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培训讲稿之一交通事故常见损伤及急救知识.doc
《道路运输培训讲稿之一交通事故常见损伤及急救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运输培训讲稿之一交通事故常见损伤及急救知识.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7页 共27页道路运输培训讲稿之一:交通事故常见损伤及急救知识 道路运输讲稿之一:交通事故常见损伤及急救知识 第一节 交通事故常见损伤及现场急救 一、交通事故损伤的特点及分类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力作用,使组织结构或功能受到破坏。交通事故损伤是由于车辆撞击、碾轧、翻车、失火、落水等原因所导致的人体损伤。 1.交通事故损伤的特点 (1)突发性。交通事故是在当事人事先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且伤情通常比较严重,因此给现场急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伤情复杂。交通事故损伤往往是多部位、多器官损伤。如驾驶室撞变形后,驾驶室人
2、员常发生多处骨折、脊柱骨折、挤压综合征等;车辆撞人后往往造成肋骨骨折、脏器破裂、颅脑损伤等。由于创伤、骨折、出血,同时合并窒息、休克等各种症状的相互掩盖,给判断伤情以及合理急救带来了困难。 (3)伤情较重。现代车辆运行车速高,交通事故损伤一般较严重,往往由于抢救不及时或不得法而造成死亡或残疾。 (4)运送困难。交通事故有时发生在远离城镇的偏僻道路上或夜间,车辆稀少,对把伤员及时送往医院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现场急救措施正确显得格外重要。如果驾驶人、乘车人、行人了解一些交通事故损伤自救与互救常识,对减少交通事故的伤亡后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交通事故损伤的分类 (1)按致伤原因分类。 冲撞伤。指
3、车体或车体的突出部位,如杠、大灯、翼子板及超出车体外的货物直接冲撞人体或急刹车时人体和车内物体相撞形成的损伤。 摔伤。人体被车冲撞损伤后摔向地面,形成摔伤。还有乘车人在车辆未停稳时跳车也会形成摔伤。摔伤会使人体突出部位或表面露出部位的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挫裂创等,严重的会导致骨折及内脏损伤,头部着地可造成脑颅损伤。 碾压伤。指机动车轮胎碾压人体时造成的损伤,可致表皮剥脱、皮下出血、骨折及内脏损伤。 挥鞭样损伤。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或车辆尾部受其他车辆猛烈撞击而急加速时,使颈部前后急剧过度伸展与过度屈曲。颈部组织因上述原因造成颈部肌肉、韧带、椎间盘、神经根、颈髓,甚至脑和脑干的种种损伤称挥鞭
4、样损伤。 擦刮伤。交通工具与人侧面接触,互相擦刮而非冲撞造成的表皮剥落,伴有少量出血,为擦刮伤。 挤压伤。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变形或货物埋压造成的损伤,如软组织挫伤、挫裂创,各种类型的骨折,也可见破裂、出血,甚至肢体断离。 烧伤。交通事故有时会引起车辆着火,造成人员烧伤。 (2)按损伤形态轻重程度分类。 表皮剥脱。交通事故中车辆或其他致伤物体擦过体表,仅伤及表面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或伴有真皮血管破裂。 皮下出血。在致伤物作用下,皮内或皮下组织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不同程度地积聚在皮内或皮下组织。 挫伤。人体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在交通事故中受到致伤物的挫压作用,形成的非开放性损伤。轻者组织挫碎及出血,
5、重者可发生骨折。 挫裂创与撕裂创。由于车辆及其所载货物撞击、挫压形成的创伤称挫裂创,由于身体局部组织因多牵扯、撕拉作用所形的创称撕裂创。 脱位。构成关节的骨端脱离正常位置称脱位,在交通事故中常可见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等外脱位。 骨折。由于外力作用,使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称骨折,有线性骨折、凹陷骨折、孔状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脑损伤。外力作用于头部,在头皮和颅骨损伤的同时,多可并发脑部损伤。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伤、脑出血等。 内脏破裂。由于车辆碾压人体或巨大外力的冲撞作用,可造成严重的内脏组织破裂、挫碎、出血,称内脏损伤。以肝、脾破裂最为常见。 肢体断碎。由于重载车辆的碾压,可使人体结构的完整
