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材52篇.docx
《2023年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材5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材52篇.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着眼于有形让宣传载体实起来3二、着眼于有感让文化认同强起来3三、着眼于有效让共有精神凝起来4一、打出“组合拳”共绘“同心圆”5二、激活“带动力”共育“团结花”5三、打造“新名片”共筑“民族情”6一、凄续红色血脉,感恩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8二、厚植绿色本色,携手开启振兴共富新生活8三、弘扬古色文化,合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9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12二、探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客观规律13一、党建铸魂把牢民族团结创建之舵14二、思想引领绘就团结奋斗同心圆15三、创新品牌打造“边寨协商”惠民生16四、扛实主责当好助力发展智囊团16一、示范试点:遵义率先探索实践19二、薪火传承:由表及里循序
2、渐进20三、未来可期:锚定目标阔步向前21一、统筹开展委员专项行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4二、发挥基层委员工作室功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4三、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4一、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28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力军”29三、形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合唱”30一、想在一起,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建设合力37二、站在一起,改善民生福祉,共筑幸福家园37三、干在一起,聚焦民族特色,提升群众获得感38四、融在一起,共建互嵌社区,共享精神家园38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保障创建工作有序开展39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扎实推进模范创建工作40三、
3、找准差距、扬长补短,全力抓好模范创建工作41一、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45二、强化“三种措施”,提升民族团结工作执行力46三、开展“五项活动”,创新民族团结工作驱动力46一、文化活动润民心48二、特色产业助民富49三、完善服务纾民困49一、以“六个一”为抓手推进“模范州”创建51二、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夯实民族地区经济基础52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提升各族人民幸福感52一、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落地生效55二、以共融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5一、构建“全覆盖”网络“融”入各方生力军61二、深化“一盘棋”格局“融”出实践新路径61三、开展“浸润式”活动“融”聚民族向心力62一、
4、深化学习教育共夯民族团结思想基础63二、固化创建活动共筑民族文化精神家园63三、强化协商发展共绘民族经济壮美画卷64一、明确路径抓手,搭建平台载体64二、聚焦目标任务,细化方法路径65三、积极加强项目建设,有形有感有效推进66一、以文化资源为支点,促进在情感上相互亲近68二、以旅游资源为支点,促进在文化上兼收并蓄69三、以致富资源为支点,促进在经济上相互依存69一、“全学段”纵向衔接,拓展育人广度70二、“全学科”横向贯通,提升育人深度70三、“全领域”协同联动,增强育人力度71一、示范引领,开拓模范省建设新路径75二、精准施策,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76三、多元推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
5、7一、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挖掘和传承工作78二、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增强“五个认同”78三、共建邻里团结和谐幸福新社区79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79一、同心合力画出最大同心圆81二、春风化雨构筑共有精神家园82三、守望相助各族群众手足相亲84四、携手并进走向共同富裕85一、打造绿水青山生态圈88二、构筑中华文化精神圈89三、建设旅游转型发展圈89一、打造绿水青山生态圈90二、构筑中华文化精神圈91三、建设旅游转型发展圈92一、夯实思想基础,筑牢民族团结宣传主阵地94二、促进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文化主阵地95三、强化依法治理,筑牢民族团结教育主阵地96一、红石榴广场宣传教育和学习实践功能得到有效发
6、挥101二、红石榴家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01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获得多项成果101四、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氛围浓厚102一、强化思想引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入脑入心105二、加强阵地建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走深走实106三、丰富活动载体,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有声有色106四、传承民族文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落地落实107一、护航民族团结“生命线”109二、奏响互通互融“交响乐”110一、打好“富民牌”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119二、念好“融字诀”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120三、创建“升级版”凝心聚力全面建设“四个家园”121来自材料库:微
7、信:,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125“创新+入心+聚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10月9日)我市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润物于无声,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着眼于有形让宣传载体实起来我市着力打造教育阵地,持续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内蒙古体验区包头市展演活动,以“石榴结籽心连心共铸民族团结情”为主题,采取互动体验的形式,全面展示包头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精神面貌。打造机关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讲好包头市民族团结故事,展示包头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8、成果,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细无声地深入到各族党员干部日常生活当中。打造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共展出图片190张,民间收集实物70余件,珍贵影像资料100余分钟,采取“展示+虚实融合+虚拟体验”的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包头市民族融合故事、产业融合故事、城市民族故事、群众身边故事。二、着眼于有感让文化认同强起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专题学习研讨列入全市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纳入市县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教学计划,累计开展学习研讨400余次,培训党员干部20万人(次),进一步强化
