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16课 三国鼎立 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 三国鼎立 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三国鼎立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6课三国鼎立课标要求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史料和地图,了解曹操势力的壮大;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官渡之战的基本情况。2.通过研读地图,了解赤壁之战的过程;通过分析史料,了解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3.通过时间轴,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通过表格归纳,三国鼎立局面的发展。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整体了解所学内容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诗词
2、导入展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设问这首词的创作灵感源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学生阅读诗词。以学生熟知的诗词为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知识讲解一、官渡之战1.背景教师展示曹操的蒿里行部分内容和“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让学生根据材料和地图,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学生阅读完地图和诗词后回答问题。通过地图和诗歌内容,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师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上指出当时北方袁强曹弱,提问曹操为了壮大自身势力,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展示相关材料。学生阅读完材料后回答。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掌握曹操势力的崛起,既为后面官渡之战的过程做铺垫,又培养
3、学生史料实证能力。2.概况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说说官渡之战的概况。学生看完视频后说说官渡之战的概况。通过史料和图片,了解造纸术出现的时间及缺点,为改进造纸术做铺垫。教师用时间轴的方式讲述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学生简单了解。通过时间轴简述曹操统一北方,便于学生清晰掌握。过渡:曹操统一北方后写了龟虽寿,其他提到老媵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么曹操的雄心壮志是什么呢?知识讲解二、赤壁之战1.背景教师展示“赤壁之战前各政治力量分布示意图”,说明208年,准备挥师南下,统一全国。同时展示隆中对中的一段材料,说明孙刘联合。学生了解赤壁之战前曹操和孙刘的情况。通过地图和材料,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6课 三国鼎立 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6 精品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