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精神障碍管理管理.ppt
《重型精神障碍管理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型精神障碍管理管理.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通江县精神卫生中心通江县精神卫生中心 杨强杨强 2015-8-26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精神障碍管理相关的一、精神障碍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二、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二、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三、如何提高检出率三、如何提高检出率一、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相关的一、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精神卫生日常工作第一次精神卫生日常工作第一次“有法可依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精神障碍患者依法管理精神障碍患者”1 1、尊重患者、严格保密、尊重患者、严格保密(保密原则)(保密原则)。依据精卫法第四条、第二十三条
2、第七十二条。依据精卫法第四条、第二十三条、第七十二条。2 2、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诊治原则)(诊治原则)。依据精卫法第三章,第二十五至五十三条。依据精卫法第三章,第二十五至五十三条。对诊断的实施设备地点和人员资质的原则性规定:对诊断的实施设备地点和人员资质的原则性规定: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如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如委托协议委托协议设施设备满足诊治:医疗机构内设施设备满足诊治:医疗机构内关键步骤关键步骤“送送”“”“诊诊”“”“治治”“”“出出”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3 3、维护权益、维护权益(报告告知原则)(报告告知原则)如危险
3、行为三级,做了什么如危险行为三级,做了什么4 4、就诊自愿,检查自愿,住院自愿、就诊自愿,检查自愿,住院自愿(自愿原则)(自愿原则)5 5、非自愿:危害,危险行为、非自愿:危害,危险行为(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办法(试行)(试行)法律依据:法律依据:法律依据:法律依据: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四条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四条背景:背景:背景:背景: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件时有发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件时有发生报告的范围界定为符合报告的范围界定为符合报告的范围界定为符合报告的范围界定为符合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三十条第二
4、款第二项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即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严重即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严重即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严重即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的性质:属强制报告发病报告的性质:属强制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具有精神障碍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责任报告单位:具有精神障碍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责任报告人:精神科执业医师责任报告人:精神科执业医师(首次诊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首次诊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时限:确诊后报告时限:确诊后 1010个工作日
5、内将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系统个工作日内将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系统患者隐私保护:患者隐私保护:患者隐私保护:患者隐私保护:办法规定,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严重精神障碍责任报告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保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不得向其他机构和个人透露。随访:随访:随访:随访:第八条 县级精防机构在患者出院后15个工作日内,将患者出院信息通知患者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三)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三)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规范规范2012版版1.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2
6、2.患者的发现和登记患者的发现和登记3.3.社区社区/乡镇管理乡镇管理4.4.应急医疗处置应急医疗处置 5.5.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6.6.资料信息管理与工作总结、进度报表资料信息管理与工作总结、进度报表7.7.督导、绩效考核、评价督导、绩效考核、评价(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版二、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二、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3.3.社区社区/乡镇管理(基础和个案)乡镇管理(基础和个案)3.1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3.23.2个案管理个案管理3.33.3药物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3.43.4效果评估效果评估3.1 3.1 患者基础管理患者基础
7、管理 服务对象: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辖区内常住居民;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户籍居民;诊断明确;严重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明确;严重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疾病);在在家居住;出院患者。家居住;出院患者。服务内容服务内容:A信息管理:录入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录入信息系统-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B B随访管理:下面详细复习随访管理:下面详细复习C C记录和信息网络报告记录和信息网络报告 重性精神疾病服务网3项基本要求1.1.双向转诊:双向转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与精神专科医院建立双乡镇卫生院与精神专科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向转诊机制2.
8、2.点对点技术支持:点对点技术支持:精防医生与上级精神科医生建立点对点的技术支持关精防医生与上级精神科医生建立点对点的技术支持关系系3.3.患者帮扶:患者帮扶:建立患者关爱帮扶小组。建立患者关爱帮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精防医生小组成员包括:精防医生/护士、民警、居护士、民警、居/村委会人村委会人员、助残员、患者家属、邻居等。员、助残员、患者家属、邻居等。建立健康档案(建议顺序)建立健康档案(建议顺序)1.居民健康档案封面居民健康档案封面2.个人基本信息表个人基本信息表3.健康体检表健康体检表(附体检知情告知书、报告单(专门粘贴单)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9、附专科医生诊断依据,时间必须在建信息补充表之前或同步5.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附用药记录、处方单、转诊单等)7.双向转诊单信息补充表双向转诊单信息补充表(1-6表单摘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和随访信息补充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和随访信息补充表9.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复印件)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复印件)10.个案管理手册个案管理手册(7-10表单摘自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11.健康
10、教育记录单健康教育记录单12.诊断复核和危险性评估表诊断复核和危险性评估表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随访管理随访管理3.1.1 3.1.1 危险性评估:共分为危险性评估:共分为6 6级级0 0级:无符合以下级:无符合以下1 15 5级中的任何行为;级中的任何行为;1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说制止;3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接受劝说而停止;4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
11、合,针对财物或人,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合。应对所有患应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性评估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随访管理随访管理3.1.2 3.1.2 危重情况处置危重情况处置观察、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观察、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有无出现危险行为,以及急性药
12、物不良反应和有无出现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躯体疾病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随访管理随访管理3.1.3 3.1.3 分类干预依据分类干预依据若无上述危重情况,应进一步评估患者病情若无上述危重情况,应进一步评估患者病情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状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状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验室检查结果等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
13、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情稳定、基本稳定和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情稳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稳定3 3大类,进行分类干预大类,进行分类干预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随访管理随访管理3.1.3.1 3.1.3.1 病情稳定患者病情稳定患者指标指标危险性评估为危险性评估为0 0级级精神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状态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状态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躯体疾病稳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无严重躯体疾病或
14、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定,无其他异常要求要求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执行上级医院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制定的治疗方案,3 3个月时随访个月时随访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随访管理随访管理3.1.3.2 3.1.3.2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指标指标危险性为危险性为1212级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判断判断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
15、化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措施措施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查找原因查找原因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精神科执业医师联系,或在精神科执业医师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精神科执业医师联系,或在精神科执业医师指导下治疗指导下治疗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随访管理随访管理3.1.3.3 3.1.3.3 病情不稳定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指征指征危险性为危险性为35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要求要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对症治疗
16、后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对症治疗后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 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科执业医师、居委会人员、民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科执业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进行系统、规范治疗,警的共同协助下,进行系统、规范治疗,1212周内随访周内随访危险性分级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自知力自知力工作、社会功能工作、社会功能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情况躯体疾病情况病情稳定患者病情稳定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 分类干预分类干预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随访管理随
17、访管理3.1.4 3.1.4 其他要求其他要求每次随访根据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每次随访根据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康复指导,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教育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康复指导,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心理支持和帮助每年应至少进行每年应至少进行1 1次躯体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结合次躯体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结合项目:项目: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血糖、心电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血糖、心电图图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尿常规、血脂、眼底、大便潜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尿常规、血脂、眼底、大便潜血、血、B B超等超等使用不良反应较
18、大的药物应定期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使用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应定期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3.1基础管理基础管理-随访管理随访管理3.1.4 3.1.4 其他要求其他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提高经费补助标准,增加对患者的随访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提高经费补助标准,增加对患者的随访次数次数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执行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执行国家基本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要求,每相关要求,每3 3个月随访一次;其他精个月随访一次;其他精神发育迟滞者每年方式一次,了解病情并评估是否应列为神发育迟滞者每年方式一次,了解病情并评估是否应列为基础管理对象基础管理对象四川省某医院重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型 精神障碍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