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至轨迟滞比较器.doc
《轨至轨迟滞比较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至轨迟滞比较器.doc(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摘要摘要随着许多运算放大器被应用于便携设备,低电压运算放大器设计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允许放大器在电源电压降低的情况下,保持一个可接受的性能水平,这样的设计技术往往有着巨大的需求。在低电压放大器设计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确保放大器在整个输入共模变化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行为。在本文中介绍了几种实现恒跨导轨至轨输入级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对这些技术作了总结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用HSPICE仿真了一个单电源3.3V供电的轨至轨输入运算放大器 ,该放大器的结构旨在实现放大器在整个输入共模范围内有着恒定的输入级跨导。另外,本文对设计的运算放大器取消了频率补偿设计部分,使之成为两级开环比较器。同时对比较器采用了
2、反馈电路以实现迟滞环的特性。关键字: 轨至轨,稳定跨导,运算放大器,两级开环比较器,迟滞环 IIIABSTRACTLow voltage operational amplifier desig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nteresting subject as many applications switch to portable battery powered operations. The need for design techniques to allow amplifiers to maintain an acceptable level of p
3、erformance when the supply voltages are decreased is immens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in low voltage amplifier designs is ensuring that the amplifier maintains constant behavior in the presence of rail-to-rail input common-mode variations. In this work several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whi
4、ch aim at achieving constant transconductor of input-stage in low voltage operational amplifiers a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for technique summarization.On this basis,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of the structure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constant transconductor of the input-stage over t
5、he entire input common-mode voltage, working in signal 3.3V supply source, is designed and simulated by Hspice. In addition, in this work a two-stages open-loop camparator is design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designed to cancel the part of frenquency compensation. and compa
6、rator uses a positive feeback circuit in order to ache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steresis behavior.Keywords:rail-to-rail, constant transconductor, operational amplifier, two-stages open-loop camparator, hysteresis loop. 目录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前言11.2 放大器和迟滞比较器的性能指标21.3 研究现状和本文主要内容4第2章 轨至轨输入级稳定跨导技术62.1
7、 轨至轨输入62.2 实现稳定跨导的意义92.3 轨至轨输入级稳定跨导相关实现技术122.3.1 控制流过输入差分对的尾电流132.3.2 最大/最小电流选择电路实现稳定跨导192.3.3 使用直流电平位移电路重叠N-P过渡区232.4 稳定跨导相关实现技术的比较和总结29第3章 两级开环比较器及迟滞环303.1 比较器静态与动态特性303.2 两级开环比较器343.3 迟滞比较器403.4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45第4章 具有全输入范围的迟滞比较器设计及仿真484.1 设计指标和设计思路484.2 两级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484.3 迟滞比较器的设计及仿真59第5章 总结65参考文献67致谢6
8、9外文资料原文70外文资料译文76 第1章 绪论第1章 绪论1.1 前言运算放大器是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中最常使用的模块单元之一。在通信信号发送器和接收器、医学设备和多媒体电子等诸多应用中都能看到放大器的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亚微米、深亚微米技术的发展和片上系统芯片(SOC)技术的日益成熟,在这些应用中,由于大多设备逐渐向便携式和电池供电下工作的方向转变,对于低电压和低功耗的放大器设计正稳步增长。低功耗放大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其性能随着供电电压的持续降低能够处于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总体来说,对于CMOS VLSI技术而已,随着供电电压和电流的降低,晶体管的性能也会降低。这使得研究和探索
