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doc
《长沙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沙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的战略构思与实施策略 (初 稿) 单位名称 湖南省江南石墨制品有限公司 日 期 2013-08-08 请预览后下载!内容简介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沙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战略构思与实施策略,正是在这一精神与要求下酝酿与构思。 该文通过对当前国际国内碳科技、碳经济、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提出长沙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的可行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初步绘就了长沙建立中国碳谷信息与交易平台、中国碳谷研究院科技平台、中国碳谷产业园产业平台和世界石墨烯即长沙城市论坛展
2、示平台的宏伟蓝图和实施路径,并对推动长沙成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湖南四化两型与中部崛起、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在地缘、政治、文化、科技和经贸等方面,具有巨大现实和战略意义。为政府在规划、引导、扶持碳产业科学发展,抢抓长沙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战略机遇,把碳产业发展成湖南二十一世纪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中,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万亿级新型战略产业,提供科学决策建议。请预览后下载!目 录第一部分 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及战略意义 主要对项目的提出背景及发展作概述,从美国“硅谷”所形成的科技、经济及国家竞争力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力出发,对比分析,提出长沙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将会给长沙、湖南乃至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
3、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深刻革命。从全球碳产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概括出项目提出的现实意义,突显出选择政策支持的充分依据和规划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 发展趋势 1、 国际背景 8 2、 国内背景 10 3 、发展趋势 11 二、 立项的意义 1、 美国“硅谷”影响力 11 2、 长沙“中国碳谷”战略意义 12第二部分 国内“碳谷”简介 中国碳谷的概念,湖南最先提出,但没有上升到政府层面规划实施。针对现阶段国内不同地方已相继提出建设“碳谷”的形势,分析各地方政府积极建设“碳谷”的思路、重点、引导和扶持政策,以及各自发展条件与战略方向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结合我国碳请预览后下载!产业目前
4、发展状况和湖南的领先地位,果断提出长沙抢抓打造世界级“中国碳谷”战略机遇和构建思路。 一、 国内碳谷 1、 常州“东方碳谷” 13 2、 吉林“中国碳谷” 14 3、 武汉“中国光谷” 14 二、长沙“中国碳谷” 15第三部分 长沙打造中国碳谷的四大核心内容和目标 从国际国内碳市场发展态势和湖南碳教学、科研、产业基础和规模优势出发,对“中国碳谷”规划做出详细调查、分析和研究,拟定现阶段规划建立中国碳谷四个核心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和目标。 一、 中国碳谷信息平台 16 二、 中国碳谷研究院 17 三、中国碳谷产业园 18 四、世界石墨烯长沙城市论坛 20第四部分 长沙打造“中国碳谷”优势 重点从长
5、沙高校密集、智力密集、人才密集,科技、产业、市场发育健全,产业链、价值链完整和投资、政策环境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突出长沙较其他省份和地区在打造请预览后下载!“中国碳谷”上具有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优势,说明“中国碳谷”选择长沙,不仅是国际国内碳产业战略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长沙发挥自身优势,释放能量,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科技、经济体系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长沙参入全球竞争,将可能拿到又一块极响亮的国际科技经济名片的战略机会,是长沙630万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一、 科技和人才优势 1、科技优势 22 2、人才优势 23 二、产业优势 1、矿资源优势 23 2、高端制品优势 24 四、政策环境优势 1、政
6、策导向优势 25 2、研发、投资优势 26第五部分 启动长沙“中国碳谷”的实施策略 介绍启动长沙“中国碳谷”建设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时间表,包括设计的八个子项目计划,其中已启动两个。重点说明中国碳谷在现阶段规划建设的可行性。我们相信,只要政府牵头,成立协调部门和形成协调机制,完成项目顶层设计和产业规划,优先出台省碳产业发展政策,整合国际国内碳市场要素和发展资源,深化区域内产学研、政银企合作,凝聚共识和力量,分阶段实施与推进,中国碳谷一定在长沙打造成功,请预览后下载!“中国碳谷”梦也一定在湖南实现。 一、专家调研、论证、规划 25 二、建立碳产业联盟 26 三、成立碳产业省发展办 26 四、发起成立
7、中国碳谷基金 26 五、升级长沙麓谷为中国碳谷 26 六、组建中国碳谷研究院 27 七、规划与建设中国碳谷产业园 27 八、举办2013世界石墨烯长沙城市论坛 30第六部分 结论 中国碳谷”这一国际化的响亮名字,在长沙横空出世,是震撼而鼓舞人心的。其在长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理名字,也是一个科技概念、文化概念、财富概念和未来概念,是中国创新经济的发展模式。与美国硅谷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请预览后下载!第一部分 国际国内背景 发展趋势 战略意义 一、 发展趋势20世纪是“硅”的世纪。以硅为半导体材料的出现,计算机工业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科技产业,引发了二十世纪最为深刻,最为广泛的科技、经济、