6、性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发生人体变形、肢体断离、组织挫碎。 二、交通事故中脑颅损伤及现场急救 交通事故中脑颅损伤占较大的比例。原因是脑颅损伤不仅可由车辆直接碰撞人的头部形成,如高速小轿车撞人时,人会翻上车身前部,头部与汽车风挡玻璃相撞;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紧急制动或与迎面来车碰撞时,前排乘客头部会与风挡玻璃相撞;骑车人头部与货车货厢栏板相撞等,或倒地后,头部与路面接触造成的二次摔伤形成。颅脑损伤伤情复杂,病情多变,死亡、残疾率高。因此,在事故现场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1.头皮损伤 头皮是头颅的最外层,在交通事故中极易受到损伤。由于头皮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主要血管断裂会发生剧烈出血,处理不及时,
7、会出现休克。头皮损伤可分为擦伤、挫伤、裂伤、撕脱伤和血肿等5个类型。 (1)头皮擦伤。由于头皮与交通工具相刮擦或摔倒后头皮与路面相挫擦造成的头皮浅表损伤。只需要保持头皮创面清洁,即可自行痊愈。局部可涂龙胆紫等。 (2)头皮挫伤。由于交通工具碰撞或摔倒于地面而导致头皮擦伤。头皮仍保持完整连贯,局部可见擦伤或水肿瘀血,其救治与头皮擦伤相同。 (3)头皮裂伤。由于车辆碰撞力较大,使头皮产生创口,完整性遭到破坏。裂伤由于出血较多,会出现休克。现场急救在于止血与包扎,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清创、缝合。 (4)头皮撕脱伤。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轮边缘的碾轧,可见头皮被大块撕脱。现场急救时,如无其他止血器材,可用
8、小书夹夹住出血血管。大块头皮被撕脱后,创面大、流血多、伤员会休克,此时应尽快包扎后送往医院治疗。若现场有完全撕脱下的头皮,应妥善保存,与伤者一起送往医院,以供再植使用。 (5)头皮血肿。分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颅骨骨膜下血肿三类。一般血肿部位会肿胀或有波动感。在现场可以加压包扎,一般23周即可痊愈。若血肿较大或加压包扎后继续扩大,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6)头部出血。可用两手指压迫头部动脉。 (7)帽式包扎法。在交通事故中,头顶部受伤时,用回返包扎法将整个头顶部包住,开始包扎和最后绷带固定的位置前面必须与眉毛平齐,后面在枕骨下方。 2.颅骨骨折 按损伤的性质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按其形态
9、可分为线性、凹陷性、粉碎性骨折。若碰撞时作用力由左、右方向作用于颅骨时,骨折线常垂直于矢状线,往往通过颞部和颅底;若作用力由前向后时,骨折线常与矢状线平行,且伸向枕骨鳞部;若作用力作用于头顶部,由于脊柱的对抗力,可造成颅底骨折,骨折片有时会进入颅内。 (1)闭合性颅骨骨折。交通事故发生时,头皮并未穿破,可分为线性、凹陷性和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颅骨骨折,伴有头皮损伤,凹陷性和粉碎性骨折可以摸到,应在止血、包扎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2)开放性颅盖骨折。一般都合并有脑膜和脑损伤,感染极易进入颅内,且伤势严重,不可随便移动游离骨片,也不能用纱布填人颅腔止血,应加以包扎,然后立即送往医院。 (3)颅底骨折
10、分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骨折。颅前窝骨折有硬脑膜破裂时,可发生脑脊液鼻漏,如嗅神经损伤,可出现嗅觉丧失。若眶板骨折,眼睑会肿胀青紫;颅中窝骨折,可发生鼓膜穿孔、外耳道出血和脑脊液耳漏;颅后窝骨折常有颈项强直和后枕部疼痛。 现场抢救脑脊液耳漏和鼻漏伤者,不应堵塞鼻孔或耳孔,让脑脊液自然流出,或用消毒棉球放在鼻孔或外耳道口,浸湿后再换,禁止冲洗耳鼻和滴药;清醒伤者要嘱咐其不能屏气、擤鼻和用手挖耳,避免打喷嚏,头适当抬高放置在不流脑脊液位置。伤者送医院后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3.闭合性脑损伤 脑损伤时,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者称闭合性脑损伤。脑损伤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