9、低电压和低功耗设计技术成为必要,以至于来弥补由于供电电压和电流降低而造成性能上的损失。随着模拟电路中供电电压和电流的降低,衡量电路性能的大多指标会降低。例如,对于较低的供电电压,电路的的性噪比降低,因为电路最大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范围随之变得更小。与此同时,随着供电电压和总的电流的降低,电路所能获得的带宽也降低。摆幅的降低使靠使用类似共源共栅的结构来增加输出阻抗的方法不可用。对于最小可用的供电电压来说,它需要满足以下表达式:(1-1)这里,VDsat是晶体管最小的饱和电压;Vsignal_swing是电路的信号摆幅;K 代表堆叠的晶体管数目。因此,随着供电电压的降低,所允许的最大K值也会减小,这意
10、味着类似于共源共栅结构的结构在输入和输出的设计是不现实的。上面所阐述的困难在所有的低电源电压设计中都是会遇到的,在设计层面上是必须得考虑的问题。然而对于放大器设计而言,还存在其它的性能指标,如DC增益、增益带宽积、相位裕度及功耗,也会受到由于电源电压降低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了使这些性能参数在地电压设计中不会降低,研究导致其降低的原因是首要问题。因此,问题就变化为了弥补低电压和低功耗应用带来的不良影响,怎样的设计才是最优的放大器设计?困扰低电压放大器设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采用额外的电路来克服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作详细的介绍(仅限于轨至轨输入级)。1.2 放大器和迟滞比较器的性能
11、指标比较器从实现的方法上可以分为开环比较器、可再生比较器和综合型比较器。开环比较器是基于非补偿的运算放大,再生比较器使用类似传感放大器或触发器的正反馈来完成对两个信号幅度的比较。综合型比较器则综合了开环和在再生两类比较器的结构。本文所阐述的的主要是基于所设计的运算放大器来实现所需要的开环比较器的,然后再采用额外的电路来实现所需要的迟滞环特性。比较器需要差分输入和足够的增益以达到所要求的精度,比较器大都采用开环模式,这种简化使得没有必要对比较器进行补偿。事实上,对比较器最好不要进行补偿以是其具有最大的带宽和较快的响应。比较器的典型性能指标包括输出电压VOH和VOL,输入精度,传输时延,输出电压摆
12、率,输入共模范围(ICMR)。迟滞比较器还包括正向阈值电压(VTH+)、反向阈值电压(VTH-)及迟滞环的稳定性。VOH和VOL是比较器输出电平的最大、最小值。输入精度是输入分别达到上限和下限时输入所需的最小电压差,其由比较器的增益和输出摆幅决定。传输时延是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之间的一个时延,对于在A/D转换器中,这个参数经常是转换率的限制因素。比较器的传输时延随输入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较大的输入将使时延较短。输入电平会增大到一个上限,这里即使输入电平再增大也无法对时延产生影响,这时电压的变化率被称为摆率。输入共模范围是比较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这个范围一般是比较器所有晶体管处于饱和
13、状态的范围。在迟滞比较器中,输入从负值开始并向正值变化是,输出不变,直至输入达到正向阈值电压(VTH+)时,比较器输出才开始改变;一旦输出变高,时间的阈值电压(转折电压)被改变;当输入向负值方向减小是,输出不变,直至输入达到负向阈值电压(VTH-)时,比较器输出才开始改变。迟滞环的稳定性指正向阈值电压(VTH+)和负向阈值电压(VTH-)随温度等的影响。有很多的参数用来表征一个放大器的工作性能,最基本的性能指标包括DC增益(Avo),增益带宽积(GBW),相位裕度(PM)及功耗。也还有其它的一些指标用来反映放大器的应用领域和适合工作的环境,它包括压摆率(SR),共模抑制比(CMRR),电源抑制
14、比(PSRR),总的谐波失真(THD)以及输入噪声电压。放大器的直流(DC)增益(Avo)往往越大越好,这有助于或得较好的闭环特性。直流增益是放大器在开环下输入到输出的低频增益,直流增益主要依赖于输入管对的跨导(Gm)和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o)的积。输入管的跨导表达式如(1-2)所示,其中u是迁移率,Cox是栅氧电容,W和L是分别是晶体管的栅宽和栅长,IDQ是晶体管的静态电流。晶体管的输出电阻表达式由(1-3)给出,其中是沟道调制系数,VGS是栅源电压,VT是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从(1-2)和(1-3)可以知道,放大器的直流增益将受到的工艺参数的影响。由于工艺参数变化的随机性,直流增益也将受到相
15、应的影响。(1-2)(1-3) 增益带宽积(GBW)反映了运放响应的速度,增益带宽积在数值上等于放大器的直流增益和3dB带宽之积。对于放大器设计中是要求有高的增益带宽积的,因为这使得放大器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增益带宽积主要依赖于放大器在输出端的负载电容CL和输入级的跨导Gm。对于两级及以上的多级放大器设计中,增益带宽积还受到补偿电容的影响。由前面所述的跨导受到工艺参数的影响,因此增益带宽积(GBW)也同样的受到工艺参数波动带来的影响。相位裕度(PM)被用来衡量放大器在闭环应用中所产生的稳定性问题。对于放大器而言要求在开环单位增益频率点时拥有大于45度的相位裕度,意味着此时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分析中,
16、增益交点比相位交点先存在。放大器的相位裕度主要依赖于系统的主极点和次主极点的分离远近的情况(假设零点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在多级放大器设计中往往采用米勒补偿电容来实现极点的分离。然而放大器的增益和3dB带宽将很大程度影响相位裕度。对于更高的增益要求更大程度上的极点分离以便获得一个可被接受的相位裕度。同时3dB带宽表明了主极点的位置,以及暗示了考虑放大器稳定性时所要求的次主极点位置。由此可知,随着放大器的增益和3dB带宽的改变,保证放大器稳定性的补偿电容的大小也随之改变。功耗直接限制了放大器可用的最大的增益带宽积(GBW),因为影响增益带宽积的输入对的跨导受到其静态电流的限制。当设计一个放大器时,
