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就与主要经验报告.docx
《关于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就与主要经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就与主要经验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就与主要经验报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基础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基于此,探啧新时代以来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旨在为新征程上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
2、语研究提供有力补充。一、历史和理论逻辑: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础(一)历史逻辑: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时代演进厘清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脉络,系统概括不同时期话语体系建构的特点,可为新征程上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了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的探索。这一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要是通过宣传和组织等方式,影响社会认知,推动革命取得胜利。一般而言,政权的巩固不是简单地依靠统治力和武力压制,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能够认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对此,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纷繁复杂的斗争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争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与话语权,为
3、夺取革命政权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曾提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一论断充分表明了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有赢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先进理论。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党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加强对文化、媒体和教育等领域的引导,以确保意识形态的传播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和骄傲自满情绪盛行。对此,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一定程度上整治了不
4、正之风。为了做好对广大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中指出,“全体党员在统一的制度下无例外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系统的学习,以便逐步地造成全党的理论高涨”。总体上讲,这一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统一大家的思想,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路线方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巩固和发展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重新确立。“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
5、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与此同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进行了科学客观的评价,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新局面。总体而言,在改革开放时期,为适应新时期新要求,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宣传和推广,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
6、义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实践开创了崭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杰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随着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境界。正是基于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形势的清醒认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重要论断。这也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定位更加准确、更加清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
7、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言之,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路径,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开创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的新局面。(二)理论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建党百余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取得一系列成就,关键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
8、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第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价值准则。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J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中讲我的功绩,一
9、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J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胡锦涛同志提出:“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J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J可以看出,党的历届领导人坚持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人民的实际需求相结
10、合,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地区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根本目标。从“为人民服务”到“人民至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设不仅始终把人民的基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而且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标尺。第二,始终永葆自我革命的精神动力。当前国际国内局势瞬息万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时刻警醒全体党员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开展自我革命,推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永葆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
11、想舆论”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重塑党的精神力量强基铸魂。与此同时,党中央提出“四个自信”,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投身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之中,始终强调理论创新,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其中,新发展理念、中国梦等理论成果,不仅深入人心,且具有强大的时代感召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始终胸怀“两个大局意识形态是高度抽象的客观存在,意识形态阵地是特殊阵地,其中一部分是可见可感的,但更多是无形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杰工作是党的一项
12、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两个大局”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有宏大的战略思维,始终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统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中国之治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始终确保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占据主导地位。具体来讲,中国之治是由宏观上的根本制度、中观上的基本制度和微观上的重要制度构成的全面性多层次的制度体系,是根植于我国历史文化土壤且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制度,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和自我发展。这既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13、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又可以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社会。可以这样讲,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要确保党的长期执政,更要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理念。二、重要成就:新时代健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聚焦与突破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和话语传播等层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牢牢掌握了党对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一)话语内容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秉承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我们要始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秉持党的宗旨,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保证话语内容的正确性和稳
14、健性。因此,在话语内容的构建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使话语内容真正深入人心、贴近人民。当前,“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对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更是以“反思历史”为名,对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问题进行虚无或抹黑,混淆大众对历史的认知。这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冲击。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一直倡导要兼顾多样文化并存发展,强调在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下,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把握好文化的“一”与“多”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放眼世界,促进“一元”与“多样”健康协调发展。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时代 意识形态 话语 体系 建设 重要 成就 主要 经验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