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施工规范SL27.doc
《水闸施工规范SL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闸施工规范SL27.doc(1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SLICS 27. 140P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72021替代SL 2791水闸施工标准Specification for sluice construction2021-11-21发布 2021-02-2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前 言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方案,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对?水闸施工标准?SL27-91进行修订。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测量,施工导流,土石方开挖和填筑,地基处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砌体,防渗、导渗及永久缝,闸门安装,启闭机安装,电气及自动化安装,监测设施及施工期监测,混凝土结构加固等
2、水闸施工标准?共15章和3个附录。与原标准相比,对水闸施工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增加和调整,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本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预制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常用根底处理方法的技术要求;增加了预应力构件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混凝土预制块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混凝土防渗墙等常用防渗处理方法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技术要求;增加了附录B“混凝土配制强度和附录C“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L 27-91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主编单位:中
3、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安徽水利股份开发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本标准参编单位:淮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合肥三立自动化中水淮河安徽恒信工程咨询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 涛 伍宛生 董传明 秦小桥 李向东 余智囊 姚 斌 张绍虎 杨 东 李 兵 陈修翔 袁俊周 丁来格 白彦平 薛永志 蒋厚祥 李仲友 屈学平 彭光华 管宪伟 王 强 孙 锋 苏孝敏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翟俊奇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 昊目 次1 总那么12 术语和定义33 施工测量43.1 一般规定43.2 施工控制测量53.3 施工放样93.4 竣工测量104 施工导流114
4、1 一般规定114.2 导流方式114.3 截流124.4 围堰125 土石方开挖和填筑145.1 一般规定145.2 排水和降水145.3 基坑开挖155.4 土石方填筑175.5 基坑防护186 地基处理206.1 一般规定206.2 换土砂地基206.3 振冲地基216.4 钻孔灌注桩216.5 混凝土预制桩246.6 水泥土搅拌桩246.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266.8 强夯法266.9 沉井277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307.1 一般规定307.2 模板工程307.3 钢筋327.4 混凝土347.5 雨天、高温季节施工417.6 低温季节施工428 混凝土预制构件458.1 一般规定
5、458.2 预制构件的制作458.3 预应力张拉与放张468.4 预制构件安装479 砌体499.1 一般规定499.2 材料499.3 浆砌石499.4 干砌石509.5 混凝土预制块509.6 砖砌体5110 防渗、导渗和永久缝5310.1 一般规定5310.2防渗板桩5310.3 防渗铺盖5410.4 水泥土搅拌桩连续防渗墙5410.5 高压喷射灌浆5510.6 水泥灌浆5610.7 混凝土防渗墙5610.8 导渗5910.9 永久缝6011 闸门安装6211.1 一般规定6211.2 埋件安装6311.3 闸门安装6311.4 拦污栅安装6412 启闭机安装6612.1 一般规定661
6、2.2 固定卷扬启闭机安装6612.3 螺杆启闭机安装6612.4 液压启闭机安装6712.5 移动式启闭机安装6712.6 闸门及启闭机运行试验6713 电气及自动化设备安装7013.1 一般规定7013.2 电气设备安装7013.3 自动化设备安装7213.4 系统调试7414 监测设施和施工期监测7614.1 一般规定7614.2 监测设施安装埋设7614.3 施工期监测7714.4 监测资料整编7815 混凝土结构加固8015.1 一般规定8015.2 撤除工程8015.3 外粘钢板法8015.4 粘贴纤维复合材法8115.5 置换混凝土法8215.6 植筋锚栓8215.7 碳化处理8
7、215.8 裂补缀修83附录A 普通模板及支架的计算荷载85附录B 混凝土配制强度88附录C 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89标准用词说明91条文说明921 总 那么1.0.1 为适应水闸工程施工的需要,标准施工技术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加固水闸工程施工。1.0.3 水闸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方案、施工进度方案和各类专项施工方案。1.0.4 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1.0.5 应建立健全平安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平安生产责任制度和平安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评估、排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确保施工平安。1.0.6 应
