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任城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城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任城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要求教师要有()A.理想信念B.扎实学识C.道德情操D.仁爱之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特点。ABCD:题文内容说明老师必须先学好知识,才能为学生传授知识,体现了老师要具备扎实的学识,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 .古往今来,赞美教师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列诗句能体现教
2、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B.C.(3)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教师的相关知识。:该句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和润物之神,赞扬了春雨的无私精神,比喻老师无私奉献,故符合题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对友情的描述,故不符合题意;:“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对老师的赞誉,是教师生涯最好的写照,表现了教师一心奉献,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故说法正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的是心忧天下,报效祖国,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不属于对老师的赞美,
3、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 .电影老师好中有这样一段旁白:“我不是在酸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J下列对这种师生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亦师亦友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学生就是知识的接受者,应绝对服从老师老师是教育教学的权威,能让学生都成才A.B.C.(2X4)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师生关系。: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对师生关系的描述,表明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故(D说法正确;:绝对服从说法太绝对,故说法错误;:都成才说法太绝对,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o4 .
4、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七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一场“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老师的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正确的观点是()机器人无法像老师一样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个性关怀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教育的方式,但不能完全取代老师机器人不具备塑造学生心灵的本领,无法完全代替教师人工智能教学效率高,能帮助学生迅速提高成绩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教师的相关知识。父母“唠叨”自己,过问自己的学习成绩,自己不反感,及时沟通尝试全部接纳父母做法,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为了让父母放心,回家给父母说自己在学校的优点,用“善意的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当父母批评自己时,
5、要认真倾听,心平气和地与父母交流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亲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是正确的,父母“唠叨”自己,过问自己的学习成绩,自己不反感,及时沟通。父母的唠叨是对自己关爱的表现。是错误的,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正确的,但尝试全部接纳父母的做法不可取,因为父母也不是圣人,父母的做法也不可能全部正确,排除。是错误的,为了让父母放心,回家给父母说自己在学校的优点,用善意的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这是欺瞬父母的做法,不可取。是正确的,当父母批评自己时,要认真倾听,心平气和地与父母交流,这是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6、是正确的,故本题选D。10 .“你的坐姿不对”“注意力能不能集中点别玩笔了.快点写”“连笔画都不对这些爱的唠叨往往成为亲子冲突的导火索。亲子冲突()难以避免,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不利于和谐家庭的建设,需要相互理解平等沟通有违“孝”道,子女要事事遵从父母教海无法化解,需要父母作出必要的让步.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子冲突。:在家庭中,亲子冲突原以避免,不利于和谐家庭的建设,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相互理解平等沟通,说法正确;:我们要理性对待父母教诲,而不是事事遵从父母教诲,说法错误;: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化解亲子冲突,而不是父母作出必要的让步,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1
7、 .表中评价与生活情景相一致的有()生活情景评价父母经常带我们去参观各种博物馆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家庭中的“亲子契约”规范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让家庭关系更融洽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每晚全家人一起观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爷爷沟通方式由书信到视频通话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较大变化。A.()B.()C.D.(g)【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现代家庭的变化。:父母经常带我们去参观各种博物馆,体现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故说法错误;:家庭中的“亲子契约规范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让家庭关系更融洽,说明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故说法
8、正确:每晚全家人一起观看新闻联播,体现了关心国家大事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故说法正确;:和爷爷沟通方式由书信到视频通话,说明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故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2. 2023年“最美家庭”中,有的传承红色家风,秉持“永远跟党走的家训;有的以书香润家,播撒读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有的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这些“最美家庭”()把家庭梦融入了中国梦之中是建设文明社会的优秀典范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良好家风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佳途径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家相关知识。:题干未体现家庭梦融入中国梦的内容,故不符合题意;:“最美家庭”是建设文
9、明社会的优秀典范,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良好家风,故(说法正确;:“最佳途径”夸大了“最美家庭”的作用,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 .某校积极开展诵读孝亲敬长故事、举办孝亲敬长黑板报、开设与实施孝礼课程等活动,以不同的实践形式培育学生孝亲敬长之情。此举()是因为孝亲敬长只能依靠学校的教育源于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有利于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自觉孝亲做长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校积极开展诵读孝亲敬长故事、举办孝亲敬长黑板报、开设与实施孝礼课程等活动,此举源于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有利于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
10、值观,故符合题意;:“只能”说法太绝对,故说法错误: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直觉孝亲敬长,“所有、都”说法太绝对,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o14 .随着网络时代变强,智能手机的发展,视频通话基本上可以得到保证。尽管有些父母外出工作并且不能与子女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缺失。一些父母花更多时间与孩子进行视频和电话聊天,以陪伴孩子并与孩子交流,使孩子们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对此,你不认可的说法是()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形式不同B.亲情只有用心感悟时才会存在C.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我们霜用真情才能读懂它0.父母为我们生活操劳,我们要认真感受体会与父母相处的燎些瞬间【答案】B【解析】
11、详修】本题考查对亲情的认识。ACD:题文内容说明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形式不同,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我们需用真情才能读懂它,体现了父母为我们生活操劳,我们要认真感受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故ACD说法正确;B:亲情一直是存在的,故B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15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是一个孝子,他认为孝顺有“三种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葬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真正孝顺的人,“三种境界都能够做到,下列能体现这“三种境界”的行为是()注意保持距离,回避亲子冲突摒弃自己的价值观念,一切以父母为主关切父母精神让父母心情顺畅换位思考,用
12、心领悟父母教诲和期待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亲子冲突难以避免,我们要和父母积极沟通,化解冲突,错误;:摒弃自己的价值观念,一切以父母为主是愚孝的表现,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错误;:关切父母精神让父母心情顺畅体现了赛长辈的心;换位思考,用心领悟父母的教诲和期待体现养长辈的志,正确;故本题选D。第11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16 .【走近老师】材料一济宁学院附中思政课“金课”团队的老师们追求以学习为中心的思政课堂,倡导师亦生、生亦师互为学习者,打造共同学习成长共同体,聚焦引领学生、启迪学生、感染学生,同时根据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改
13、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有风景、有温度的课堂,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人生大课。(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理解“教学相长”?材料二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教育部召开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开展“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活动,“城市亮灯”感念师恩尊师活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学习宣传活动,教师主题电影电视剧展播活动等。(2)国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答案】(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
14、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二(2)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教学相长、教师职业的认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翁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教学相长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倡导师亦生、生亦师互为学习者
15、一可链接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关键词:根据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法f可链接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教师职业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认识T可链接教师职业的特点和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7 .【师
16、生交往】情景一鲁宁同学喜欢老师的表扬,害怕老师的批评,觉得老师的表扬很有面子,能给自己带来前行的动力,一旦老师批评自己,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学习。(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告诉鲁宁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情景二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安其学而亲其师”,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将会是我们一生中一段美好又难忘的经历,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师生友谊的天空,承载着我们几多欢乐、几多幸福(2)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与老师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
17、的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若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正确对待老师引领和指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艮传统。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应自我反思,相信善意,坦城相待,求同存异。(每点2分,共8分)【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师生交往。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余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正确对
18、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鲁宁同学喜欢老师的表扬,害怕老师的批评一可链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8 .【爱在家人间】济宁学院附中初一年级举办感恩教育活动,号召同学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以下是部分活动内容:材料一以下是鲁宁同学小组整理的“与父母沟通情况”为主题的部分调查结果:调查内容不太喜欢与父母沟通与父母沟通有障碍主动与父母沟通所占比例男64%48.7%45.2%女42.3%37.2%49%(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区 济宁 学院 附属中学 六年级 五四 学制 下学 期期 道德 法治 试题 答案
