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5)最新.docx
《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5)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5)最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规划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行人口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移民城市”,虽然深圳市目前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随着第一代来深建设者逐步迈入老年,新移民家庭的逐步稳定带来随迁老人的日趋增多,人口老龄化将成为必定趋势。目前,深圳市人口老龄化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适应深圳市人口老龄化需求,构建适应深圳特色的养老设施体系,科学合理地支配养老设施,预控设施用地,加快深圳市养老事业的良性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制定本专项规划。1.1规划依据(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4-2025);
2、3)广东省2024-202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4)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4)和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标准(试行)等相关标准;(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4-2025)、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2024-2025)、各组团分区规划和全市法定图则;(6)深圳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深圳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7)深圳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规划探讨、深圳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统筹对策探讨、深圳市教化、医疗、养老设施现状问题及规划对策探讨和关于深圳市18家街道敬老院调研报告等相关探讨;(8)关于大力推动我市社会养老服
3、务业发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建议的办理方案(深府函(2024)258号)。1.2 相关政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9073”目标。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看养老,7%的老年人由社区供应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1.3 对象界定1.3.1 养老设施分类(1)养老设施依据服务类型,养老设施可分为综合
4、养老设施、专类养老服务设施和相关设施和及环境。综合养老设施:为老年人供应综合服务的机构养老设施,包括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专类养老设施:满意老年人医疗保健、文化消遣、体育活动等专类需求的配套设施,包括老人护理院、老年高校、星光老年之家、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等。相关设施及环境:为老年人供应平安、便利、舒适的城市相关环境及设施,包括无障碍步行道、户外座椅、城市标识等。由于养老设施内涵广泛,本次专项规划须要对探讨对象进行界定。本次专项规划的养老设施是指为老年人供应助养、生活护理、医疗以及社会服务需求等综合性服务的,满意基本养老需求的公共设施。工作对象详细如下:对养老院和护理院等
5、机构养老设施提出配套标准和空间布局方案;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提出配套标准和规划指引;对城市养老环境提出规划指引。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具有商品房开发性质的养老项目,国家和省市均纳入居住用地范畴,不属于本次规划探讨范围。(2)深圳三种养老模式依据国家和广东省提出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圳将来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图1.1)。机构养老:通过集中供给老人,对其供应住宿、照料、护理、消遣等服务。按功能类型可分为养老院、老年护理院两类。此类设施专业化程度高,主要服务于失能老人和缺乏家庭照料的弱势老人,建议由政府
6、主导建设。社区养老:通过社区公共设施为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供应膳食供应、个人照看、保健康复、消遣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此类设施有肯定的专业化程度,数量多,建议由政府供应政策标准,采纳政府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供应。居家养老:以一般住宅、老年公寓、老年住宅等为依托支配老年人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的养老方式,依托社区公共设施供应日常医疗保健、文化消遣、体育休闲、学习培训、送餐、家政等服务。该类设施规模小,数量多,专业化程度低,可以采纳政府供应政策标准,以市场运作为主的方式供应。11EW8)生活半自理(;制迟爱期生活臼理(拽立生活明)老年护理院GIC4机构养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科中心设化程
7、度GIC7社会Ii利用地RX4社区设用地社区健景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宸jflPAbwtxRX4社区没IMte集中供养老人,对其援供住宿.M耳、护理、蜥联务社区养老学过社区厘务没随为半失睦老隼IAj三a9it*AnRBmMI居家养老依尤社区提供日常境行惇I1.文化娱乐体育休闱学习培训、送I1.I家政等抿务I提出规划标薪(图1.1养老模式示意图1.3.2 养老设施分级养老设施可分为市、区、居住区(街道)、社区四个等级。本次规划涵盖上述四个等级的养老设施。市级、区级、居住区级一分养老院、老年护理院两类。社区级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附设在文化活动室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附设