8、文化和政治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数字化的时代。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由此成了世界最发达国家。二十一世纪是“碳”的世纪,是碳替代硅的世纪。以碳纤维、碳纳米、石墨烯材料的发现、应用和工业化生产为标志,将形成亿万级新型产业,迅速推动世界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的发展和改变人们科技思维、环境系统和生活习惯,把人类带入轻便化时代,由此人类进入又一个崭新时代-石墨烯时代。 1、国际背景在碳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市场上,美、日、德、法等国家一直领先世界。自从上世纪石墨第一次在原子弹、氢弹、核弹等尖端武器上成功应用后,国外一直将石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作为国家高端技术和核心机密。目前,石墨产品不仅作为军工和国防的关键材料,而且
9、在工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碳行业的发展已从基础工业领域向高端和新型应用领域延伸,出现技术创新、行业整合、领域细化的新发展趋势。国外相继出现了不少先进碳与科技的代表企业,如德国的西格里,日本的东洋,美国的步高,法国的美尔森。这些少数碳企业集团几乎垄断和封锁了国际高端碳技术和市场。如德国趋向于碳材料在装备、设备上的研究应用;日本则侧重于精密仪器领域的开发应用;美国和法国则更注重碳材料在军工、国防上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德、日、美、法政府在碳新材料应用方面的投入在近年来达到了历年来最高值,特别是美国在军事上对新材料的投入一度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核力量,近
10、年来在军工、航空新材料上投入的加大,更是表明其维持“一超独霸”战略地位的决心。军事上的强劲需求客观上刺激了碳材料的科技进步与发展。西方国家都把高端碳材出口列入管制禁运的战略物资。 德国西格里碳素是全球最有名的的国际化碳集团企业,在欧洲大陆构建了生产与销售网络体系,与美国的大湖碳素公司合并,加强了对于北美市场的控制。1995年收购波兰Polgraph公司,2010年4月6日与宝马集团在西雅图成立合资公司西格里汽车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在华盛顿州的Moses Lake兴建先进的碳纤维制造工厂。西格里碳素是欧洲唯一一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造商,覆盖了石墨、碳纤维的完整生产与应用领域,利用其在高性能材
11、料方面的技术知识和应用经验与宝马集团在其轻型汽车设计和生产、以及宝马M系和赛车制造方面的碳纤维增强部件应用的经验整合,拓展汽车制造应用领域碳市场的发展。请预览后下载! 自上世纪70年代,碳纤维在航天航空和尖端武器领域广泛应用以来,其应用潜力和发展态势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全球碳纤维需求主要分为三大类:航天航空、消费和娱乐、能源和工业。其中,工业领域应用近年来增速明显。仅以汽车工业为例,推进汽车轻量化以降低油耗,应对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主题。以塑代钢的大趋势已经确立,并且正从豪华车型向大众车型推广。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和新型碳应用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之机,突然改变世界的另一神
12、奇碳材料-石墨烯的发现,引起了世界极大的震惊。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两位科学家因发现石墨烯获诺贝尔物理奖,石墨烯具有非凡的导电导热性,超出钢铁数十倍的强度和极佳的透光特性,石墨烯的发现及其独特性能刺激了全球研究者的神经,被称之为:改变二十一世纪的材料,将引发材料科技、现代电子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一场革命。不仅在材料性能、学术研究、还是在应用领域,工业产业化和投资领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其在电子、航天军工、生物、新能源、半导体等应用领域潜力巨大,蕴藏上万亿级的产业价值。从石墨烯应用市场行情分析,因其出众的强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超大比表面积等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
13、都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 IEK的预测,仅石墨烯可替代晶硅应用在芯片领域,将芯片的速度提高到THZ级别。目前,全球每年半导体晶硅的需求量在2500吨左右,石墨烯只需替代1/10的晶硅制成高端集成电路,产生的市场收益至少都会在5000亿元以上;除此之外,石墨烯制成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够大幅提高电池性能。全球每年负极材料的需求量都在2.5万吨以上,并且每年都保持着20%的增长速度。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在1/10的锂离子电池中,其需求量也将在250吨以上。石墨烯在电容器的应用方面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运用石墨烯制成的超级电容器充电时间只需1毫秒,这将成为电容器发展的又一世纪性转折点。据权威数
14、据统计2010年全球超级电容市场规模在50亿美元左右,而且均保持着每年20%的速度不断增长;另外,石墨烯的超强导电性能决定着它也将替代ITO作为导电材料被制成显示器件,据统计2011年全球ITO导电玻璃的需求量在9000万片左右,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增长,石墨烯的替代空间也在逐步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必将让世界都为之震撼。另外,从现今石墨烯的发展态势上我们可以看出,石墨烯的发展在股市上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股市整体下跌的环境下,石墨烯概念股却表现出无比活跃的增长态势,若石墨烯产业一旦形成,其对整个国际股市的推进作用也将逐步显现。请预览后下载!据介绍,欧盟委员会今年初宣布,“神奇的材料石墨烯”研
15、究被列入“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未来10年内将分别获得10亿欧元经费。让石墨烯从实验室走向社会,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新就业,吸引了包括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在内的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入。以石墨烯的制备为核心,重点关注在信息通讯技术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欧洲科学基金会也相继发布了扩大石墨烯研究在科学和创新方面影响力的基金申请项目,此项目共有19个国家的20个基金资助机构参与。2010年,韩国三星公司和成均馆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个63厘米宽的柔性透明玻璃纤维聚酯板上,成功制备出电视机大小的纯石墨烯,并用该石墨烯制造了柔性触摸屏。这是石墨烯在柔性电子应用上的首次成功尝试 。之后韩国三星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制造出
