重C、
4、赞赏D、引导 17、教师是学习的( D)。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以上都是 18、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 B)时间的活动。 A、1/3B、2/3C、1/2D、1/4 19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 B. C. D. 20。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 21。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
5、课程制度的变迁4 2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3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 24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 )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 25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 26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
6、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27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28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2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30 。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
7、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3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32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 ) 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 33.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 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 34、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 )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
8、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3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及即( 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36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A )。 A、头脑风暴( Br Ainstorming) B、辩论 C、合作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进 新课程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