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IV.ppt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IV.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IV.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财务效益与费用是财务分析、国民经济分析与不确定分析的的重要基础。1.财务效益与费用是指项目运营期内企业获得的收入与支出。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成本费用与有关税金等。某些项目可能得到的补贴收入也应计入财务效益。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概念10.1.1概念与内容10.1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基本问题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应遵守有无对比的原则。“有无对比”是国际上项目评价中通用的效益与费用识别的基本原则,与项目评价的许多方面一样,财务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和估算同样需要遵循这条原则。所谓“有项目”是指实施项目后的将来状况,“无项目”是指不实施项目时的将来状况,在识别项目的效益和费用时,须注意
2、只有“有无对比”的差额部分才是由于项目的建设增加的效益和费用。采用有无对比的方法,是为了识别那些真正应该算做项目效益的部分,即增量效益,排除那些由于其他原因产生的效益;同时也要找出与增量效益相对应的增量费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项目投资的净效益。有无对比有无对比法是指在项目项目周期内“有项目项目”(实施项目项目)相关指标的实际值与“无项目项目”(不实施项目项目)相关指标的预测值对比,用以度量项目项目真实的效益、作用及影响。2.基本要求在“有无对比有无对比”分析中,“有项目”状态是比较易于理解和把握的。而“无项目”状态是指不对该项目进行投资时,在计算期内与项目有关的资产、费用与收益的预计发展情况
3、无项目”数据应该是体现企业不实施项目情况下,未来发展趋势的数据序列。正确理解“无项目”的概念,要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区分“有无对比有无对比”不是“前后对比”“有无对比有无对比”不同于“建项目前”与“建项目后”两种情况的比较。建项目前(即现状)只能说明建设前一时点企业的效益与费用,而无项目反映的是企业不进行项目建设的情况下,现金流量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序列数值。与建设前相比,“无项目”的效益与费用可能增加,可能减少,也可能保持不变。“前后对比”与“有无对比有无对比”的结果完全不同,“前后对比”是将建设前的一时点的数值与建设后的数值序列进行对比,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3.估算内容项目的财务效益与项目目
4、标有直接的关系,项目目标不同,财务效益包含的内容也不同。1)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性项目,项目目标是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实现盈利,其财务效益主要是指所获取的营业收入。对于某些国家鼓励发展的经营性项目,可以获得增值税的优惠,按照有关会计及税收制度,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应记作补贴收入,作为财务效益进行核算。财务分析中应根据国家规定的优惠范围落实是否可采用这些优惠政策,对先征后返的增值税,财务分析中可做有别于实际的处理,不考虑“征”和“返”的时间差。2)对于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于社会或以保护环境等为目标的非经营性项目,往往没有直接的营业收入,也就没有直接的财务效益。这类项目需要政府提供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应
5、将补营贴作为项目的财务收益,通过预算平衡计算所需要补贴的数额。对于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或服务,且运营维护采用经营方式的项目,如市政公用设施项目、交通、电力项目等,其产出价格往往受到政府管制,营业收入可能基本满足或不能满足补偿成本的要求,有些需要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况下才具有财务生存能力。因此,这类项目的财务效益包括营业收入和补贴收入。10.1.2估算步骤 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步骤应该与财务分析的步骤相匹配。在进行融资前分析时,应先估算独立于融资方案的建设投资和业收入,然后是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在进行融资后分析时,应先确定初步融资方案,然后估算建设期利息,进而完成固定资产原值的估算,通过还本付息计
6、算求得运营期各年利息,最终完成总成本费用的估算。上述估算步骤只是体现了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对效益和费用数据的要求,并非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顺序。10.1.310.1.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采用的价格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采用的价格 1)在建设期间既要考虑价格总水平变动,又要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在建设投资估算中价格总水平变动是通过涨价预备费来体现。2)项目运营期内,一般情况下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可以采用同一套价格,即预测的运营期价格。3)项目运营期内,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固定价格(项目经营期内各各年价格不变)或考虑相对价格变化的变动价格(项目运营期内各年价格不同,或某些年份价格不同)。4)当有
7、要求或价格总水平变动较大时(通货膨胀严重),项目偿债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采用的时价价格体系。财务分析采用价格是否含增值税的问题项目采用含税价格采用不含税价格说明营业收入234200营业税金及附加1.71.7按增值税的10%计算增值税17总成本费用167150含税的总成本费用中,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为117。利润总额48.348.3说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价外税,也就是由消售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求增值税=?(1)设定投入和产出的增值税税率都为17
8、2)销项税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率)*增值税税率=34(3)进项税额=含税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1+增值税率)*增值税税率=17(4)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0.1.4各表格的相互关联利润表利润表(1)建设期(2)投产后的总成本、营业收入、税金和利润(3)投产后偿还本息情况10.2项目运营期的估算计算期(动态分析所设定的期限)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建设期参照项目建设的合理工期或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运营期应根据项目特点参照项目的合理经济寿命确定(主要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注:计算期的长短直接影响项目评价结论。10.2.1寿命期的几种类型 (1)自然寿命期 是指固定资产