8、在便民服务站中)等。其它与老年人相关的社区公园、社区文体设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设施已有相关规划标准,本次专项规划不再重复探讨。1.3.3 相关概念养老院: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消遣、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社会福利院的老人部和敬老院都属于养老院范畴(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25)o老年护理院:为无自理实力的老年人供应居住、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的配套服务设施(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25)o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须要肯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供应膳食供应、个人照看、保健康
9、复、消遣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设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25)。详细各类养老设施的功能类型详见表11o表1.1养老设施功能类型表大类设施类型功能配备根务老年人群体机构养老设施养老院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及室外活动场地等,设置一般型、半护理型、全护理型床位以政策规定的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为主老年护理院具有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等相配套的养老设施,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等,设置半护理型和全护理型床位以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为主社区一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提供各种综合性展务的服务机构和场所,包括生活照科、家政服务
10、老年食堂及送餐服务、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精神慰籍提供上门服务为主以需要服务的老人为主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包括休息室(可提供日托和短期入住的一般型、半护理型床位)、淋浴间(含理发室)、铁厅、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阅览室(含书画空)、网络室、多功能活动室以及室外活动场地以自理、部分自理老人为主(包括刚出院仍需护理康复的老人)老年人活动中心(站)、星光老年之家、社区老年大学包括健身房、阅览宛(含书画里)、棋牌室、网络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以自理老人为主1.4 工作内容结合国家和广东省提出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对深圳市养老设施需求和供应的
11、分析,总结现状特征和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阅历,提出到2024年深圳市“9073”的养老设施体系发展目标,确定相关配置标准,提出近期实施建议;依据深圳养老设施实际建设状况和近期需求,以“机构养老”的空间布局作为本专项规划工作的重点。并提出养老设施土地供应和城市更新实施政策,从规划和土地管理上为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供应保障。机构养老设施:提出规划标准和养老机构空间布局及规划指引,重点满意3%老年人(主要是不能自理、半自理老人)养老需求。社区养老设施:提出规划标准和规划指引,纳入深标修订中,满意7%老年人(主要是半自理老人)社区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90%老年人(主要是自理老人)主要依靠家
12、庭和市场项目满意其需求,本专项规划主要探讨其配套社区公共设施相关规划标准。1.5 探讨方法与技术路途本专项规划统计单元依据原特区内各区、原特区外各街道进行,技术路途如图1.2。图1.2本专项规划工作技术路途图1.6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1.6.1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深圳市市域范围。1.6.2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42025年,其中近期为20242025年,远期为20242025年。其次章现状概况2.1 老年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2.1.1 年轻型城市,现状老龄化率较低截止2024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46.74万人,人口平均年龄30岁左右,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城市。但对各区、各街道老年
13、人口统计显示,福田区、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和大鹏新区南澳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5.0%,罗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4.84%。福田区福宝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5%,已基本进入老龄化(详见图2.1)。图2.1深圳市人口老龄化率分布图数据来源:依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2.1.2 分布不均衡,圈层结构分布深圳圈层式向外拓展的建设方式导致建设年头早、建成度高的罗湖、福田和南山等区老年人口密度较高。随着与原特区距离增加,老年人口密度向外逐步降低。各区、街道老年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也存在差异(详见图2.2)。图2.2深圳市老年人口分布密度图(以建设用地为基础)数据来源:依据深
14、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2.1.3 机械增长为主,增长速度快由于移民城市的特点,深圳老年人口也以机械增长为主。1)近10年深圳市老年人口平均年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年增长率;2)第一代来深建设者(1980年1985年)已渐渐步入老龄,将迎来养老设施的需求高峰;3)新移民在深圳安家落户,随迁常住老人增长速度较快。另外,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四二一”(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家庭不断增多,使深圳将来将有大量随迁老人长期居住深圳。老年人口增长状况详见图2.3。16.0%14.0%12.0%10.0%8.0%6.0%4.0%2.0%0.0%图2.3深圳市近10年各区老年人口年增长率数据来源:依
