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的讲话八篇.docx
《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的讲话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的讲话八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的讲话八篇第一篇:同志们:大家好!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由县农办牵头,农业局具体组织,农业培训班讲话。举办的全县首期农业技术培训班,今天在这里正式开班。这次培训班有全县各管区分管农业副职、农技站长、渔技站长、渔场场长、部分养鱼、养鳍大户等近150人参加,是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和农业“两大工程”实施后,农业方面的又一次重大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搞好科技培训的重要性。搞好这次培训班,对推进我县农业“两大工程”顺利实施,提高科技推广的普及率、应用率和贡献率,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都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希
2、望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和把握这次机会,集中精力,安下心来,真正把这次培训班所授的优质稻生产、网箱养鳍等农业实用技术学懂、学好、学进去。下面,我着重就当前几项具体工作强调几点意见:一、要坚持大面推广,切实抓好优质稻生产。具体要求做到“四个落实”:一是要落实计划面积。各地要按照农业“两大工程”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将优质稻基地面积迅速分解到乡、到村、到组、到户,落实到丘块。二是要落实种子供应。农业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组织调运优质稻种子,确保全县种子供应,各乡镇管区要迅速组织发动农户,尽快将优质早稻种子落实到位。三是要落实备耕资金。各乡镇管区要积极争取农村信用部门的支持,为农户搞好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同时
3、要组织农户,千方百计搞好资金自筹,将春耕备耕资金,特别是购种资金落实到位。四是要落实技术培训。回去以后,各乡镇要迅速举办相应的技术培训班,组织村主任、技术员、大户搞好技术培训,并将技术资料尽快印发到户。二、要动员全县上下,切实抓好三边植树造林。具体要求做到“六定”:一是要抢抓季节定时间。造林绿化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工作,全县各乡镇管区应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抢抓近段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期,按照湘办发18号文件下达的任务要求,在3月12日以前完成今年的植树造林任务。二是要搞好示范定地点。各乡镇管区及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地理位置,切实规划好造林地点、地段,营造一到两个高标准的示范带,以亮点带
4、全面。三是要适地适树定品种。以科学造林、适地适林为原贝L东乡片林以发展湿地松、梢木为主,房前屋后适当发展木包桐、喜树;西乡以意杨、水杉、池杉为主,房前屋后辅以柑桔、葡萄等。四是要强化责任定措施。各乡镇管区及有关单位都要成立绿色经济工程专门班子,明确专职领导,专抓专管,限期完成各乡镇今年植树造林任务。县政府将分阶段对绿色经济工程进行检查评比。2月下旬分垸区召开现场会,3月上旬组织全面检查验收,召开讲评表彰会,并将其结果纳入县委双文明和政府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五是要备足资金定苗木。各乡镇管区水管会及有关单位,要克服困难,根据本辖区内的计划任务,多方筹措,备足资金,尽快与县林业局联系,落实好造林所需
5、苗木,县林业局要积极与外地产苗单位联系,备足种苗,以确保全县造林用苗。六是要落实专人定管护。植树造林,三分在造,七分在管。各乡镇管区及有关单位要明确专人进行管护,保证栽植一片成活一片,以确保绿色经济工程早见成效、快见成效。三、要做到两手并重,切实抓好畜禽安全生产。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切实抓好畜禽生产。一是要及时搞好种苗供应,要以全县12家孵化场为依托,落实350万羽苗鸭孵化供苗计划,签订苗鸭购销合同,确保足量供苗,要落实新增5000头良种母猪和更换100头良种公猪的种源。二是要大力推广高新技术,要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肉牛冷配、人工种苗养畜、秸杆氨化养牛养羊、麻鸭圈养等生态高新养殖技术,大力
6、发展优质牲猪、牛羊和优质水禽、家禽生产。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各乡镇管区要严格按照县禽流感防治指挥部、牲畜五号病防治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迅速采取措施,强化责任,落实经费,在做好禽流感防治的同时,着重搞好牲畜五号并狂犬并猪瘟、鸡瘟、禽霍乱等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防疫要坚持强制免疫,严格检疫,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制。要加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力度,狠抓畜禽安全生产,带动畜牧业稳步发展。四、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优质水产基地建设。具体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优化区域布局。各地要充分利用闲置大湖等水面资源,采取租赁、转包、合股等形式,鼓励引导大户从事水面开发。要以城西垸为重点,大力发展网箱养鳍,实现万口网箱
7、下西乡;以南湖、柳潭、新泉为重点,形成万亩珍珠养殖带;以鹤龙湖渔场为重点,开发万亩大湖养蟹。要在全县范围内建好10万亩具有标志性、形成区域化的优质水产基地。二是要培育发展大户。各要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帮扶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效益型水产养加销大户。对水产养加销大户要摸清底子,建好大户档案,并实行挂牌。争取在农村信用社为大户建立贷款专户,给予一定数额的贷款扶助。三是要加强技术服务。要以水产工作站为中心,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为基础,形成技术服务网络。要采取办点示范,开展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切实加强示范点上的技术指导。四是要落实优质水产苗种。水产部门要积极到外地组织引进丁桂鱼、扣蟹
8、等优质水产苗种,要组织东湖渔场重点搞好湘云鲫鲤苗种繁育,确保优质水产苗种的供应。五、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抓好防汛准备工作。具体要做好六项准备工作:一要落实防汛责任机制。各地要迅速组建好防汛指挥机构,要根据人员变动情况,抓紧落实防汛责任制,层层建立防守责任档案,签定责任状,以责任牌的形式公示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二要及时处理险工隐患。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对防洪大堤、河堤、撇洪堤、河管涵闸、中小型水库、骨干塘坝以及垸内渍堤和防涝设施等一切水利工程,都要逐段逐处检查鉴定。要切实克服资金困难,千方百计将险工处理到位。三要抓紧水利工程扫尾。目前,各堤垸还有部分工程需抓紧扫尾。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进度,保
9、证在2月底之前完成扫尾工程任务。四要制订落实防汛方案。各地要制订和落实好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防汛方案。湖区堤垸落实好各种不同水位下的防汛作战方案,山丘区水库要制订好汛期运用方案,蓄洪区要制定落实好非常情况下,群众安全转移和财产转移的具体实施步骤。五要确保防汛通道畅通。凡去冬新培修的堤段,要抓紧搞好游修,确保防汛通道畅通无阻。同时,要组织力量,搞好大堤上及禁脚内清障扫障工作。六要备足防汛物资器材。各地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在堤垸的防汛物资器材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澄清底子,对照计划,抓紧物资的调运和补充,做到专户立帐,专库储存,专人管理。第二篇: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
