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心肺功能PPT课件.ppt
《运动与心肺功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与心肺功能PPT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章第三章 运动与心肺功能运动与心肺功能曹师承曹师承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引言引言 心肺功能是耐力运动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健康、减少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运动干预也是治疗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运动对疾病的防治作用逐渐被人们接受和重视。内容内容运动对心肺功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能的影响心肺功能异常心肺功能异常与运动与运动心肺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基础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心肺功能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小强度40%50%VO2max、中等强度 60%85%VO2max及大强度85%VO2ma
2、x以上)、运动时间与运动频率;同时,也应考虑不同运动个体对运动刺激的适应能力。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1 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2有氧、无氧运动有氧、无氧运动3耐力运动处方耐力运动处方4(一)心脏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一)心脏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一、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一、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1.1.运动与心率运动与心率2.2.每搏量与心排血量每搏量与心排血量3.3.心脏形态的适应心脏形态的适应 指运动个体在65%85%最大心率时的运动,又称有氧运动或有氧强度的运动。有氧心率有氧心率运动时心率增加的极
3、限值。最大心率的个体差异较大。最大心率最大心率1.运动与心率运动与心率运运动时心率心率变化化主要决主要决定于运定于运动强度和持度和持续时间,在一定,在一定时间内,心内,心率与工作率与工作强度成正比关度成正比关系系运运动后心率后心率恢复到安静恢复到安静值的的时间取决于运取决于运动强度、度、时间、机体机能状、机体机能状态。机体机能状。机体机能状态越好,越好,心率恢复至安静心率恢复至安静值越快越快心率变心率变化规律化规律心率变心率变化规律化规律1.运动与心率运动与心率1.运动与心率运动与心率心率心率变化变化机制机制神经神经因素因素快快相相体液体液因素因素慢慢相相 肌肉肌肉和关和关节节心脏心脏朋氏朋氏
4、反射反射牵张牵张窦房窦房结结交感交感神经神经兴奋兴奋体温体温升高升高交感肾上交感肾上腺系统分腺系统分泌激素泌激素血液的血液的化学变化学变化化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1.运动与心率运动与心率 心率储备心率储备安静时心率与最大心率差值,因最高 心率不同,心率储备的个体差异较大。窦性心动徐缓窦性心动徐缓长期耐力运动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的现象,某些优秀运动员安静时心率低至4060次/分。2.每搏量(每搏量(SV)与心排血量)与心排血量 SV随着运动功率的提高而提高,但运动强度提高到40%60%VO2max的某点时,SV基本保持不变。心排血量是HR与SV的乘积,长期耐力运动有利于提高心排血量。3.心脏形态的适
5、应心脏形态的适应运动与心脏扩大运动与心脏扩大 心脏扩大(心脏非同心肥大)主要表现为左、右心室内径增大,心容积增加,尤其是左室扩大更为明显。血流动力学过载血流动力学过载 心室壁应力增加心室壁应力增加 心室功能曲线心室功能曲线心肌合成代谢增强心肌合成代谢增强 室壁增厚室壁增厚机制机制3.心脏形态的适应心脏形态的适应3.心脏形态的适应心脏形态的适应 运动与心脏肥大运动与心脏肥大:心脏肥大主要表现为心室后壁和室间隔肥厚,而心腔内径并无成比例扩大(心脏同心肥大)。机制:机制:运运动(力量性或(力量性或静力性)静力性)心脏后负荷增加动脉血压与内分泌变化(二)血管(二)血管对运运动的反的反应和适和适应1.血
6、管的适应血管的适应2.血压的变化血压的变化 1.血管的适应血管的适应新生毛细血管增多新生毛细血管增多 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毛细血管开放增多 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增大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增大受过训练者受过训练者受过训练者受过训练者2.血压的变化血压的变化 血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运动时,收缩压升高,并与运动强度的增大成正比;不论强度如何,舒张压的变化很小。(三)运(三)运动对冠状冠状动脉的影响脉的影响适应性变化改善冠状循环的运送能力增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提高冠状血管的扩张能力(三)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三)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机制剪切应力代谢因素机械刺激神经激素血量增血量增加加红细
7、胞胞量增加量增加血血浆容容量增加量增加每搏每搏输出量增出量增加加最大最大摄氧量增氧量增加加运动运动(四)其他(四)其他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组成呼吸的三个环节:组成呼吸的三个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也称组织换气。运动时机体代谢加强,呼吸的三个环节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长期运动训练可促使呼吸功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工作能力。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一)呼吸功能对运动的反应(一)呼吸功能对运动的反应(一)呼吸功能对运动的反应(一)呼吸功能对运动的反应2.2
8、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 1.1.运动时通气功能的变化运动时通气功能的变化3.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运动时通气功能的变化运动时通气功能的变化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增加:肺通气量增加 呼吸频率增加:呼吸频率增加:从每分钟从每分钟12121818次增加到次增加到40406060次次每分通气量:从安每分通气量:从安静时每分钟静时每分钟6 68L8L增加到增加到8080150L150L 呼吸当量呼吸当量:指每分钟通气量与摄氧量的比值。安静时的呼吸当量为2028,机体从24L左右的通气量中摄取到1L的O2;50%VO2max的运动呼吸当量增加到3
