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doc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第一节 地质填图的有关术语、比例尺及精度要求一、 地质填图与区域地质调查有关地质填图的术语很多,许多情况下都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在地质行业内叫法也不统一。归纳起来,地质填图有区域地质填图、预查或普查地质填图和矿区地质填图(详查或勘探阶段)几种情况或基本类型。区域地质调查(简称区调),以往有两种叫法。一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等国(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亦如此)称区域地质测量(简称区测)【英文为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西欧等国则多称区域地质填图(简称地质填图或填图)【英文为Regional Geologic
2、al Mapping (Geological Mapping)】。实际上,北美的地质填图术语在我国的使用也非常普遍,早已演化为一种区域地质调查的习惯性用语,现行的1/5万区调已演变为1/5万区域地质填图。矿区地质填图在我国又称矿区地质测量(简称地质测量)。根据观测点定位精度细分为正规地质测量(简称正测,是在勘查工作的详查或勘探阶段采用)和地质草测(简称草测,是在勘查工作的预查或普查阶段采用)二类(按原规范,地质测量分正侧、简测和草测三类,但在实际工作中将简测和草测统归为草测,因为其观测点定位精度是相同的)。不同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程度和划分精度基本一致,仅在定位精度上有区别。预查或普查阶段作草测
3、除有另行规定和要求外,正测和草测的控制一般来说,详查及其以上阶段需正测,使用正测的同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高精度地形图,地质观测点采用全仪器(经纬仪、高精度GPS)精确定位方法所进行的矿区地质填图称为矿区正规地质测量,即正测。使用同比例尺正测或草测地形图(包括放大或其它方法形成的低精度地形图),而地质观测点采用半仪器(罗盘)或地形定位方法所填制的矿区地质填图称为地质草测。在目前,地质勘查单位(地质队)所进行的矿区地质测量很少为正测(国家地质勘查项目或业主要求的除外),多属地质草测类型(商业地质勘查项目)。区调与矿区地质填图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工作范围是按国际统一划分的规则图幅(一定的经纬间距【
4、国境区和特殊工作目的区除外】)设定的,其宏观性、基础性和理论性较强,是国土资源调查的主要手段,并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普查和指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科学依据,其成果是以图幅为单位向社会、国家提供印制精美的文图产品。地质测量的工作范围依矿区或矿床地表的自然分布情况而划定,其专用性强;填图单位划分更为精细,低级别填图单元(位)及非正式填图单元(位)在图中丰富多彩、往往占其主体,矿体、矿化带的产状、延伸方向等观测数据准确,成为下步工作的可靠依据,因此往往匹配一定数量的槽探或浅井等轻型山地工程配合填图工作,并侧重矿化类型、矿床地质、矿田地质特征的研究,为扩大矿床规模、增加找矿远景和找矿潜力研究,是地方部门
5、或矿山企业为加快矿产勘查开发进程及自身发展而投资设立的。此外,二者的工作方法亦有所不同,除了沉积成因的矿区外,矿区填图往往增加了露头观测、界线追索、剖面测制及工程揭露工作量。二、 填图比例尺区域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250000和1/50000,更小比例尺的地质图大都是在1/250000和1/50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矿区地质填图的比例尺较多,选择灵活,常与矿床类型及其规模、地质复杂程度及工作阶段等有关。其比例尺一般包括1/50000、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几种,金属矿产的填图比例尺一般为1/20001/10000,
6、非金属矿产的填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01/50000,矿区地质填图属专门性填图阶段。三、 地质填图的一般精度要求地质填图的精度与填图比例尺大小有关,比例尺越大,精度要求越高,而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其图面上最小地质体的规格要求则是一致的,亦即成图后,地质图上最小地质体的大小是相同的。因此,这里以成图后,地质图上所反映的地质体的形态大小来讨论地质填图的一般精度要求。(1)等轴状、类等轴状闭合地质体,其成图后直径2mm时;条状、带状地质体成图后宽度1mm,长度5mm时;线形地质体(如断层、节理等)长度5mm时必须划分,填绘在地质图上。如1/10000地质填图中,宽度10m,长度50m的条带状地质体
7、须单独填绘;直径20m的闭合地质体须单独填绘。(2)对于小于上述成图规模的地质体,但具有重要意义时,如控矿层、含矿层、找矿标志层、特殊地质事件层(体)及各类专门性调查的目的地质体等则不受此限,要酌情放大表示在成果图上,但应在图上附注放大的情况。如用(K5,C5)表示宽长均放大5倍等。(3)对于基岩区内的第四纪地层应视填图的目的任务决定其精度要求。一般其表达精度比其它地质体要放宽410倍。而特殊事件层及特殊目的之填图例外。(4)无论何种比例尺地质填图,其地质路线的观测记录均为连续的,不允许间断进行。填图精度是衡量填图质量的重要指标,不论何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必须满足精度要求,这是保证填图工作质量
8、和效果的必要条件。第二节 地质填图的重点与非正式填图单元(位)的使用一、地质填图的重点与基本原则地质填图的重点是基本查明图(测)区的地层层序和构造格架,以图件为最终成果的区域地质图应重点突出,内容丰富,以反映图(测)区最大限度的地质构造及矿化信息量为基本原则。 对于矿区地质填图,其重点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1)突出“矿产及有关信息”的原则。矿产信息是矿区地质填图的主要表达对象,应详尽反映。对所有矿产、矿化直接信息应全部反映在图上,与矿化有关的间接信息也应尽可能表示。除了矿区已知的主矿种等有关信息作为填图重点之外,还应根据成矿元素的共生组合规律及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复合特点,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注意