11、继发性包括颅内血肿和脑水肿导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损伤。 (1)脑震荡。因车辆碰撞或摔倒在地面致使头部受外力打击,从而引起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受伤后伤者意识立即丧失,四肢松弛,反射消失。一般在数分钟到半小时内即清醒。伤者对事故发生的经过往往不能回忆,全身倦怠思睡头昏、头痛、面色苍白、出汗、脉搏细弱、呼吸浅丧,多数伤者恶心、呕吐,注意力难以集中。一般卧床休息710天即可,且如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2)脑挫裂伤。在事故中,由于车辆猛烈碰撞,会造成脑组织出血、断裂或液化、坏化。伤者意识立即丧失,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周以上。清醒后常有头痛、呕吐、呼吸快而深,常伴有一定的体温升高。大脑
12、运动区的挫裂伤,会引起对侧肢体单瘫或偏瘫。 (3)脑干损伤。头部严重的撞击,脑在颅内移动可使脑干受到牵拉扭转和撞击,发生挫裂伤。伤者昏迷时间长,发生强直性抽搐,两上肢伸直,内收和内旋,两下肢挺直,头向后仰,瞳孔光反应消失,或两侧极度缩小,延髓损伤者呼吸机能可发生急性衰竭。最初呼吸深快,然后深慢,再变为不规则,最后呼吸停止。同时脉搏速弱或慢弱。 (4)颅内血肿。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最要紧的是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首推颅内血肿,因其有急性、恶急性和慢性之分,如果诊断、抢救不及时伤者往往死亡。 颅内出血是交通事故急性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继发性病变之一,可发生于硬脑膜外、硬脑膜下和脑实质内。颅内血肿的典型症
13、状是在意识方面出现中间清醒期,其过程表现为昏迷一清醒一昏迷。第一次昏迷往往是脑震荡引起的,在血肿未形成之前,意识就已经恢复。以后由于血肿的发展使颅内压增高而再次出现昏迷。如果原发性脑损伤较重或出血速度较快,也会出现没有中间清醒期,由原发性昏迷直接进入继发性昏迷。还有少数伤者因脑损伤极为轻微,伤后并不出现明显的意识变化,后来由于血肿的形成而陷入昏迷。 闭合性脑损伤在急救时,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加压包扎头皮伤口以制止出血,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4.开放性颅脑损伤 由于车辆碰撞、挤压等致头皮颅骨及硬脑膜均破裂,并有脑脊液外流,脑组织与外界相通,甚至有挫伤的脑组织溢出或外露,叫开放性颅脑损伤。 三、交
14、通事故中颌面颈部损伤及现场急救 1.颌面损伤 颌面损伤根据受损部位分为单纯颜面软组织伤(如擦伤、挫裂伤等)、颌骨伤和其他部位合并伤(如颅脑、颈部大血管伤),时常危及生命。 在交通事故现场,防止窒息是抢救严重颌面损伤,防止脑缺氧的首要措施。一旦出现窒息,复苏不仅更加困难和费时,而且效果差。因此,要迅速改变伤者体位,采取头低、侧卧或俯卧位等自然引流体位,直至解除窒息为止;要彻底清除口腔、咽部的泥、沙等异物、血凝块或呕吐物;下颌弓遭受破坏,舌肌失去支持时,可将舌拉出,用线或别针固定在胸前衣襟或头部绷带上,防止舌根后坠,堵塞通气道;上颌骨水平骨折下坠时,可用胶合木板、塑料片等将上颌托起,并将托板两端用
15、绷带悬吊固定于头部绷带上,除可改善呼吸外,还有止血作用。 当颌面部软组织渗血,可用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头领”十”字形绷带包扎是最常用的颌面伤急救方法。绷带先顺额枕方向绕头两圈,然后在颞部扣结,转向头颈、下颌方向作”8”字形包扎,即从一侧头部耳前,绕至另一侧耳后,再转至一侧耳后绕至另侧耳前,如此交叉重叠,余下绷带再缠头两周后用胶布固定,不使其松脱。垂直部分的绷带应绕在颏下,将上颌骨上托,不应绕在颏前,而向后压迫下颌骨。包扎完毕如绷带边缘压住了喉部,可在此处适当剪开。 2.眼部损伤 (1)眼附属器伤。由于摔跌致使眼部眼睑皮肤擦伤,应该用浸以生理盐水的棉签清除创面污物,周围以酒精消毒,待创面
16、自行干燥,不必包扎。 如眼睑挫伤,皮下会迅速出血和水肿。轻者于23日后可自行消退,较重者在开始时可用冷敷,两天后无继续扩展者,改用热敷,皮肤由紫红色转为黄绿色并逐渐恢复正常。如果血肿继续扩展,加以绷带包扎。 如果眼睑按之有捻发音,是眼眶壁骨折造成的眼睑气肿;要加压包扎,禁止擤鼻和打喷嚏,并送医院诊治。 眼的包扎法包括单眼包扎和双眼包扎。 (2)眼珠损伤。因车辆的碰撞或摔倒的撞击所致,常会引起眼珠钝挫伤或震荡伤。挡风玻璃碎片能将眼球刺破形成穿孔伤。 由于眼部损伤大出血者极少,一般出血用轻包扎即可止住。在交通事故现场伤者自己或其他人如带有急救包,可取急救包包扎。如有眼药膏,可将药膏涂人眼内包扎。自
