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doc
《xx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5年xx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为切实做好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xx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历年发生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本预案所称地质灾害主要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对人类活动构成危害的突发地质灾害。本预案编制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是: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分级负责、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本预案每年初根据情况变化进行修正,于汛期前审
2、定下发执行。一、地灾现状和基本特征我县主要是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其特点均以小型规模为主。经调查,全县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共54处,其中列入重点预防危险点的有5处。近年来不正常的降雨、冰冻、洪涝是引发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同时人类活动(如砌坡建房)诱发的地质灾害所占的比率不断上升。不规范的采矿、工程建设、城乡建房等是引发地质灾害的常见因素。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大多发生在雨季及冰冻融化期,每年4-7月份降雨集中期较易发生,枯水期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地下采矿、超采地下水、河道采砂等也会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造成农田毁坏、房屋开裂、江湖堤岸崩塌;采石场等露天矿
3、场边坡崩塌多与生产因素有关。二、趋势预测、防御重点根据县气象局提供的天气气候资料和历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分析,主汛期(4-7月)降雨量略偏多,有降水集中期,降水分布不均,可能发生洪涝或内涝,汛期结束略偏迟,在7月上旬后期。从预测来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有发生,应加强重点防御。结合我县沿江沿湖、丘陵多山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历年汛期地质灾害基本特点,预计今年我县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总体可能与往年持平。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和重要隐患点及矿山开采区域的次生灾害区,在降雨集中期可能形成分布较为集中、规模不等的群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特别是强台风形成的持续性暴雨和大暴雨引发地质灾
4、害的可能性偏大,同时历年形成的一些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有加剧现象。今年应特别加强这些隐患点的监测工作。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地质灾害危险点及隐患点的分布、威胁人口、财产及地质环境条件,今年防灾重点区段应放在xx镇、xx乡、xx镇、xx、工业园区。这些乡镇地貌类型属侵蚀构造中低山地形和侵蚀剥蚀构造丘陵地形,村宅多沿坡脚地带分布,居民切坡建房现象普遍。同时,应特别加强居民集中区(尤其是县城老城区)、学校附近、厂矿周边、旅游景点、交通沿线、xxxxx沿岸等地段的重点防范。三、防御方案1、汛期调查和汛期应急调查。各乡镇要组织专门力量,根据已掌握的情况线索对辖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汛前调查,核实隐患点
5、的位置、类型、规模、原因及危害等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危险点要编制应急避险方案。汛期应急调查由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小(一)型以上或危害较大级以上,报请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协助调查;中、大型或危害重大级以上,报请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协助调查。2、监测、预防、预报、预警。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防御区段,由所在乡镇、村(居)委会负责日常监测工作,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监测人员,明确监测内容、方法及要求。与工程设施直接有关的地质灾害,由有关的部门单位负责日常监测工作。监测期间如发现重要异变情况,要按速报要求及时上报。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凡是有条件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地质灾害 防灾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