16、由多层石墨烯等材料组成的透明可弯曲显示屏。2012至2018年间,韩国原知识经济部预计将向石墨烯领域提供2.5亿美元的资助,其中1.24亿美元用于石墨烯技术研发,1.26亿美元用于石墨烯商业化应用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对手机触摸屏的需求量大概在9.65亿片,产值超过130亿美元。到2015年,平板电脑对大尺寸触摸屏的需求也将达到2.3亿片。这都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了诱人前景。2011年,美国IBM已经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由石墨烯圆片制成的集成电路,把石墨烯计算机芯片推进了一大步。美国科学家在2013年上半年研发出一种以石墨烯技术为基础的“超级电容器”,其充电速率远高于普通电池,一部iPhon
17、e手机充满电仅需5秒钟。而用石墨烯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在增加电极储能的同时,可以减少锂离子的扩散距离,提高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稳定性。 2、国内背景我国石墨矿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5%,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2%,石墨是我国少有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矿产之一。是石墨大国,但不是石墨强国,由于历史等原因,在石墨原矿、石墨初级产品和应用技术方面,一直都落后于国外,处在碳产业链、价值链的最上游。因此总量大,技术低,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缺乏国际竞争力。近几年随着技术提升、应用开发、产业整合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也相继出现了请预览后下载!中钢吉碳集团,中国宝安集团,方大集团和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博云新材等从事新
18、型碳材料和石墨烯等碳领域的较大研究和生产企业。在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上,不断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出。 2010年 6月方大集团公司收购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 投资4000t/a 特种石墨生产线项目。2010 年 11 月公司拟与成都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投资建设协议书,在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设立方大科技产业园,园区占地1200 亩,总投资金额约为21.2 亿元。 新华锦集团投入15至20亿元在山东平度建设一个集石墨高端研发、高科技深加工、产品集中交易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形成年产销售额过100亿元的石墨新材料和新能源规模化产业基地。 2012年11月9日国内最大的飞机刹车片生产企业湖南博云新
19、材料有限公司与美国霍尼韦尔国际公司,合资组建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并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签署了C919大飞机项目飞机轮刹车系统主合同。自此,长沙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飞机炭炭刹车产业基地。达产后产值超100亿元。2012年10月中联重科与意大利Carbon srl签订合作生产碳纤维臂架协仪,在全球首先使用碳纤维材料应用于混泥土车泵制造,大大减轻了车泵自重,降低了能耗,提升了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碳材料在工程机械应用领域的新突波,带来广阔的市场。2013年,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已经成功研发生产石墨烯这一神奇的新材料。该公司石墨烯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预计月产量100千克,年产价
20、值达60亿元。而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国宝安集团(000009)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国际上,石墨烯的价格是黄金的16倍,大约5000元人民币一克。 2013年7月,德国宝马汽车将向中国投资1亿欧元,与华晨汽车签订协议,是李克强总理在访德期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直接签订的。此次投资主要用于购买设备,满足中国国内的生产需求以及一家在华经济研究中心的硬件需求。近日,管理着10亿美金的全球风险投资基金“BlueRun创投基金”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在上海开设办事处。而站在BlueRun背后的则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诺基亚。为了表达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BlueRun和诺基亚企业创新机构亚洲总部同
21、时落户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芬华创新中心。 3、发展趋势以上都是我们在探索和发展中看到的巨大市场和发展前景,我国在碳科技、碳产业、碳经济的突破与取得的骄人成绩,但请预览后下载!还应深刻的认识到,我国碳产业整体依旧处于低端化无序开发的层面,而基础研发和商业应用之间的脱节,即产业链的缺失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带动作用小,碳应用人才奇缺,国家碳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格局与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对资源的保护、产业的升级以及国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在新材料开发方面已经落后美国、日本几十年,面对步步紧逼的国外发展态势,让我们明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国家实力的提
22、升。作为在军事、经济实力提升上都能起到双重作用的石墨烯和炭炭材料的领域,我们更有紧迫感,对其发展应加大扶持力度,用实际行动来打破国外势力对中国尖端科技发展实施的贸易壁垒和封锁,获得主动出击的机会。目前,碳产品的低出高进,折射出我国在碳行业总体技术的滞后。长期以来,国家并没有将碳资源的管理纳入一个规范化的渠道,主产区各自为政。如果不能从上层制度、政策到下层企业、产业的发展层面的重视和协调,那么碳领域在军事和经济发展方向,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以致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实力提升和国防实力升级,甚至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不断推进,具有战略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沙 打造 世界级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