10、全市农民教育培训“学用结合”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工作情况,部署后几个月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把“学用结合”引向深入,把培训的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农民增收。等下还有4个单位作典型发言,万发副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市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今年来的工作回顾今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以新农村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为抓手,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大规模的农民教育培训I,1-7月,全市共培训农民96928人,其中培训农村带头人63期、4943人;开展农劳转移培训32727人,“阳光工程”培训930人。1.运行体系逐步完善,统筹协调力度加大。今年来
11、各地党委、政府相继按照常发20145号文件精神,比照市里的模式相继建立和先后调整了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柳叶湖今年出台了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鼎城区调整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人大副主任、政府副区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临澧、澧县成立了由常委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桃源、澧县、石门等地的部门、乡镇领导体系健全。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做到了每半年调度2次。石门县委副书记刘琼每月调度一次,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了对县直和乡镇的年度岗位目标考核。石门县印发了2014年农民教育培训规划、2014年农民教育培训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关于在全县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方案三个文
12、件。汉寿等地建立健全各项培训制度,即学员考勤制度、计划上报制度、月报统计制度、信息上报制度、督查考核制度以及培训奖惩制度等。市里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市培训基地,各区县(市)确立了以农广校、党校、农职中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30多个,还将10多所民办学校也纳入了农民教育培训网点。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和39%以上的村都建成了培训阵地。全市有专职教师456人、兼职教员958名、乡土专家980名。2 .筹资力度逐步加强,培训经费有所增加。各县(市)区政府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预算安排农民教育培训经费300万元。其中石门县120万、鼎城区35万、临澧县30万、武陵区30万、安乡县26.5万、澧县23万。其中各
13、县(市)区预算安排了工作经费,鼎城区15万元,澧县13万元,石门县12万元,武陵、汉寿、桃源、临澧预算安排工作经费各10万元。全市项目资金用于农民教育培训3216.46万元,其中最多的还是农劳转移的资金1433万元。市直各成员单位按要求安排了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各县(市)区的有关单位积极向上争取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培训经费2916万元。各县(市)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企业等安排、赞助近IOoO万元资金参与培训。3 .培训活动开展经常,质量效益逐步提高。上半年,市里特意从北京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
14、山在常德芷园宾馆主讲更新领导观念,改善和创新领导农村经济的方法培训报告会。张晓山利用空隙时间在常深入桃源县、澧县、津市调研。为主动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变化需求,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把农民教育培训重点放在主导产业或新型产业发展上。如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市农教办举办的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训;和市农业局组织的高效农业、柑桔高产栽培技术、农村带头人(经纪人)、柑桔标准园建设培训;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的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培训;和市供销社组织的现代物流管理培训;和市妇联组织的女种植大户培训;和市农经局组织的第三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培训;和市乡镇企业
15、局组织的休闲农业企业培训;和市水利局举办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营业主培训等。柳叶湖主要抓“八个一”工程培训,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片、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健康养殖小区、休闲农庄建设、全程机械化操作示范片等示范点上行动快,起点高,有看点。马巷子村和靳家湾村的菜农通过学习和实地参观蔬菜生产正在向专业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该地和市农机化局合作主办2期插秧机现场演示观摩和水稻育插秧技术培训班,每次100人,当场购插秧机5台。武陵区深入田间地头,把重点放在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美国新型蔬菜大棚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培训菜农400多人。这些培训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产业发展。为了帮助农民增加劳务收入,各县(
16、市)区和市直单位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就近培训,就地转移”等模式,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L增加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00元以上。二、突出“学用结合L农民教育培训力推新亮点为把农民教育培训的现代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我市大力推进“学用结合”活动,涌现出16000多个“学以致用”先进单位和个人。今天推介的100个“学用结合”典型,是这一大批先进中的代表。近年,我市“学用结合”活动的主要成效及特点表现在6个方面。1、利用“学用结合”的扶助机制进行引导。一方面,从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工作以来,我们建立健全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制定了国家助学金管理实