9、035,机体要从3035L的通气中才能摄取1L的O2。呼吸当量越小,氧的摄取效率越高。运动生理学把呼吸当量最小的一点称为最佳呼吸效率点最佳呼吸效率点 。1.运运动时通气功能的通气功能的变化化2.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运动时器官组织代谢加强,运动时器官组织代谢加强,O2在肺部的扩散速率增大在肺部的扩散速率增大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多,通气肺泡的数量增多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多,通气肺泡的数量增多肺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呼吸膜的表面积增大肺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呼吸膜的表面积增大右心室泵血量的增加也使肺血量增多右心室泵血量的增加也使肺血量增多肺换气肺换气肺换气肺换气的变化的变化的
10、变化的变化2.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活动的肌肉组织耗氧量增加,活动的肌肉组织耗氧量增加,O2在肌肉组织部位在肌肉组织部位的扩散速率增大的扩散速率增大活动组织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增大了气活动组织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体交换的面积组织中由于组织中由于CO2积累积累PCO2的升高和局部温度的升高的升高和局部温度的升高使氧离曲线右移,促使使氧离曲线右移,促使HbO2解离进一步加强解离进一步加强 组织换组织换气的变气的变化化2.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运动时呼吸的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大脑皮质运动中
11、枢本体感受性反射本体感受性反射体液调节体液调节血液化学成分:血液化学成分:COCO2 2、O O2 2和和H H+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运动时呼吸的调节多种因素共同多种因素共同调节调节运动时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呼吸的变化体液调节和其他因素体液调节和其他因素(辅助作用辅助作用)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主要作用主要作用)通气量迅通气量迅速升降速升降通气量缓通气量缓慢升降慢升降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运动时呼吸的调节(二)呼吸功能对运动的适应(二)呼吸功能对运动的适应肺通气的适应性变化肺通气的适应性变化:耐力训练后安静状态下,肺通气量基本不变或稍下降;尽管是增加运动强度的训练,呼吸系统对运动仍保持适应。耐力运动有利
12、于提高肺功能。呼吸肌耐力的增强呼吸肌耐力的增强:经过运动训练后,呼吸肌也会在训练过程中受到负荷的刺激而产生一些适应性变化。三、有氧、无氧运动三、有氧、无氧运动内容运动能力有氧运动能力无氧运动能力(一)有氧运动能力(一)有氧运动能力3.3.有氧运动的作用有氧运动的作用 4.4.有氧运动的形式与项目有氧运动的形式与项目 2.2.有氧运动的特点有氧运动的特点1.1.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 需氧量:需氧量: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称为需氧量。正常成人安静时需氧量约为250ml/min 摄氧量: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
13、定义:定义: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正常值正常值:我国正常成年男子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约为3.03.5 L/min,相对值为5055 ml/(kgmin);女子较男子略低,其绝对值为2.02.5 L/min,相对值为4045 ml/(kgmin)。1.有氧运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的生理基础 1.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最大最大摄氧量影响因素氧量影响因素氧运输系统对VO2max的影响,包括肺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红蛋白含量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2max的影响,主要由慢肌纤维的含量与摄
14、氧能力决定其他,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及训练因素等1.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乳酸阈乳酸阈 定义: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定义: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称为乳酸阈有氧运动的乳酸拐点多在阈有氧运动的乳酸拐点多在4mmol/L4mmol/L。意义:乳酸阈反映了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意义:乳酸阈反映了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开始积累时的乳酸开始积累时的VOVO2 2maxmax百分利用率,其阈值的高
15、低百分利用率,其阈值的高低是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又一重要生理指标。是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又一重要生理指标。特特点点以中、小运动强以中、小运动强度为主度为主运动时运动时间和距间和距离长离长全身大肌群参全身大肌群参加的动力性活加的动力性活动动周期性周期性运动运动2.有氧运动的特点有氧运动的特点 3.有氧运有氧运动的作用的作用作用提高机体提高机体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改善和提改善和提高机体氧高机体氧化代化代谢能能力力调节代代谢4.有氧运动形式有氧运动形式有氧有氧运动运动形式形式非竞赛性球类项目:非竞赛性球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等也是良好的网球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功能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