8、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制定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和文明施工的实施方案;施工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1.0.7 应按照经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1.0.8 应按设计文件施工。如需修改,应履行设计变更手续。1.0.9 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0.10 应按规定建立完整的工程档案。 1.0.11 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标准:爆破平安规程GB 6722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标准GB/T 1417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标准GB 501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9、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168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标准GB 5029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30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标准GB 50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 50395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标准GB 5066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标准GB 50112水工建筑物岩石根底开挖工程施工技术标准SL 4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标准SL 5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标准SL 62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标准S
10、L 10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SL 19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堤防工程施工标准SL 260水闸设计标准SL 26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SL 303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标准SL 381土石坝平安监测技术标准SL 551水工混凝土施工标准SL 6671.0.12 水闸施工标准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 和 定 义2.0.1 施工放样 setting out把设计图纸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高程测设到实地的
11、测量工作。2.0.2 建基面 foundation surface与水工建筑物直接相连的根底面。2.0.3 浇筑温度 concreting temperature混凝土经过平仓振捣后,覆盖上层混凝土前,在距混凝土外表10cm深处的温度。2.0.4 底轴驱动式翻板门 flap gate driven from bottom-shaft通过驱动安装在闸门门叶底部的轴转动从而带动门叶启闭的闸门。3 施 工 测 量3.1 一 般 规 定3.1.1 应由专业人员负责施工测量工作,准确提供各施工阶段所需的测量资料,并及时分析与归档。应定期对测量仪器仪表进行检定。3.1.2 应通过现场交桩的方式接收测量基准
12、点;应对移交的基准点复测。3.1.3 通过基准点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桩点应统一编号后展绘于施工总平面图上,并注明各桩点平面坐标和高程。3.1.4 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控制桩点位有变化时,应及时复测。3.1.5 可根据具体施工需要在施工控制网根底上加密建立多级施工控制网。3.1.6 施工控制网桩点布设测量应由两人进行测量,相互检查核对,并进行记录。3.1.7 施工控制网桩点的选点、埋设及标志应符合SL 52的规定。3.2 施 工 控 制 测 量3.2.1 施工控制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那么。3.2.2 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 施工平面
13、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宜与设计坐标系统相一致。2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全球定位测量GPS、三角形网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平面控制网建立方法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应根据工程规划及放样点的精度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3 平面控制网的加密布设,可根据地形条件及放样决定,以12级为宜。3.2.3 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 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宜与设计坐标系统相一致。2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环形,加密时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节点网。3 三等及以上等级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高程控制测量也可采用全球定位测量GPS拟合高程测
14、量。3.2.4 施工控制网点位的选择除应满足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有利长期保存和加密的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1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应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电线,其距离不应小于50m;高角度在15以上的范围内无障碍物。2 采用电磁波测距时,导线点位之间应避开烟囱、散热塔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3 采用数字水准仪作业时,水准路线还应避开电磁场的干扰。3.3 施 工 放 样3.3.1 放样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使用的施工控制网计算放样数据并校核,对已有数据、资料文件中的几何尺寸应校核后使用。3.3.2 施工放样测量应采用重复测量或闭合测