9、党员干部理论武装。以树牢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重点,以“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和红色故事为背景创作双翼神马都贵玛黄河从草原走过等一批文艺精品,讲好包头故事,传承民族团结文化根脉。在17个市级以上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各类参观学习近100万人;举办“A用典讲习会”“百姓百人百团”巡回宣讲等活动5200多场(次),受众超100万人(次),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市30多万名大中小学学生同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培训教职人员3.5万人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三、着
10、眼于有效让共有精神凝起来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包头市深入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安排义务教育专项资金4.16亿元,有效改善农村牧区办学条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争取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6.29亿元、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及养护资金2.77亿元、农村牧区饮水保障资金0.13亿元,持续完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争取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3753万元,共有91个项目入库,促进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扎实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为民营企业代表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展示,为促进边境地区农民增收、农业增
11、效提供实用技术支撑。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之花”别样红“南国铝都”绽异彩平果市政协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记事(2023年8月22日)“山尖尖、月儿圆、星点点,心里藏着思念(呜那);心不倦、夜不眠、绪翩趾,想把你手儿牵(呜嚓)”在平果市海城乡第三届“达努”民俗文化节上,市政协委员、文化体育推广中心副主任、音乐家协会主席莫掩策以一首自编歌曲恋爱,赢得4000多名瑶族同胞的阵阵掌声,把活动推上高潮。这是平果市政协委员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也是市政协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12、真实写照。平果是百色起义红七军战斗过的地方,素有“南国铝都”之称,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分布广,语种多、民俗杂,百折不挠的62万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同生活、和睦共处、共创繁荣。近年来,平果市政协始终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的主基调,按照市委提出的“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载体”要求,集委员之智、合群众之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平果这片红色土地上常开长盛。一、打出“组合拳”共绘“同心圆”走进百色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一一平果市第七小学,远远看去,一幅画有“56个民族一家亲”的巨型海报格外引人注目。海报前,市政协委员、提案委主任陆宝亮
13、正忙着向同学们讲解画中各个民族的特色人物这是平果市政协发挥委员作用,示范带动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场面。构建民族团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发挥政协优势,推动各民族凝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市政协开始了新的探索一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从强化思想引领、组织架构、制度保障等方面,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行动”。成立由市政协主席为组长、主席办公会成员牵头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并对228名委员进行精准编组,建立起“政协主要领导统领+市直单位配合+委员助力”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机制。制定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
14、同体意识示范机关实施方案及实施细贝k平果市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行动”宣讲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市政协民族工作会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进新时代政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对市政协民族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把助力民族团结融合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来齐抓共进,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天然优势”,创新开展“委员招商+委员安商”活动,市政协主要领导兼任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组组长,今年以来牵头召开招商引资工作会议4次,全市完成项目对接66个,计划投资总额407.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27亿元。二、激活“带动力”共育“团结花”为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在
15、各族人民群众之间营造互相帮助、和睦共处的浓厚氛围,市政协广泛开展“石榴花开映铝都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系列宣讲活动,配合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深入全市各个领域以及12个乡镇183个村(社区)宣讲党的民族政策。与此同时,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机关、企业、校园、乡镇、社区宣讲24次,覆盖群众6000多人,参加活动委员达600多人次,以“政协之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守望相助、和谐共居的理念,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此外,市政协积极发挥政协统战作用,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上体现“政协作为”。在市政协的积极助推下,打造了平果市海城乡、平果市
16、工商业联合会、平果市果化镇同社村等一批示范机关、乡镇、村屯,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1个,其中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个,百色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6个,建成同心文化载体20个,民族团结示范家庭260户。三、打造“新名片”共筑“民族情”从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到非遗技艺及地方美食展示,从遍布各地的特色活动到“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的超大点击量,每年的农历六月“平果欢乐朋友节”“达努民俗文化节”,都会掀起一场民族文化展示热潮。“平果欢乐朋友节期间,我们乡向游客展示了特色美食炒粉丝,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已经有几十个外地游客加了微信,想要和我们商量订货呢。“在谈到今