9、从投入使用到不能修理、修复而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不能只依据自然寿命期来确定项目的运营期。(2)经济寿命期 是指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到因继续使用不经济而需要提前更新所经历的时间。(在经济上最合理的使用年限)有形磨损、无形磨损。一般来说,运营期不宜超过20年,因为按折现法计算。把20年后的收益金额计算为为现值,为数甚微,对评价结论不会发生关键性的影响。10.3营业收入与补贴收入的估算 10.3.1营业收入的估算 营业收入是指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是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的主体,也是利润表的主要科目。营业收入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数据,其估算的准确性极大地影响着项目财务效益的估计。工业项目评价中
10、营业收入的估算基于一项重要假定,即当期的产出(扣除自用量后)当期全部销售,也就是当期商品产量等于当期销售量。主副产品(或不同等级产品)的销售收入应全部计入营业收入,其中某些行业的产品成品率按行业习惯或规定:其他行业提供的不同类型服务收入也应同时计入营业收入。营业收入=产品销售单价*产品年销售量 1)按照市场预测的结果和项目具体情况,根据经验直接判定分年的负荷率。判定时应考虑项目性质,技术掌握难易程度,产出的成熟度及市场的开发程度等诸多因素。2)根据市场预测的结果,结合项目性质,产出特性和市场的开发程度制定分年运营计划,进而确定各年产出数量。相对而言,这种做法更具合理性,国际上多采用运营计划或分
11、年负荷的确定不应是固定的模式,应强调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一般开始投产时负荷较低,以后各年逐步提高,提高的幅度取决于上述因素的分析结果。有些项目的产出寿命期较短,更新快,达到一定负荷后,在适当的年份开始减少产量,甚至适时终止生产。分年运营量可根据经验确定负荷率后计算或通过制定销售(运营)计划确定。某公司投资生产一种电子新产品,设计生产能力是250万只。该项目将2005年建设,2006年投产,根据市场预测及产品营销计划安排确定生产负荷,估算各年营业收入。年份12345678生产负荷030%60%90%90%70%50%10%设计生产能力(万只)250250250250250250250250预测销售
12、量产品售价(元/只)5039363535262018营业收入(万元)10.3.210.3.2补贴收入的估算补贴收入的估算 某些项目还应按有关规定估算企业可能得到的补贴收入(仅包括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在此处核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包括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以及属于财政扶持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等。补贴收入同营业收入一样,应列入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和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与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10.4总成本费用的估算一般是一年内为生产和销
13、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费用,等于经营成本与折旧费、摊销费和财务费用之和。技术经济分析中的成本概念与企业会计中的不完全相同:会计:成本是对实际发生费用的记录,影响因素确定,成本数据唯一。技经:是对未来发生费用的预测和估算,影响因素不确定,不同方案有不同的数据。技经:引入了企业会计中所没有的成本概念。10.4.110.4.1产品总成本费用的构成产品总成本费用的构成1.产品制造成本加企业期间费用估算法。财务会计中的规定营业费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发生的费用,如工会经费、税金、折旧等。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总成本费用直接支出:生产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
14、料、工资 和其他支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2.生产要素估算法,从估算各种生产要素的费用入手,汇总得到项目总成本费用。为便于计算,在技术经济中将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利息支出进行归并后分别列出,另设一项“其他费用”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维简费、利息支出后的费用列入其中。这样,各年成本费用的计算公式为:年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利息支出(财务费用)其他费用10.4.2总成本费用的估算-生产要素法1.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估算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单位
15、产品制造成本中的相关成本项目标准产量 2.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计算公式为:年工资总额=项目职工定员数人均年工资额职工福利费按计提福利基金的工资总额基数的14%(一定百分比)提取。3.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费 (1 1)折旧含义折旧含义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将折旧费计入成本费用将折旧费计入成本费用是企业回收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手段是企业回收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手段。按照国家规定的折旧制度,企业把已发生的资本性支出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去,然后通过产品的销售,逐步回收初始的投资费用。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企业的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
16、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在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2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 1)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指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重置价值。项目投产时按规定由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2 2)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净残值(估计残值估计清理费用)。一般为原始价值的35。3 3)固定资产估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估计使用年限:指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正确的使用年限:应综合反映有形和无形损耗 使用年限估计过长过长: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已满,但价值还未全部转移,这等于把老本当收入,人为扩大利润,使固定资产
17、得不到更新,企业无后劲。使用年限估计过短过短:使补偿有余,导致人为增大成本,利润减少,少纳所得税,并可能提前报废,造成浪费。(3 3)折旧的计算方法)折旧的计算方法1 1)直线折旧法)直线折旧法 平均年限法设:P固定资产原值,L估计净残值,N估计使用年限,d年折旧率,r净残值率,D年折旧额 则:折旧额的计取基数为(PL)P(1r)年折旧率为:年折旧额为:优点:优点:简便缺点:缺点:使折旧分布与获利能力分布不相符;只考虑资产存在时间,未考虑资产的使用强度。该方法适用于适用于生产较为均衡的固定资产。工作量法设:M总工作量,m单位工作量折旧额,Kt第t期的实际完成工作量 Dt第t期的折旧额,其它符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 效益 费用 估算 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