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影视剧创作的北京经验.docx
《重大主题影视剧创作的北京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主题影视剧创作的北京经验.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大主题影视剧创作的北京经验栏目:探索作者:李宁来源:中国艺术报新时代以来,顺应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同时得益于从国家到地方思想力与行动力的合力推动,重大主题影视剧创作佳作频出。其中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作为我国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北京,接连涌现出电影红海行动(2018)、中国机长(2019)、我和我的祖国(2019)、一点就到家(2020)、长津湖(2021)、革命者(2021)、悬崖之上(2021)、长津湖之水门桥(2022)、狙击手(2022)、万里归途(2022)、志愿军:雄兵出击(2023),电视剧
2、情满四合院(2015)、正阳门下小女人(2018)、破冰行动(2019)、觉醒年代(2021)、乔家的女儿(2021)、对手(2021)、梦中的那片海(2023)等一大批兼具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影视作品,形成了引人瞩目的“北京现象”。面对鲜活有力的北京重大主题影视剧创作,有必要进一步归纳其美学特色,探讨文艺讲述中国故事的规律和路径,发掘文艺建构国族认同、塑造审美风尚、凝聚社会共识的潜力。微宏之间:革命历史的多元叙述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革命历史题材都是重大主题影视剧中的牵牵大端。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往往以宏大叙事为显著标识,追求多线叙事、复杂人物与恢弘场景的史诗化影像风格。在历史书写中
3、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总是充满对立紧张的两种叙述方式,前者追求整体、普遍、抽象的历史叙述,后者追求微观、个人、具体的历史叙述。近些年来,在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等作品延续宏大叙事的同时,首都重大主题影视剧创作体现出更加多元的历史叙事路径。一方面,一些作品寻求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结合,形成了“微宏叙事”的叙事特色。所谓微宏叙事,指的是在兼顾宏阔历史语境的同时,越来越倾向于以细微化的方式去呈现宏大与崇高。例如,将日常生活与革命历史深度糅合的日常现实主义成为一些首都重大主题影视剧的显著叙事路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创作者用大量的史料和充分的细节重述了一段逻辑缜密、脉络清晰、主题鲜明的整体性历史,与此同
4、时,在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中注入了诸多生动鲜活的日常细节,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历史真实感。剧中出现的嗑瓜子、涮羊肉等大量琐碎细节看似闲笔,实际上在刻画不同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营造了真实可感的历史现场。电影决胜时刻(2019)同样紧紧围绕生动饱满的人物,以散文化与生活化的手法深入英雄与小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了革命历史中常常被淡化处理的日常生活。影片虚构了陪着李讷抓麻雀、警卫员田二桥敏感爱哭等诸多生活细节,整体遵循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这种以小见大、虚实相交的视角使得历史不再是口号的堆砌或事件的罗列,而是具备丰富的肌理与张力。与上述作品从日常介入革命不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采取了另一种微宏叙
5、事手法:从局部介入整体。影片截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个代表性历史瞬间,拼接与综合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显然是一种历史的提喻法,从某个部分或切口入手去展开对历史整体的想象。另一方面,一些作品有意以微观叙事来反思与拆解宏大叙事。例如,电影狙击手的微观叙事体现在时空与人物方面的去宏大化。影片不力图呈现战争全貌,而是聚焦战争局部,全程围绕中美两支狙击小队之间的遭遇战展开叙事。同时,这场遭遇战又被创作者安排在一个尽量排除外界因素干扰的限定时空中,在山坡工事的狭小空间中,十几位正反人物你来我往、斗智斗勇。影片搭建起一个近乎封闭的舞台空间,让一群小人物在其中闪转腾挪,释放光芒。显然,创作者并不试图建构一种
6、抽象的整体性历史,而是关注个体的命运,聚焦具体而鲜活的生命体验。电影悬崖之上的微观叙事则体现在情感与意义层面的“去崇高化工影片尽管展现了革命者的信仰与崇高,但更想书写的是人性与小我,是宏大历史幕布下的个体悲欢。与过往那些舍家为国的理性而决绝的英雄形象相比,情感与人性是影片中张宪臣、楚良、小兰等人物最大的“软肋”。影片所要极力凸显的,恰恰是以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常常被视作“小事”而加以遮蔽的个体情感。怀旧北京:地缘美学景观的建构在现实题材创作方面,得益于当下社会现实的波澜壮阔,新时代以来首都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同样形成了丰赡的景观:有展现大国风采的战争片红海行动,有国家安全题材的谍战剧对手,有基于真
7、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片中国机长,等等。但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小女人梦中的那片海等一大批作品以北京市井民俗图景以及包含其中的传统文化精神为底蕴,书写北京的城市变迁及世情百态,形成了富有地缘美学特色的“怀旧北京”潮流。首先,此类作品擅于通过老北京生活方式、城市空间、市井风情的描画,召唤与重构集体记忆,表现出浓郁的乡愁意味。它们延续与复兴了骆驼祥子茶馆天下第一楼等经典京味文艺作品中的北京怀旧情结,抚今追昔,怀念逐渐远去的胡同生活与传统文化。按照美国学者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一书中的观点,怀旧情绪可分为“修复型怀旧”和“反思型怀旧”两类,前者是将过去视为完美无缺的理想家园,后者则对过去持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主题 影视剧 创作 北京 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