15、量的方法进行。现场放样及检查资料均应记录在规定的手簿中,所有栏目应填写完整,不得涂改。放样点线应进行复核后交付使用。3.3.3 平面位置的放样方法应根据放样点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仪器设备等因素适宜选择。可分别采用角度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和轴线交会法。3.3.4 高程放样方法应根据放样点精度要求、现场的作业条件等因素适宜选择。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法、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法和视距法等。3.3.5 根底开挖前应根据设计数据实地测放出控制开挖轮廓的坡顶点、转角点或坡脚点,并用醒目的标志加以标定;开挖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收方断面图或地形图。开挖部位接近设计高程位置时,应及时测量根底轮廓点高程,并将欠挖部位
16、及尺寸标于现场。3.3.6 底板浇筑完成后,应在底板上标定出主轴线、各闸孔中心线和门槽控制线,然后再通过标定的轴线测定闸墩、门槽、翼墙等的立模线。3.3.7 各种曲线、曲面立模点放样,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模板制作的不同情况确定放样的密度和位置,曲线起讫点、中点、折线的折点应放出,曲面预制模板宜增放模板拼缝位置点。曲线、曲面放样应预先编制数据表,始终以该部位的固定轴线固定点为依据,采用相对固定的测站和方法。3.3.8 施工的规定。表3.3.8 施工放样轮廓点测量允许偏差 单位:mm部 位允许偏差平面高程混凝土闸室底板2020闸墩、岸墙、翼墙2520铺盖、消力池、护底、护坡3030浆砌石闸墩、岸墙、翼
17、墙3030护底、海漫、护坡4030干砌石护底、海漫、护坡4030土石方开挖50503.3.9 闸门预埋件安装高程和水闸上部结构高程的测量,应在闸底板上建立初始观测基点,采用相对高程进行测量。其中闸门预埋件的安装放样点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9的规定。表3.3.9 闸门预埋件的安装放样点测量允许偏差单位:mm设备种类细部工程允许偏差平面高程平面闸门安装主反轨之间的间距和侧轨之间间距-1+4-弧形门安装-2313注1:平面闸门安装的允许偏差指相对门槽中心线。注2:弧形门安装的允许偏差指相对于安装轴线。3.3.10 对软土地基的高程测量是否要考虑沉降因素,应与设计单位联系确定。3.4 竣 工 测
18、 量3.4.1 竣工测量应随着施工的进展,按竣工测量的要求,逐步积累采集竣工资料。待工程完工后,再进行全面的竣工测量和资料整理工作。3.4.2 竣工测量的施测精度不应低于施工测量放样的精度。3.4.2 竣工测量应提供以下资料:1 闸室段、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根底开挖建基面的1:2001:500地形图或高程平面图或纵、横断面图;上下游引河的平面和断面图。2 闸室段、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根底处理竣工图及整体平面、断面图。3 闸孔的门槽附近、闸墩尾部、护坦曲线段、斜坡段、闸室底板及翼墙等部位细部平面和断面图。4 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埋件及监测设施埋设安装竣工图。5 建筑物内部的各种重要孔、洞的平面
19、和断面图。6 有特殊要求部位的平面和断面图。3.4.4 竣工测量所绘图纸应与设计图纸相对应,图表编绘应符合工程档案验收要求。4 施 工 导 流4.1 一 般 规 定4.1.1 施工导流、截流及度汛应编制专项施工措施方案,并按规定报批。4.1.2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导流建筑物的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应按相关标准执行。4.1.3 当按规定标准导流有困难时,经充分论证并确保平安度汛,可适当降低标准。4.1.4 导流工程应满足上、下游用水的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要求并减少上游淹没损失。4.1.5 在导流期内,应对导流工程定期进行观测、检查,并及时维护。4.2 导 流 方 式4.2.1 分期围堰导流时,一期
20、围堰位置应在分析建筑物布置、纵向围堰所处地形、地质和水力学条件、施工场地及交通条件等因素后确定。在通航河道用分期围堰导流时应满足航运要求。 全段围堰法导流时,导流方式应根据河流水文特性、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工建筑物结构型式及布置、施工条件等因素经全面比拟后确定选用明渠导流、涵管导流或隧洞导流。 明渠导流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在导流流量大、河床岸坡平缓或有较宽广滩地、垭口或古河道的河流上宜采用明渠导流。2 明渠底宽、底坡和进出口高程应使上、下游水流衔接条件良好,满足导流、截流和施工期通航、过木、排冰要求。设在软基上的明渠,应采取有效消能抗冲设施。3 明渠断面型式应方便后期填筑。应在分析地质
21、条件、水力条件并进行技术经济比拟后确定衬砌方式。当施工场地狭窄、施工条件受限、无法满足放坡要求时,应对导流明渠两侧进行支护,确保岸坡稳定。4 导流明渠布置应考虑对周边建筑物平安的影响。 涵管导流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在导流流量较小的河流上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任务时可采用涵管导流。2 导流涵管轴线宜顺水流方向,其位置宜布置在枯水位以上,出口处应设置消能防冲设施。当涵管设在软基上时,应对管道结构或根底采取加固措施。 隧洞导流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在河床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地形、地质条件良好时可采用隧洞导流。2 隧洞选线应根据地形,地质及水力条件确定,并保证隧洞施工和运行平安。4.3 截 流4.
22、3.1 截流方法、龙口位置及宽度应根据水位、流量、流速、河床抗冲刷性能、施工条件、抛投物数量和性质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拟确定。 截流时间宜选择在枯水期、非凌汛期和低潮位时。4.3.3 对土质河床的截流段,宜在足够范围内采取相应的防冲护底措施,并随龙口缩小及流速增大及时投料加固。4.3.4 合龙过程中,宜根据龙口的流量、落差、流速等水力参数及其变化规律,适时调整投料种类、抛投强度和改良抛投技术。截流后,应及时对断面进行加固,并有方案地降低堰内水位,完善导流、防浪等措施。4.4 围 堰 围堰型式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 平安可靠,能满足稳定、抗渗、抗冲要求。2 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撤除,并能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闸 施工 规范 SL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