17、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功耗要求上限的情况下使增益带宽积(GBW)达到最大。正如之前所述的那样,在低电压设计中由于输入级的信号摆幅变得更小了,放大器的信噪比降低了。这就使得在低电压设计中获得轨至轨(Rail-to-Rail)输入的摆幅变得很有必要。这也就意味着放大器的性能参数需要在负电源电压轨线(VSS)到正电源电压轨线(VDD)之间的整个输入共模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这就使得输入信号能够足够大以便获得最大化的信噪比。为了获得轨至轨的输入特性,保持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在整个共模输入范围内相对稳定是必要的。如果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不是稳定的,放大器的特性将随着输入共模范围变化而展现出我们所不期望看到的变化。例
18、如,如果放大器的直流增益(Avo)随着输入共模范围变化,那么放大器打的相位裕度(PM)和增益带宽积(GBW )将相应的变化。这就会使放大器在某个共模电压上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或者过补偿的状态。由于直流增益和增益带宽积高度依赖于输入对的跨导,因此在整个输入共模范围内保证输入对跨导稳定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直流增益和增益带宽积。根据相关方面的文献阐述4-16,有相当多的设计技术用来尽可能的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跨导。1.3 研究现状和本文主要内容相关研究表明4-16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直流增益,增益带宽积,相位裕度等主要受到输入级设计上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低电压上确保轨至轨输入的设计重点就集中在了使输入级
19、特性在整个输入共模范围保持稳定。在低电压放大器设计中通常使用折叠共源共栅结构,因为这种结构使得在低电压设计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对输入级进行处理以便获得轨至轨的输入范围。对于输入级通用的技术是采用互补差分对来实现,即同时使用N沟道差分对和P沟道差分对。采用这种结构确保了在输入共模电压向电源电压轨线靠近时至少一种差分对处于工作状态。然而互补差分对的使用还不足以保证在整个输入共模范围内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特性。输入共模信号接近其中的一条轨线时,其中一个差分对导通,而另一个差分对关断。输入共模信号处于中间电压附近时,两个差分对都同时导通,输入级的总跨导是只有一个差分对导通时的两倍(假设N型和P型差分对有相同
20、的Gm值)。当共模输入电压使其中一个差分对关断或导通时,共模抑制比(CMRR)将会下降,更加严重的问题是输入级的跨导Gm将随着共模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信号失真和随之变化的直流增益和增益带宽积。额外的电路和对输入级进行处理的技术被使用以便获得相对稳定的工作特性,该方面技术将在第二章各节进行详细介绍。在低电压设计中,对于采用AB类输出级以便获得轨至轨的输出摆幅,本文将不做详细介绍。迟滞比较器广泛应用与数字通信、遥感和DC/DC变换等研究领域中。它可以降低干扰信号的灵敏度,实现波形变换和整形。它的正负阈值电压不同的比较特性可以用于电压鉴幅电路,另外它可以与电阻电容链接实现振荡作为各种定
21、时器和振荡器。迟滞环的产生可以在比较器内部实现,往往电路一经确定,正负阈值电压就确定;阈值电压也可经外部的基准源输入以获得可调的迟滞环特性,由于阈值电压由外部的基准输入,此举实现的迟滞比较器具有高的精确度。第三章将介绍比较器和实现迟滞环的技术,并对相关电路作一定的分析。第四章 将主要围绕论文选题所采用的具体设计方案详细阐述设计的过程和最后的仿真说明。第五章将对围绕论文选题的设计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87第2章 轨至轨输入级稳定跨导技术第2章 轨至轨输入级稳定跨导技术2.1 轨至轨输入首先让我们先研究如何获得一个轨至轨的输入共模范围。我们知道一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通常由差分对构成,下面有两种形式
22、的的差分对:P沟道差分对(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N沟道差分对(图2- 2),其中VSG=Vdsat+VT,Vdsat,Ib是使尾电流源达到饱和所需要的最下电压。随着共模输入电压的变化,尾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将发生变化,差分对工作的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很容易知道,在P沟道输入差分对中,当输入共模电压从正电源电压轨线负正电源电压轨线逐渐变化时,尾电流将变化。当输入共模电压在VDD附近时,P沟道差分对处于截止状态,因而尾电流输出的电流值为0;当输入共模电压下降至低于VDD一个阈值电压
23、后,输入差分对开始导通,尾电流源输出电流将不为0;由于共模输入端与差分对的源端构成一个源级跟随器,随着输入共模电压的下降,差分对的源电压也随之下降,尾电流输出电流不断增大;尤其是当输入共模电压下降到某个临界值,即 Vicm=VDD Vdsat,Ib VSG,M1,2,尾电流源将达到饱和状态,此后尾电流将随着输入共模电压下降有微弱的增大(由于尾电流源的沟道调制效应引起)。 图2- 1 P沟道输入差分对由图2- 2可知,N沟道输入差分对结构随着输入共模电压由负电源电压轨线向正电源电压轨线变化时,也存在着类似于P沟道输入差分对结构所表现出的特性。由此可知,N输入差分对不能工作于较低的共模输入电压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轨至轨 迟滞 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