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写生观比较与思考.docx
《中西绘画写生观比较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绘画写生观比较与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西绘画写生观比较与思考摘要:受不同民族文化和哲学基础影响,中西方绘画写生观念和方法在审美标准和绘画语言上存在差异。中国画注重线条变化和墨韵,画面追求意境;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明暗、色彩,追求物象真实再现。通过对中西绘画写生观进行比较,提出现代中国画写生要继承民族传统保持文化特点,合理借鉴吸收西方艺术长处,不能完全西化。国画家在写生时要保持初心,要有明确的思路和目的性,避免将写生变成“写熟”。在写生时要注意画面语言有序转化,探索新材料、新主题等,对“师造化”思想继承发展,寻找情感表达与创作结合的新途径。关键词:中西绘画;写生观;写意与写实写生在绘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实世界与艺术创作的桥梁
2、能高度调动画家的脑、心、眼、手,训练画家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力、分析力、总结力、表现力等,因而中西方画家对写生都非常重视。尽管中外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人文精神的体现是相似的,但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会形成不同的哲学观,产生不同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东西方画家对自然界的观察、表现各有特点,所以在写生的方法、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对中西绘画写生观差异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可以为写生学习者提供一些启示。一、中国画写生特点分析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哲学基础,强调对自然界的感悟、敬畏和情感共鸣,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崇尚“顺势而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理念,追求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和谐统一境界,在人与人
3、的关系上注重血亲宗族、固定聚居,讲究情义。由此形成的美学艺术观崇尚自然、含蓄、中庸、和谐、优美,追求以善为美。在审美标准上,中国画写生与西方绘画相比更注重墨韵、笔法线条的运用,作品侧重于给予观众情感体验和想象空间。中国画写生工具主要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宣纸和绢等。中国画创作者常使用软笔,讲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笔锋变化,顿挫呼应,如锥画沙,笔笔有势,特别是写意画的线条强调下笔无误造型精准,即使一条线也可独自为美。中国画的线条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描绘出的万物使空白的纸张得以无限延伸。此外,中国画还讲究墨韵、皴法,墨韵表现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光影再现,讲究墨分五彩,皴法则可以表现物象的质感、厚度,
4、这是中国画一种独特的色彩语言表达,所以中国画可以没有色彩但不可以没有水墨,笔墨的运用具有艺术性,这与摄影效果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画中,色墨同法,色彩效果不同于西方绘画,不求逼真只求随类赋彩,色彩随意自由、雅致平和。在观察法和透视法方面,中国画不同于西方铮态绘画方式,而讲究动杰。中国画创作者注重与大自然的情感共鸣和氛围意境传达,不拘泥于光影透视、物象比例细节和精确的体积空间。中国画写生经常运用全景式构图方式,以散点透视为主。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了对后世绘画产生深远影响的“三远法”,即“平远、深远、高远”。中国画写生方法由传统的“游、悟、记、写”发展到现代画家总结的“全因素、局部、目识心记、累积式”
5、写生法,都强调在动中观察,在画中游,在游中将自我融入自然,用心灵感受自然物象背后的意境之美。中国画写生中的“形”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写生崇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天人合一”的境界,画家在写生时会对自然界物象形状进行主观抽象概括,分析研究客观对象规律特点并进行取舍、加工改造,用线条概括、勾画物象本质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家对写生对象形成形象记忆,这些形象被赋予了画家的主观感受成为其心中之象,是一个物象于外情动于中的过程。尽管画面中的形象是具体的,但是将三维形状描绘成平面二维形状,使该形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是一种创造,是画家主观情感和感受的呈现,其通过托物寄情感动观众,赋予作品诗意神韵。中国
6、画创作者重视墨韵、皴法、线条等绘画语言,以笫墨渲染情感,以形写神进行意象表达,所以说中国画写生是偏重写意的。二、西方绘画写生观念分析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持不同观念,主张人用科学认识、征服、改造、利用、享受自然。西方美学观崇尚自我、开放、科学、理性、求真,追求壮美的艺术风格和英雄主义精神。在西方绘画写生的审美评判标准中,强调画面透视、色彩、明暗、体积等,侧重视觉上的真实再现。绘画工具是铅笔、钢笔、油画笔、油画颜料、油画布等。主要绘画语言包括光影、色彩等。画家在写生时会仔细研究透视、光影、色彩变化,追求物象空间体积、质感的真实再现,线条追求塑造形体准确,常作为轮廓线、结构线、方向线等使用,并且都融
7、入形体不单独存在。西方绘画中硬笔画出的线与中国画中软笔画出的线完全呈现的是两种美感。如素描排线线条规律、重叠成面,即使有些许失误也可调整修改。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相比更注重色彩运用,通过色彩塑造形体体积感,讲究对比、和谐等色彩关系,微妙而又丰富,增强了画面表现力。西方绘画注重科学性,在透视法、观察法上不同于中国画采用的动态之法。西方艺术受“天人相胜”观的影响,追求科学、理性、真实。西方绘画的原则是科学、理性、求真,所以写生时科学观察是关键,画家会结合解剖学、透视法和光影原理进行研究。画家在写生时,描绘对象多静止不动,其采用焦点透视法,根据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认真观察自然物象在光的条件下形状、
8、感、空间、体积、色彩的变化,在视觉上追求真实再现,所以选择静态的写生观察方法更合适。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画家对写生追求真实美,然而之后的印象派画家也开始关注主观精神世界的表现。西方绘画写生中的“形”是具有体积的形体,即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画家对光的追求到了极致,致力于将自然界美好瞬间再现到纸面上,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与现代摄影技术有相似的地方。在西方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写生画作中,可以看出画家对现实世界中物象的空间透视、色彩质感等真实描绘,所以西方绘画写生多写实。东西方画家在哲学思想、绘画工具、审美语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对自然界的观察、表现各有特点,画面质感也存在差别。中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 绘画 写生 比较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