15、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杳数据绘制。2.1.4 全市2024年接近老龄化社会依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4-2025)和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2024-2025),结合深圳市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规划探讨(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和深圳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统筹对策探讨(深圳市老龄办),依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多方案预料和校核,到2024年深圳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49万人,老龄化率约为4.45%,到2024年深圳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76万人,老龄化率约为6.9%。结合各区老年人口现状,通过全市总量增长与各区人口增进步行校核,预料各区老年人口规模,到2024年,福田区、罗
16、湖区和南山区三区老年人口压力最大,各区人口规模详见表2.1。表2.1分区人口规模预料表分区2015年常住老年人口(万人)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万人)分区2015年常住老年人口万人)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万人)罗湖区710.6龙岗区8.713.4福田区10.615.6光明新区1.62.6南山区69.1坪山新区1.22.0盐田区1.11.8龙华新区3.76.1宝安区8.713.8大鹏新区0.71.22.2 养老设施现状深圳市初步建立起了“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图2.4),但养老设施建设规模和推动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止2024年底,深圳市共有养老机构28处
17、总床位3936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处,床位165张;星光老年之家884处,社区老年学校112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188个。目前罗湖、南山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在建中。养老设施图2.4深圳市现状养老设施体系示意图2.2.1 机构养老设施现状(1)服务规模方面:总量不足,设施建设滞后于老年人口发展截止2024年底,深圳市千名常住老人床位数仅约为10床。依据“9073”规划目标,按六普时点15.62万户籍老人计算,床位缺口约750张,按六普时点30.58万常住老人计算,床位缺口5238张。但2024年至2024年深圳市机构养老设施床位数的增加量仅为176.2床/年,远低于其他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18、且均为民办设施增长量。表2.2部分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状况对比表地区机构养老床位(床)养老机构数所)千名常住老人床位数(床)老龄化率(%)近5年养老床位增Mft(床)年平均增加值(床)老年人常住口数量户矣全国1613.3深圳393628102.95176.2203.330.6万15.6万上海978416252815.19662.49662.4347万331万北京715894192912.58264.48264.4246万235万杭州260362172213.41703.41703.4117万一无锡210002115.62369.62369.6100万94万广州24684168219.121602
19、160116万112万苏州273552112.63390.83390.8132万121万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六普、老龄事业十二五,2024年、2024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北京市2024年、202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无锡市年度人口发展报告。(2)规划方面: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划整合设施布局较均衡,但床位分布与老年人口分布不对应。除新成立的光明、坪山、龙华和大腿新区外,其它各区均设有区级福利中心;原特区外除新安、民治、坂田、大浪、光明、南湾和龙城街道外,其它街道均设有街道级敬老院。但深圳养老机构床位分布与老龄人口分布不匹配,开发建设较早的地区领先逐步进入
20、老龄化社会,养老设施需求逐年上升,罗湖、福田和南山三区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总量约50.5%,但机构养老床位总量仅占全市总量的22.3%o缺少用地保障,部分设施起先流失。全市现状28处养老机构中,仅13处能查询合同产权信息;规划性质为社会福利用地的仅18处;石岩敬老院已变更用途,平湖敬老院和坪山敬老院2家街道敬老院为临时租用厂房运用。建设标准不统一,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深圳市养老机构每床用地面积达76平方米,床均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远高于深标(2024)标准。但各机构之间差异较大,仅福田福利中心符合深标用地规模要求,市福利中心等6处养老机构建设规模低于深标标准;其它养老机构均高于深标。类型相对
21、单一,缺少特殊护理机构。深圳市现状的养老设施均未进行功能定位,基本为供给型养老机构,其收养的老人包括基本生活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须要“临终关怀”的老人,缺少专业的护理机构。(3)其它方面:配套政策不健全,设施建设缺乏合理引导和监督民办养老机构缺少扶持。截止2024年底,深圳市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床位1894张,占全市机构养老总床位的48%。但由于社会办养老设施在建设、运营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缺少扶持,情愿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老人比例不高。配套扶持政策不健全,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现象共存。目前机构养老设施的总入住率仅49.3%,其中社会办养老设施入住率18.9%,大量设施和设备闲置;而2024年底罗湖区
22、福利中心和南山区福利中心轮侯老人总数约达1700人。受财政制约,街道办敬老院利用效率偏低。由于受财政制约,街道养老机构主要接收本街道“五保老人”,设施入住率偏低;另外由于街道级养老设施居住和配套条件较差,老人入住意愿不强(图2.5)。表2.5深圳市各级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户籍状况数据来源:依据现状调研各养老机构供应数据整理。2.2.2 社区养老设施现状(1)日间照料中心刚刚起步,社区养老床位缺口巨大通过市福彩公益金资助与机构出资相结合,深圳市已建4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供应日托、生活用餐、活动消遣、保健理疗等服务(表2.3)。依据“9073”规划目标,按六普时点15.62万户籍老人、每处日间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市 养老 设施 规划 20242025 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