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XXXX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目 录前 言3第一章 评价目的、依据及范围程序41.1评价目的41.2评价原则41.3安全现状评价依据51.3.1法律法规依据51.3.2行业规范及标准依据61.3.3项目基本文件依据71.4评价范围81.5安全评价基准时间81.6评价程序8第二章 项目概况92.1企业简介92.2项目概况102.3交通位置及周边情况说明102.4矿区自然条件122.5地质概况132.5.1矿区地质特征132.5.2矿床地质特征142.5.3地质资源152.5.4水文地质条件172.6矿山总平面布置172.7XX生产现状172.8矿山主要采矿设备292.9安全生产管理30第三章 主要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6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63.1.1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63.1.2废石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33.1.3公辅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43.2周边环境、自然条件对矿山影响及矿山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473.2.1周边环境对矿山影响分析473.2.2自然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483.2.3矿山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493.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部位493.4重大危险源辨识503.5本章小结50第四章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524.1评价单元划分524.2评价方法53第五章 定性定量评价555.1工业场地总体布局与运输评价单元555.2采场单
3、元615.3废石场单元745.4井下运输破碎单元775.5供电设施单元815.6供气单元885.7职业危害防治单元895.8安全管理单元925.9本章小结96第六章 对策措施及建议976.1项目存在的问题976.2对策措施及建议976.2.1安全技术对策措施976.2.2安全管理对策措施986.3企业事故隐患整改情况98第七章 安全现状评价结论997.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997.2安全现状评价结论997.3安全工作持续改进方向100附件目录102 第2页XXXXXXXX矿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前 言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执行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XXX年X月
4、受XXX委托,XX公司对XXX矿区进行安全现状评价。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降低生产安全风险。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2004397号)第六条第十款规定,“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依法进行安全评价”以及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0号)中相关规定, 受XX集团委托,XXX矿区进行安全现状评价。XXXXXXX接受业主委托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金
5、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以及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开展了此次评价工作。 在实施本次安全评价以及评价报告的编写过程中,XXXX、XXXXXXXX矿给予了我们许多指导和支持,XX有关人员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第- 99 -页第一章 评价目的、依据及范围程序1.1评价目的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XXXXXXXXXXXX矿XX矿区安全生产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设施、设备、生产工艺实际情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量地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二是根据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
6、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令20号),对XXXXXXXXXXXX矿XX申请延期更换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公证、合法、自主地评价。安全现状评价的意义是:确保企业在生产中,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保障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此外,安全现状评价还可以作为今后企业持续改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基准。 安全现状评价的特点: (1)从安全管理方面检查和评价企业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执行情况。(2)从安全技术方面检查与评价企业生产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3)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有效。1.2评价原
7、则依据安全评价通则第2条规定,安全评价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的自主开展安全评价。XXXXXXX将始终坚持以下原则:1、执行行业现行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的要求,保证评价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2、采用可靠、适用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的针对性,企业的可操作性,确保评价质量。3、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对该企业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公正、合法、自主的评价。4、恪守职业道德,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对被评价企业的技术资料和商业运作保密。1.3安全现状评价依据1.3.1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
8、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1993年5月1日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60号,2002年5月1日施行);6.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20号令);7.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9、劳部发199556号);8.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9. 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10. 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总局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文)1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12.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3号令)14.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办法(国家
1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8号)15.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3.2行业规范及标准依据1.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6.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06);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11、9.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现状规范(GB50169-92);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2.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13.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14. 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15. 安全电压(GB3805-83);1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17.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2005);1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9.
