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训练项目.docx
《江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训练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训练项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训练项目)推荐学校:豫章师范学院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专业管理系统开发ElA.学生兴趣自主选题项目来源:口B.教师科研项目选题口C.社会、企业委托选题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工学项目负责人:敖佳强联系电话:指导教师:来敏健、万畅联系电话:、申报日期:2020年7月江西省教育厅制二C)二O年五月填表说明一、申报表要按照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述准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二、格式要求:表格中的字体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签名。三、项目来源:“B.教师科研项目来源类别”勾选“863项目”、“97
2、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师横向科研项目”或“其他”;C.社会、企业委托项目来源类别”勾选“企业委托项目”、“社会委托项目”或“其他”。四、表格栏高不够可增加,本表正反面打印,中缝装订。五、对本表进行排版调整时,填报者须注意整页排版原则。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专业管理系统开发项目所属一级学科工科项目所属二级学科计算机类来源项目类别B.教师科研项目来源类别:863项目973项目C.社会、企业委托项目来源类别:口企业委托项目口社会委托项目口其他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口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口教师横向科研项目团其他项目实施时间起始时间:2020年7月预计完成时间
3、2022年7月申请人或申请团队项目负责人姓名敖佳强性别男成绩排名6/49(名次/专业人数)所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年级、班级419软件工程1班身份证号学号联系方式E-mail成员姓名所在院(系)专业学号联系电话工作分工吴难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参数化设计和优化/软件开发吴徐凡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统建模及分析/软件开发陈红燕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育技术软件测试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姓名来敏健性别女所在单位/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职务副主任联系主要成果(侧重创新创业类成果)2020年教育厅科技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本科专业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第二指导教师姓
4、名万畅性别男所在单位/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称助教职务教师联系舌主要成果(侧重创新创业类成果)2020年教育厅科技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应用研究”项目简介(限100字)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中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在专业管理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文本、图片等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对输入系统中的图片和文本进行分类,并索引化后进行存储;实验成果投入应用。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1 .较强的专业知识团队成员来自豫章师范学院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大数据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已经系统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网页设计、数据结构及算法、操作系
5、统、数据库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掌握的开发工具和平台,能够对该项目进行搭建并进行后期的开发、测试和运维工作。2 .较好的科研基础可以熟练地运用PythOn/java,apache,mysql数据库,htm/CSS/JS等开发工具,对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搭建功能全面的Web项目。对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了解。3 .较浓的兴趣爱好在申请书申报过程中,学习了人工智能和软件开发的相关书籍,并通过知网/谷歌学术查阅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文献资料。并通过主流的视频网站,学习了相关了WEB系统的开发技术。二、项目方案具体内容包括:1、项目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6、及研究意义、项目已有的基础,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方法等)(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是目前国内高校实施质量监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克服国内高等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突破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较为薄弱的瓶颈,我国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提出了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大力推进高校校内外高端实践环境建设和加速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对此,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特别是适应这种校企合作新型办学模式的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的建立和运行就显得极为必要和重要。然而,国
7、内高校内部的各种评估系统较为常见,但针对高校校外实训和校企合作办学的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较为少见。因此,我们基于当前国内高校的教育形态和办学模式,特别是结合推进高校校外高端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和改革经验,研发和建立了高校本科专业(特别是理工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应用软件系统及其网络平台。随着机器学习的深入发展,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浅层神经网络不能很好的获取文本特征,与人类的思维模式有少许偏离。文本自动化分类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让分类过程更接近于人工分类,更符合人类思维模式。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相
8、比于浅层机器学习来说更注重纵向、多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以及文本理解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取得的成果有:2003年,词的分布表示首次被Bengio用于统计语言模型中;2008年,词向量的概念被Collobert等人首次介绍,之后又实现了词向量与卷积网络结构的结合;2013年,谷歌研发了WOrd2ve工具包,用Skip-Gram模型,用以处理词向量计算问题;同年,杰弗里辛顿以及他的学生鲁斯兰萨拉赫丁诺夫首先正式发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论文,论文中提到,多层神经网络有较为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通过各层的学习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原始数据的真实含义。此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成为广大学者
9、研究的热门话题。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核心是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来学习并构建网络模型,模仿人类思维模式去挖掘分析隐藏在文本原始数据中的有意义的信息。(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外自动分类研究开始于1950年末,早期文本分类方法主要基于知识工程,即通过人工定义一些分类标准来对文本进行分类,这种方法耗时耗力,同时也需要专家对某一领域有充足的了解,才可以提出适当的规则,H.P.LUHN在这一领域首先进行了研究,他将词频计算这一思想引入文本分类中,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分类理论的研究,并将分类用于信息检索,一时间提出了很多经典的文本分类数学模型。例如,Salton提出了利用空间向量模型对文本进行描述。20世纪
10、90年代后期,文本分类的发展开始进入第三阶段,随着大规模电子文本资源的出现以及机器学习的发展,大规模文本分类开始逐渐被广大学者所关注。国内对于文本分类的研究较晚,这是因为中文文本分类相对于英文文本分类来说步骤更为复杂。1981年,侯汉清教授等人率先进行了文本分类的研究。而后,国内其他专家学者也开始对文本分类进行深入研究。例如,1995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吴军研制了汉语语料自动分类系统,分类依据是语料相关系数,搭配使用字频、词频及常用搭配,使用停用词表去掉非特征词,以此进行文本分类。英文文本词句之间有空格作为分隔符号,而中文句子里并没有明显的分隔符,在进行文本分类时需要对文本进行预处理得到逐
11、个词后才可以进行分类。此外,中文文本语义比英文文本复杂,分类操作也比英文分类繁琐。中文文本本身的属性导致中文文本分类的过程较为复杂,但国内学者们经过努力也取得了极大地成就。在2000年,中科院计算所的李晓黎及史忠植研发的文本分类系统的准确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利用了推理网进行文本分类操作;中科大范众等人提出了超文本协调分类器,它结合KNN、贝叶斯算法进行结合,通过对文本相似度进行有效的处理。随着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当下中文文本自动化分类也可以变得比以前高效轻松。目前,随着机器学习的深入发展,除了传统的机器学习外,利用神经网络对文本进行分类的方法,比较贴近人们的思维模式,相对于传统机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高等学校 大学生 创新 创业 训练 计划 项目 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