9、其它矿产信息的收集,尽量减少顾此失彼现象,做到对矿床价值和找矿远景的客观评价。(2)实行“详尽的实体填图”原则。实体地质填图就是以岩性特征为依据划分填图单元(位),客观详实反映测区岩石-构造面貌,减少各类人为性的归并、推测及不必要的综合因素干扰的填图方法,相当于区调“组图”的细化。其主要表达方式为大量使用和详细划分各类非正式填图单元(位),研究其含矿性。(3)树立“矿区的系统性”填图思想,把矿区作为一个统一的物质场来研究,突出物质场的变化规律和成矿规律研究,系统采集各类测试鉴定样品。注意研究测区各类岩石单元(位)的相互关系,地质体的平面几何关系、控矿构造、矿田(床)构造、有益组分的带出带入规律
10、地球化学过程以及成矿后的保存条件。为揭示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源、矿区应力作用方式及应力场变化规律等成矿规律,进而指导布置下步矿床勘探工作。注意与其它矿区工作的紧密配合,达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相互促进,协调运行的目的。如与矿区山地工程、异常查证、土壤测量工作等的配合等。二、 非正式填图单元(位)的使用除区域地质填图应采用非正式填图单元(实体填图)外,矿区地质填图同样适宜于采用“实体填图方法”,矿区填图应达到比区调“组图”的填图单元划分更精细的客观要求。为此,非正式填图单元的大量使用成为矿区地质填图的关键。 (一) 非正式填图单元(位)的使用原则及其意义非正式填图单元(位)是指那些无
11、需进行正式命名的局部性岩石单元(位)或其研究程度不够,暂时不能进行正式命名的填图单元。划分非正式填图单元主要是为了突出和有效地补充说明正式填图单元(位)区域宏观一致性的局部特殊性的不足,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图区的岩石单元(位)面貌,丰富填图内容,提高岩石单元的表现力和地质图的实用性。非正式填图单元的使用与划分等级,应以低级别为主,尽量使用段、层级小型单元或无级别单元,以真实反映矿区特殊面貌为原则。组级以上单元的使用,应主要参考区域资料,尽量少用非正式组(无组群除外)级单元。 (二) 非正式填图单元的划分与命名方法非正式填图单元包括:非正式(沉积)岩石地层单元,非正式侵入岩石单元,非正式构造岩石单元
12、非正式构造地层单元,非正式变质岩石单元及非正式成因单元等几种。其命名方法为:(1)对于有级别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元,如组、段、层,一般以岩石的典型特征或(主体)岩性特征加组、段、层命名为宜,尽可能少用顺序号(如第一段,第二段等)及层序命名(如上岩组,中岩组,下岩组)方法,突出其岩石的直观性特征,如砂岩组,页岩组,基性火山岩组,酸性火山岩组;黄铁矿化泥质岩组,硅化石灰岩段。这样可以避免与过去非正式年代地层单元命名(如上面提到的上岩组、中岩组、下岩组)方案的混淆。当然,若在较高一级的岩石单位中出现两个以上无法区别的同岩性低级单元时,亦可以在岩性之前冠于上、中、下等字样,分别命名,如下部火山岩组,中
13、部碎屑岩组,上部火山岩组。此外非正式岩石单元的命名,尽可能不要出现地理专名,避免与正式单元混淆。(2)对于无需正式命名的非正式填图单元,岩石的特殊性识别标志成为其划分与命名的依据和准则。如岩性、形态、颜色、矿化、风化特征、经济意义、实用意义、典型成因、结构、构造、蚀变特征等等。(3)各岩类的具体划分命名意见沉积岩类:包括特殊成分层、特殊标志层(鲜明色调层、遥感影象标志层、沉积或成岩结构构造等)、特殊形态的岩石地层体(楔状、舌状、透镜状、丘状、原始倾斜状或其它不规则形态的岩石地层体)、特殊成因的岩石地层体(如生物礁、生物骨架灰岩、风暴沉积、等深流沉积、饥饿段、古风化壳、古土壤层、古文化层、冰积层
14、等)、矿化层【各类矿体、矿化体、矿化层(带)、含矿层(带)、各类矿化蚀变带等】等均可作为非正式岩石地层单元进行直接划分命名。岩浆岩类:可以在原区域资料的基础上,按其岩性、颜色、矿化蚀变特征、原次生构造发育特征、包体特征、矿物成分变化、结构构造等进一步划分非正式岩石单位或无级别岩石带等其它非正式填图单位,注意小型独立侵入体的划分,刻意细分岩体,避免岩浆杂岩类的出现。特别要注意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体和其它单位的划分与命名。还要特别注意各种脉岩,甚至脉体的划分和圈定。中深变质岩奖:浅变质岩类参考沉积岩、岩浆岩类的划分与命名方法并结合变形特点、蚀变特点进行划分与命名。对于中深变质岩类除考虑变形特征和蚀
15、变特点之外,还应考虑特征变质矿物、特殊颜色、特殊组构和特殊岩性等进行划分与命名。这类填图单位属于构造一地(岩)层或岩石单位范畴。构造岩类:构造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对矿区地质填图,特别是内生矿产来讲,构造岩的详细划分与命名与矿化信息几乎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可按碎裂岩类和糜棱岩类统一的分类方案,结合其变形强弱、构造发育程度、构造岩形态以及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灵活划分与命名。如强碎裂火山岩、断层角砾岩、含矿破碎蚀变岩、超糜棱岩、构造片麻岩、L构造岩、SL构造岩、S面理密集带、劈理密集带等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岩石的典型成因特征(结构、构造、成因组合),划分一些非正式岩石成因单位;第四系还可以划分一些岩性-
16、地貌-成因单位,这些单位对现代砂矿区填图至关重要。第三节 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简介区域地质调查也称区域地质测量或区域地质填图,简称区调、区测或填图。属综合性的基础地质工作,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各行各业(矿产勘查、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环境、农业、林业等)都要应用区调成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查明测区内的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区域地质调查不仅为地质矿产普查、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资料,而且为国民经济各部门、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国土规划、国防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区域地
