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东南大学教务处.doc
《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东南大学教务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东南大学教务处.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全面落实国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计划” ),改革 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 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勇于探索的创 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特制订东南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 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为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 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深化“产学研、国际化、做中学”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工程人才 培养模式。与国内
2、外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一流企业紧密合作,共同 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师资队伍, 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 培养标准、 教学计划,共同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 组织考核与评价。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 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 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 能力。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 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 练,“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三个层次,实施的专
3、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力争到 2015 年,使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专业领域涵盖我校所 有优势工科专业类, 形成具有东南大学特色, 能够满足未来卓越工程 师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要求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二、培养标准1 、学校标准根据 “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培养标准,结合东南大学人才培 养目标要求,以及国内外学科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制定东南大学“卓 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标准,主要内容如下:(1)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与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熟悉并遵守相应的政策、法律和法规。(2)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综合运 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
4、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 性思维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3)具有优良的领导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 团队合作和环境适应能力;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 竞 争与合作能力。(4)具有从事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 与经济管理知识; 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 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 识,了解新材料、 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以及本专业的前沿 发展现状和趋势。2、专业标准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院(系) ,根据学校标准、行业标准, 以及专业国际认证要求,制定专业标准,要求细化到具体的知识、能 力和素质实现矩阵(参
5、照附件模版编制) 。3、研究生培养标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标准另行制订。三、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培养采取本科、硕士、博士三阶段贯通 式培养方案,实施分阶段,多出口分流的动态培养机制。其中,本科 生、研究生各阶段学生在合作企业实习与实践的累计时间不少于 1 年;实行双导师制;部分课程或课程的部分内容、实践环节和系列专 题,可由企业教师授课,也可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讲授,授课地 点可在学校或企业; 本科生毕业设计和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是企业的 实际项目,即真题真做。 部分课程或实践环节要求采用双语或英文教 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四、培养方案1、校企联
6、合培养机制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院(系) ,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合作企 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合作企业应与学校签署协议, 共建卓越工程师 联合培养基地,联合申报省级、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合作企业条件合作企业应在行业内有影响、 发展潜力大、 与学校有紧密合作关 系或合作需求;有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设施、师资、资金;有国际 交流与合作关系的国内外一流企业。3、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根据专业培养标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要求明确学 生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内容,并将其落实到各课程、实践 环节与专题中,要求给出清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实现矩阵。4、教学方式与考核鼓励采用研究式、交流探讨式
7、自主式、PBL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模式)、 CDIO 式(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模式) 、实践式(置 身实际工程环境的教学模式)和团队式,以及国际式(置身国际化环 境的教学模式)等其他注重实际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可根据课程和实践环节特点,采用笔试、口试、报告、 讲演、论文、作品、设计等多种方式,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的评价。5、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按附件模板编制) ,要求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与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要求、内容、教材 与资料,知识、能力与素质实现矩阵,学习与实践计划安排, 培养学生计划人数、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南大学 卓越 工程师 教育 培养 计划 实施方案 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