17、救或互救时,只能包扎单眼,留出还有视力的眼不包,以利于移动。 如果伤者眼球穿孔,则不论单眼或双眼受伤,都应该包扎双眼,用单架平卧后送往医院,并嘱咐伤者不要挤眼或揉眼。对于有眼球穿孔者,切忌冲洗。对于烦躁不安或不合作的伤者,可用饭碗、适当的瓶盖等罩在伤眼的包布上,以防再次碰伤。 (3)眼部紫外线伤。驾驶人在雪地或沙漠地区开车,如果未戴护目镜,眼睛受到日光反射的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眼部损伤,叫雪盲。患眼剧烈疼痛,眼睑痉挛,怕光、流泪,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剥膜,可用0.5%地卡因液滴眼或用2%硫酸苯丁眼膏止痛;用新鲜人奶或牛奶滴眼、冷敷,局部用抗生素眼液或眼膏,以防感染。 3.鼻及鼻窦损伤 鼻突起于
18、颜面中部,因此在交通事故中极易受伤。鼻软组织伤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前者包括鼻部皮肤擦伤、挫伤和血肿,后者组织有创口或缺损,可合并鼻骨骨折、鼻窦骨折、严重的鼻出血等。 对于严重的鼻出血者,在事故现场要想方设法止血。鼻及鼻窦损伤后的血液、异物、凝血块及碎骨片等物可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特别是同时伴有颅脑损伤的病人,如果处于昏迷状态,由于舌根后坠和咳嗽反射消失,窒息的危险性显著增大,()此时可将舌拉出固定在衣襟上。对于大出血的伤者,出血造成的最大威胁也是血液流人呼吸道所引起的窒息,而且不迅速解除呼吸道窒息,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止血。因此,要尽快吸出呼吸道的血液和分泌物。在现场可用口
19、对口吸出。由于在事故现场,鼻部损伤后大量血液往往同时从前后鼻孔涌出,急救时很难立即判定出血部位,如前鼻孔填塞,血液可能从后鼻孔涌出,而鼻咽腔填塞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现场急救很难做到。因此,只能注意做到在伤者卧位时,头部抬高,并转向一侧;如取坐位时,头部应向前屈以免血液被气管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并尽快送往医院诊治。 4.耳部损伤 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直接碰撞或在地面摔伤都会导致耳部损伤。有时人头部与路面挫擦,会导致耳部挫擦伤或裂伤,严重时耳部会断离。 对于耳部挫擦伤或裂伤的加以止血,包扎后送医院治疗。耳廓断离的应尽量从现场找出断离的耳廓,供再植时使用。即使是严重污染,皮肤缺损过多的,也应
20、取回,可将断耳耳廓软骨完全剥离出,埋藏于同侧乳突皮下,留待以后整形时,作为外耳支架之用。取回时应保持原状,切不可用酒精或冰水浸泡。 至于其他耳部损伤,均非现场急救所能解决的,都要尽快送往医院诊治。 5.颈部损伤 颈部有很多重要的器官,在交通事故中颈部伤主要是由于碰撞、挤压和风挡玻璃碎片切割等形成的。能够威胁生命的颈部损伤主要是口因喉损伤、气管伤、大出血等。 喉、颈段气管损伤后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咳血、局部可能摸到皮下气肿、血肿及喉和气管变形。当气管裂伤、皮下气肿时,严重者皮下的气体可迅速向纵隔扩展而形成纵隔气肿,引起急性血循环障碍,可在伤后早期突然引起死亡。 颈部内玻璃切割等引起开放性损
21、伤时,无论伤口在何部位,都可引起大量出血。由于颈部器官易于移动,往往血管破裂后仅有少量外出血,而在颈部深处形成大血肿,压迫气管,致使呼吸困难。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破裂时,可发生严重的大出血,往往来不及救治而死亡。颈部大静脉开放性损伤时,虽然出血也很严重,但由于静脉壁薄而软弱并与周围筋膜相粘着,加上胸膛负压,静脉不易塌陷而呈现张口状。因此,主要的危险是空气栓塞,其次才是出血。当空气进入静脉时,有负压的吸吮声。若大量空气进人心脏时可导致心脏跳动聚停;进入肺动脉时出现胸痛,呼吸急促,伤者有恐惧感;进入脑内可引起意识障碍、抽搐及瞳孔改变等。在现场急救时应立即用纱布填塞压迫伤口,杜绝空气进入静脉。在送
22、伤者去医院途中,应将伤者置于头低位,以防止脑气栓发生。 颈部损伤的主要危险是出血和呼吸道阻塞,在颈部大动脉出血的紧急情况下,可于胸镇乳突肌中点,环状软骨的平面,用手指对着第六颈椎横突压迫颈总动脉,以减少出血量;也可以用纱布直接填塞止血,但注意不能用绷带环绕颈部包扎,以防因出血水肿而引起窒息,可将伤者伤口相对侧臂上举过头顶为支架,施行单侧加压包扎法。气管、食管伤时,为防止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吸人气管内引起窒息,在送往医院时应采取卧位。对颈后有损伤的可用颈后包扎法。 四、交通事故中胸部损伤及现场急救 交通事故中胸部损伤比较常见,这是因为损伤率与身体各部所占体表面积是成比例的。由于车辆碰撞人时,往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运输 培训 讲稿 之一 交通事故 常见 损伤 急救 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