17、质资料及相应的科学依据。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地质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意义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愈来愈明显。根据国家的区调战略部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开展运用新方法进行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区调工作高潮,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作为地质类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区调方法不仅是生产(填图)实习的要求,而且也是适应今后地质工作形势的需要。一、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按照任务要求和工作精度的不同可将区域地质调查分为小、中、大3种比例尺。小比例尺地质调查主要是指1:500000、1:1000000的地质调查,往往是先期布置的概略
18、地查明区域地层、岩石和构造特征以及成矿远景区的工作项目,相应的工作精度不高。中比例尺的地质调查系指1:100000、1/250000的地质调查,一般部署在较有利的成矿远景区内,其主要任务是比较详细地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构造特征及矿产分布规律,发现有利的成矿地段或矿床(点),其工作精度大大高于小比例尺的地质调查。大比例尺的地质调查指1:50000或大于l:50000的地质调查,往往是针对有利的成矿地段以及特殊关键的地质构造部位而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详细查明测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以及包括矿产在内的其他各类地质体的特征、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历史,相应的工作精度很高。尽管可将
19、区域地质调查划分为3种不同的比例尺进行,不同比例尺的地质调查和填图的任务和工作重点不同,但它们的工作程序和各阶段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过去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粗略划分为准备阶段、野外填图阶段和室内整理阶段。现在按照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总则,区域地质调查一般应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5个程序。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331加以概括。其中地质填图是整个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主体,是取得第一手野外实际资料的重要阶段;而成果编审是区调研究的深化和提高阶段,要重点突出新成果、新认识、新方法。图331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图立项论证 地质填图设计编
20、审出版准备成果编审方法理论地质构造条件成矿条件物化探条件 综合研究及野外检查验收实测剖面主干路线调查填图助路线调查填图重点解剖设计审批编制工作细则设计编制编制地质草图综合论证立项组队资料收集遥感图象解释野外踏勘修改报告修改图件资料归档出版准备全面资料整理补充调查最终成果验收 专题研究地质图区调报告专题图件 图331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图二、区域地质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在区调项目立项后,要进行前期准备,编制设计。要求系统地收集、整理和综合研究图(测)区内以及邻区的前人工作成果,了解区内的地质矿产概况、野外工作条件及地质矿产的研究程度。收集资料的内容有:1、有关图(测)
21、区及邻区的地质矿产工作成果,如地质、矿产、物化探、水文地质等专题科研报告,公开发表或内部交流的学术论文及有关图件、实际资料等;2、有关图(测)区内的人文、经济、地理及交通概况;3、前人在图(测)区及邻区工作中采集的矿物、岩石、古生物等标本和切片等实物资料。对所搜集的资料应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编制资料文献目录,建立资料档案。然后应当及时进行审理评价和综合研究,确定资料的实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料。(二)地形底图的准备地形底图作为野外填图的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图的底图,其精度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填图和制图的质量。因此,区域地质调查对地形底图有严格的要求:1、野外工作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应比
22、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如1:250000区调使用1:100000或1:50000地形图;1:50000区调使用1:25000万或1:10000的地形图;2、国家测绘机关批准出版的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基本上能满足填图的精度要求。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允许使用将较小比例尺的地形图放大使用;3、应准备充分数量的地形底图以满足野外填图和编制各种成果图的需要。(三)航卫片的准备与解译航卫片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地质构造和矿产信息。卫片视域广阔,可以宏观地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区域地层分布规律及构造格局有重要的帮助。而且卫片有较强的深部透视效应,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构造和成矿信息。航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野外 地质 调查 工作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