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销社”三社“融合发展调研报告.docx
《县供销社”三社“融合发展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供销社”三社“融合发展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县供销社”三社“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近日,XX县供销社组织力量深入全县各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直属企业开展了“三社”融合发展工作调研,并深刻剖析问题和原因,针对性提出规范发展意见和建议。一、总体情况两年多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社工作部署要求,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出台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机制,夯实了发展基础,强化了金融服务,提升了服务能力。全县供销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已恢复重建30个乡镇(街道)的基层供销社,建设村级踪合服务社223个,其中星级社14个,有专业合作社1994家,其中示范社99家(县级52家,市级38家,国家
2、级9家),社属参控股企业8家,社有资产规模达到1.26亿元,全系统2020年实现销售额45.63亿元,利润总额6327万元,资产总额达到10.46亿兀。二、工作举措(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社”融合发展。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汇报、研究推进情况,并把“三社”融合列为深化农村改革专项的重点内容加以推进,在每年的县委农业农村会和全县供销工作会上专门部署“三社”融合工作,印发了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县委徐世国书记、县政府罗成县长对“三社”融合多次作出批示,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召开8次专题会和现场会部署推动和督促落实,县政府常务
3、副县长专题召开会议研究支持基层社恢复重建的资产购置。二是积极营造齐心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合力。围绕“三社”融合发展列出14个工作重点和任务,分解落实到10个县级部门。各部门齐心协力、通力配合,共同推进“三社”融合纵深发展。县供销社积极履行统筹职能,立足自身优势,全力有序推动,联合县农业农村委、县市场监管局、县税务局引导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清理、整顿,为“三社”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县农业农村委、县扶贫办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优先倾斜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为“三社”融合发展注入动力,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全面落实风险金制度和贴息贷款,破解“三社”融合瓶颈制约,县农商行、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简化程序、便捷服务,推动
4、了“三社”融合的纵深发展。(二)积极推进“三社”融合纵深发展精准把握“三社”融合发展的核心要义,结合县情实际在融合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探索“三社”融合发展的模式、路径,纵深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一是夯实融合基础。组织体系和产业发展是“三社”融合的基础。在组织体系上重点推进以基层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组织体系建设。从2018以来,全县已全部恢复重建30个乡镇(街道)的基层供销社,其中示范社14个,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223个,其中星级社14个,发展专业合作社682个,其中示范社43个(县级33个,市级5个,国家级5个),平均每个村达到6个以上。在产业发展上重点围绕全县“1+4+N”产业
5、布局引导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县建有肉牛专业合作社41个,养鸡专业合作社296个,花椒专业合作社45个,红心柚、榨菜、柠檬等专业合作社85个,从而夯实了“三社”融合的基础。二是探索融合模式。鼓励探索促进基层社与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在经营业态、组织形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融合,从全县目前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有“村社共建”“企社共建”“社社共建等几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在“村社共建”方面,突出村级服务社建设,形成“村集体+村级琮合服务+农户”模式。在“企社共建”方面,突出国有企业和供销社有企业投入,形成“企业+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三建乡全域“三变”改革和“三社”融合发展就有8个县属国有企业
6、参加共建;在“社社共建”方面,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作用,形成“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三是出台融合政策。出台激励政策推动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的融合。建立财政投入机制,财政三年投入400万元用于“三社”融合发展。全县统筹资金3500万元建立“三社”融合风险金。实行贷款贴息,全县已安排100O万元资金用于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贷款贴息。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规范政策激励,有力提升了各方积极性。四是优化融合服务。金融部门立足自身职能,便捷、高效、务实服务“三社”融合。建立与农商行和汇丰银行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分别授信1亿元和0.8亿元的贷款协议。联同汇丰银行建立全县专业合作社
7、的信用评价体系。三年共提供金融贷款17430万元(其中2018年1827万元,2019年5386万元,2020年10216万元)。三、工作成效通过“三社”融合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了供销在农村改革的独特作用,促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一是融合助力了产业振兴。“三社”融合了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的优势,积聚了入社社员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发展产业、提升产业的雄厚基础。“供”和“销”的紧密联系又促进了“供”必须要建设强大的产业基地,必须符合供给侧要求的优势产业,提升了产业发展质量。同时还有效破解了土地盘活、资金短缺等瓶颈制约。二是融合助推了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三社”融合的主力军作用,广泛吸
8、纳更多的农民参与,不仅提高了组织化程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民除入股入社既得利益外,还增加了就近就业、分红等增收途径。三建乡一年就为入社农户分红448万元。重庆川恒生态农业股份合作社为201户农民每年分红就达40万元以上。三是融合助提了集体经济。在“三社”融合中把村集体经济纳入其中,实现了集体收入增加。同时还充分利用财政投入股权化改革增加村集体投入。结合建设全市的畜禽养殖基地的契机,在全县312个村发展了养鸡专业合作社,整合涉农资金给予每个村30-50万元的注入,仅此一项,每个村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全县一举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的被动局面。四、存在的问题(一)合作社运行管理体系不完善
9、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三社”融合发展的前提。全县有专业合作社1944家,经调查,有近半数的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缺失、运行不规范、实力不强。一是运行制度不健全。个别专业合作社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制度、章程,执行不严格,章程作用未有效发挥;有的合作社制度不健全,内部运行不规范,名为合作、实为个人把控,功能不健全,融合主体缺失,“空壳社”“僵尸社”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个别专业合作社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未规范编制年度业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等。三是融合发展能力较差。多数专业合作社产业规模小、效益不高,导致与基层社的股份合作、生产合作、服务合作实施效果不佳,生产合作、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销社 融合 发展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