17、施细则,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接受教育。仅2014年秋季享受国助的有:安乡107人,鼎城207人,武陵59人,临澧76人,5个月就有33.68万元。近3年来全市共发放国家助学金近200多万元。仅今年,全市有100o多名农村特困家庭子女进入定点机构接受为期一年的技能培训,每位学员得到1500-4500元的培训补贴。另一方面,各级农民教育办公室加强与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合作,共同落实各项“学用结合”创业扶持政策,为“学用结合”的创业者打造创业绿色通道。澧县在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中,对172个培训对象进行了小额贴息贷款扶持,贷款总金额1376万元。鼎城区采取劳动模范、种养能手、技
18、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培训方式进行现场指导,完成优质稻栽培技术、辣椒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乡风文明讲座等培训28期,培训12400人次,落实各种“学用结合”创业补贴2100万元。津市在关桥村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确保80%以上就业率,并切实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建立完善台帐管理制度,将基地建成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平台,上半年为娄星纺织定向培训技术工人达100多人次。2、借助“学用结合”的“双师型”老师进行指导。理论型和实践型的“双师型”老师、专家结合生产实际教学,做到把握时代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各类职业学校、涉农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积极主动地抓农民
19、教育,促进“学用结合”。如汉寿县的广源麻业、泰鑫麻业、鑫源纺织有限公司等均采取办短期培训班、以师带徒等形式,培训农民工1800多人,现已全部在厂就业。津市举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培训农民工1967人,为350人核发了职业资格证书,帮助417名返乡农民就近就业,还帮助李宁等参训学员完成了创业可行性论证和创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学员“学用结合”创办的企业进行诊断、指导其健康发展。3.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实行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因需施教,较好满足农民的参训需求,培训服务不断完善。一方面,要结合实践,通过理论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和参观考察等形式,让学员掌握以创办农业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另
20、一方面,要开设工商、税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培养学员的创业意识,引导学员搜集市场信息,推荐与当地产业相适应的投资项目,帮助完成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创业计划。4.要树立“学用结合”的榜样和典型,带动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意识。为服务当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员“学用结合”,各地要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农村带头人等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面向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树立“学用结合”的榜样和典型,带动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5.要加强对“学用结合”工作的管理,建立以促进就业
21、和促进增收为目标的农民培训绩效评价体系。一是不断完善督导检查考核机制。为了加强对“学用结合”工作的管理,各地各部门要不断完善督导检查考核机制,明显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在部门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所占比分。二是建立严格的台账管理制度。各地各部门不断规范和完善“学用结合”的台账管理制度,尽量避免重复培训,同时作为检查培训质量和转移效果的重要依据。在调研过程中农业部门“阳光工程”的电脑软件台帐管理,值得借鉴和学习。三是建立以促进就业和促进增收为目标的农民培训绩效评价体系。以责任制考核为中心,对农民培训的各类培训机构及其培训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学用结合”
22、的质量和效果。6.要选出“学用标兵”,大力表彰奖励和推介“学用结合”的先进典型。市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要在这批先进典型中,评选出100名“学用标兵”,大力表彰。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学用结合的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当前,我市整个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一是思想认识不高。一些部门认为农民教育培训好说不好做。农民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内容需求等方面差异大,培训指标难以量化,培训直接效果不明显,认为抓与不抓区别不大。因而,重项目投入,忽视农民教育培训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统筹协调不够。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尽管各级农办、农民教育办在统筹协调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很不够。农民教育培
23、训涉及近30个部门。仍因条块分割的体制,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必要的资金合作,造成培训项目设置不当,培训对象交叉,内容重复和走过场等问题,影响了培训的整体效果。三是政府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由于培训资金来源多头,致使财政性资金的整合和引导作用受到削弱。据统计,全市投入5229.47万元,其中除200万元由市本级财政投入外,大部分均为中央和省投入。按湘办发20144号、常发20145号文件要求,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应按农业户口人均2元的标准提取,但大多数县没有做到,基本上没有设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四是培训监管不力。由于当前尚未建立以实现高效益为导向的农民教育培训综合绩
24、效评价体系,使得现有的培训项目疏于监督管理,更多地只注重对培训农民的数量、场次等一些简单的数量指标评价,忽视对农民教育培训权益保障、农民培训后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提高等质量方面的综合考评,从而制约着农民教育培训的效益提升。五是专业分布不均。一方面专业设置不周全。全市承担农劳转移培训120家机构中,涉及19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类培训机构9家,占了47.36%;电工、车工、钳工培训机构6家,占31.57%;其它13个专业只占21.07%;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等方面培训机构基本没有。另一方面培训机构不适应。全市一部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办学设施等与农民教育培训需求不适应。一些农民急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素质 农民 培训班 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