12、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H50089-2007);20.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1. 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22. 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1.3.3项目基本文件依据1、XXXX与XXXXXXX签订的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2、XXXX公司XXX铁矿XX矿山开采初步设计XX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XX年XX月。1.4评价范围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对象及范围是XXXXXXXXXXXX矿XX露天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安全设施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凡涉及环保和矿区外运输等问题,不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1.5安全评价基准时间本次安全现状评
13、价基准日为: XXX。 其矿山工程的建设内容与安全状况,均以该基准日为准。1.6评价程序矿山安全现状评价程序为:前期准备;编制安全现状评价计划;安全现状评价现场检查;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评审。(见评价程序框图)。前期准备过程做出评价结论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划分评价单元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图1-1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图第二章 项目概况2.1企业简介XXXXXXXXXXXX矿XX隶属于XXXXXXXXX。XXXXXXXXX为XXXXX下属公司。XXXXX(以下简称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X省XX市。XXX铁矿是XXX公司最
14、主要的铁矿石原料基地,该矿山由XX、XX、XX矿区组成,XX位于XX矿区东南侧,北大河流水由南向北通过两矿区之间,两矿区仅一河之隔,相距约2.3km。XX初步规模为年产原矿XX万t,露天开采。设计完成后,随即经冶金部组织审查会议批准开始建设,至XX年已完成了Xm水平以下上山公路的土石方工程,由于当时各种因素所致停建至XX年,后由XX冶金设计研究院重新作了补充设计,确定XX采用露天开采,分期建设,一期设计规模为XX万ta,二期设计规模为XX万ta。矿区服务年限为XX年。X年建成试生产, XX年生产原矿XX万t,XX年采剥总量生产任务为XX万t,其中铁矿石XX万t。XXXXXXXXXXXX矿负责管
15、理XX,XX现有员工XX人,其中值班长12人,其他为作业工人。自投产以来,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通过近几年不断的技术改造,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矿山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自XX年至评价现场检查时,期间矿山仅发生X起轻伤事故。2.2项目概况XX位于XXX省XX乡境内,主要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规模为XX万吨/年。采矿证有效期为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采许可证矿区的矿区面积为XXKm2,原矿界拐点坐标见表2-1。表2-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拐点编号XY开采标高2.3交通位置及周边情况说明1、交通位置XX位于XXX省XX乡境内,东径9803,北
16、纬3922,东北直距XX市(XX公司)Xkm,有铁路、公路相通,铁路全长Xkm,公路计程Xkm,交通运输方便。位置见图2-1交通位置图。图2-1 矿区位置及交通图2、矿区周边环境说明该矿露天采场周围主要分布有XXX矿的开采配套设施、废石场和矿山公路、桦树沟矿区、XXX(火)车站、矿山管理区、生活区外,除上述设施、车站外没有其它单位的任何工矿企业,也没有村庄、学校或其它重要工业设施和场地;采场西面2200米处为矿山配套破碎站及管理区、生活区,并有S215道路及北大河。矿区北面5000米外有一兴安民爆公司的爆破器材库。2.4矿区自然条件矿区属大陆性季风区,区内风力大,风期长,风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
17、季和夏季。工作区气候寒冷,冬季严寒,冻结期自每年的9月下旬到翌年的4月份,长达7个月。矿区内多年最高气温20.2,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气温-1.85。区内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205.3mm,年最少降水量为84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降水年际变幅较大,具有降水集中,大雨、暴雨多,强度大等特点。受地形高程的影响,气候要素的垂直差异十分明显。XXX矿区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2371.5mm,是降水量的11.55倍,最大相对湿度7,根据区域气象资料,区内最大冻土层厚1.55m。抗震等级7度。XX地处XXXXX矿区中部,北大河东侧,沟谷水流流向北西西,为北大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
18、3.25km2。XXXX沟脑分水岭处海拔高程为4116m,沟口入北大河处海拔高程2628m,相对高差达1488m,属高山-中高山区。XXXX流域内山高坡陡,支沟较发育,沟谷狭窄,多呈“V”字型,受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沟谷强烈下切,支沟切割深度达数米到数十米。XXXX流域内发育有南北两条支沟,其中南侧支沟为主沟道,总沟道长3035km,总比降为4405,主沟道长3.020km,比降为43.77;北侧支沟总沟道长2.895km,总比降为43.07,主沟道长2.830km,比降为41.59。XXXX沟壑密度为2.3kmkm2。工作区山大沟深、支沟发育、河谷纵坡降大、地势高陡、气候寒冷、基岩山
19、体裸露、植被稀疏,自然地质环境较差。2.5地质概况2.5.1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XX位于祁连山地槽中部。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代寒武、奥陶纪含矿干枚岩系,由下至上简述如下:石英岩为灰白或带黄褐色,薄层至中厚层石英岩,局部夹千枚岩。与上复灰绿色千枚岩呈断层接触。石英岩层最大厚度约为107m。 钙质千枚岩岩石由方解石及少量的绿泥石、石墨、绢云母和石英等组成。本层主要出露在矿区北部,与上复灰绿色千枚岩为整合关系,厚度约600m。灰绿色千枚岩由石英、绿泥石、绢云母及少量的碳酸盐矿物组成。本层在XXX向斜的南北两翼均有出露,与钙质千枚岩和铁矿层均为整合接触。平均厚度为264m。铁矿层主要为菱铁矿、褐
20、铁矿、镜铁矿和脉石碧玉等组成的条带状矿石。矿层平均厚度约95m。黑灰色千枚岩由石英、铁矿物、绿泥石、绢云母等组成。本层出露于向斜中部,与下复铁矿层为整合关系,已出露的厚度约140m。第四纪堆积物为钙质黄土和风化的千枚岩及铁矿组成的碎石,呈疏松堆积物,分布于缓坡及山间凹地中,厚1-2m。此外,矿区有岩浆侵入岩两种,即石英闪长斑岩和辉绿岩,但不发育,仅二、三条,见于矿区南部,呈岩墙状,长180-600m,厚2-20m。这些岩体,平行或稍斜切岩层走向,有的斜切矿体,但对矿体破坏不大。2构造矿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含矿千枚岩系所组成的两端闭合的完整的向斜构造,并为次一级的小褶皱和若干个断层所切。向斜走向
21、NW,北翼南倾,倾角为50-60,南翼北倾,倾角70-90,但上部微向南侧转。矿区内断裂较发育,共有大小断层十余条,可分为正断层和斜切逆断层两组。其中规模较大的为7-9线间,和11线附近的两条斜切逆断层,及l线上的两条正断层。上述两条斜切逆断层走向均为NEE,长约700m左右,前者倾向SE,倾角83,后者倾向NW,倾角88。一般使矿层产生水平位移12-75m,垂直断距不大。1线上的两条正断层走向也为NE,长约l00m,倾向NW,倾角76,水平位移不大,垂直断距达120m。所有断层均分布于向斜南翼,致使南翼矿体受到一定破坏,而北翼矿体较完整。 2.5.2矿床地质特征XXX铁矿体产于黑灰色千枚岩与
22、灰绿色千枚岩之间,出露于向斜两翼。矿体呈厚层状,走向为N60W,长约1400多米,沿走向,矿体东端出露最高标高为4009m,西端出露最低标高为3536m,高差达473m。矿体底部赋存的最底标高为3462m。整个矿体呈东高西低之势。向斜北翼矿体倾向SW,倾角为45-65,厚度55-177m,平均厚83m,斜深约230-320m;向斜南翼矿体下部倾向NE,倾角70-90,但上部向SW倒转,矿体厚度约55-155m,平均厚105m,斜深为100-225m。矿体变化较稳定。 矿体内部结构较复杂,夹层较多,主要为含铁千枚岩和铁白云石、白云石等,其厚度约1-20m,其产状同铁矿体。矿体上盘围岩为黑色千枚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露天 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 报告 金属 非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