17、年平果欢乐朋友节的收获时,市政协委员、黎明乡党委宣传委员黄秋园笑得合不拢嘴。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平果各族群众都会摆上美酒、美食,笑迎八方来客,广交天下朋友,并组织开展各种展示活动。平果这一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民间欢乐节日。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初的主席办公会上,市政协第一个议题就是把民族团结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之首,研究制定了助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工作计划,成立了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教科卫体委和各界委员代表组成的工作专班,组织引导全市228名委员发挥界别优势,通过“壮族三月三委员行动“乡村振兴委员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行动”等活动载体,把平果特色传统民族节庆演变为
18、各族人民共享共乐的节日盛会和知名的文旅消费品牌。在市政协的精心组织下,全市12个乡镇的基层政协委员各显神通,巧妙借助平果欢乐朋友节平台,展示“一乡一特色”特色美食、特色旅游、特色农产品。通过委员们的智慧和努力,充分挖掘地方传统节日潜力,打造文化商贸交流平台,扩大“朋友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把平果欢乐朋友节打造成为一张闪亮的民族文化名片。同时,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成为各民族共同欢庆的日子,唱山歌、抛绣球、竹竿舞等传统习俗转化为各民族群众共享的娱乐项目。“重视民族工作就是重视民族未来。”平果市政协主席蒙冬莉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
19、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己任,厚植为民情怀,恪守为民职守,多谋利民之举,多办惠民之事,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材料来源:.)“三色文化”润民心共有家园展新颜彭阳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工作纪实(2023年9月22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夜宿小岔沟、乔家渠,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光辉词篇清平乐六盘山。2016年7月、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给这片红色热土注入了新的强大力量。生活在六盘山东麓的25万彭阳各族儿女,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像石榴籽
20、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彭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汉、回、满、彝、土家等24个民族人心相聚、精神相依、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时代新篇。近年来,彭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全区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555”工作思路和固原市“14556”目标任务,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一、康续红色血脉,感恩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红色资源中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与信仰的密码。彭阳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依托
21、任山河战斗纪念馆、中共麻子沟圈区委纪念馆、中共固原县委纪念馆等阵地,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开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理论宣讲等活动,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彭阳县委牢记领袖嘱托,自觉履行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民族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纳入党代会、两会及党委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效能目标考核。彭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全县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六项行动,建立党建民族团结进步+N模式,各级党组织对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
22、共同体意识工作国之大者的认识不断深化,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力水平明显增强。”二、厚植绿色本色,携手开启振兴共富新生活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建县40年来,彭阳各族干部群众大力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统筹推进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提高到现在的36.87%,彭阳旱作梯田入选“中国美丽田园”梯田景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污染防控、绿色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有机结合,积极拓展“流域+产业型”治理新模式,不断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山林权改革经验在全区推广。全国
23、优秀共产党员、彭阳县林业和生态经济局造林队队长杨凤鹏在林业一线工作了近40年,亲身经历了彭阳大地由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的变迁。“我们纯手工打造的88542工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彭阳的生态画卷,是各族干部群众发扬三苦作风,绿色接力、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见证。”杨凤鹏自豪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彭阳县着力推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培育肉牛养殖示范村71个,建成“出户入园”规模养殖园区7个,肉牛饲养量达到23万头。完成山杏高接改良2800亩,红梅杏直接销售额4635万元,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7000万元。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8个,冷凉蔬菜、中药材、小杂粮种植
24、面积16.5万亩,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4万亩。“五特四新四优”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六大提升行动“扎实有效,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西海固地区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行路难、吃水难,生活处处犯难。如今,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接到了锅台前,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子,开上了小轿车。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从内心感恩共产党、感念总书记。”彭阳县古城镇古城村村民海飞虎说。三、弘扬古色文化,合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彭阳县是黄土高原上一处典型的农耕文化“博物馆”,留存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位于彭阳县的朝那古城,是宁夏境内设置最早的4个县治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有效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素材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